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潮熱簡介

潮熱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日晡發熱 5 傷寒潮熱 6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潮熱的穴位 2 治療潮熱的方劑 3 治療潮熱的中成藥 4 潮熱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潮熱 1 拼音

cháo rè

2 英文參考

tidal fever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潮熱為癥狀名[1]?。指發熱盛衰起伏有定時,猶如潮汛的表現[2]?。包括午後潮熱、日晡潮熱等[2]。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張氏醫通》卷三:“潮熱有作有止,若潮水之來,不失其時,壹日壹發。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也。有虛有實,惟傷寒日晡發熱,乃胃實,別無虛證。其余有潮熱者,當審其虛實。若大便堅澀,喜冷畏熱,心下幅然,睡臥不著,此皆氣盛,所謂實而潮熱也,涼膈散、大柴胡輩下之;若胃氣消乏,精神憔悴,飲食減少,日漸尪羸,病雖暫去,而五心常有余熱,此屬虛證,宜逍遙散、小柴胡等加減。有每遇夜身發微熱,病人不覺,早起動作無事,飲食如常,既無別證可疑,只是血虛陰不濟陽,朝用加味逍遙散,暮用六味丸,不應,用當歸補血湯,加減八味丸;有潮熱似瘧,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氣弱脈弦,服補藥不效者,此屬飲證,隨氣而潮,故熱亦隨飲而潮,於痰飲門求之;氣口脈滑,內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者,於傷食門求之。”

《壽世保元·發熱》:“論男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人參養榮湯;男子氣虛,有汗潮熱者,以補中益氣湯;血虛,無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以人參清肌散;女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血兩虛,無汗潮熱者,以逍遙散。”

4 日晡發熱

日晡發熱指下午三至五時左右發熱[3]。《類證活人書·問傷寒瘧狀》:“問傷寒瘧狀,有陽明證,病人煩熱汗出,如瘧狀,日晡發熱而脈浮虛者與桂枝湯,脈實者宜承氣湯。”本癥在《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稱日晡所發熱[3]。

5 傷寒潮熱

傷寒潮熱為陽明病主要證候之壹[4]?。《傷寒明理論·潮熱》:“傷寒潮熱,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來不失其時也。壹日壹發,指時而發者,謂之潮熱。”《傷寒全生集·潮熱》:“潮熱屬陽明,旺申未,壹日壹發,日晡時作,如潮候之有信,故曰潮熱,專主胃腑實熱,燥糞使然。渴甚不大便,譫語,脈洪數有力者,用調胃承氣湯攻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