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英雄魏永康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他出生在中國湖南省華容縣。但是,他的家庭情況不是很好。他的父親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但因為受傷癱瘓在床。他媽媽是百貨公司的員工,家裏的重擔都壓在她身上。兒子魏永康的出生似乎給了她希望,於是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養育孩子上。當魏永康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他的母親就開始教他閱讀,並不時給他讀古詩,試圖創造壹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幸運的是,他母親的努力沒有白費。兩歲時,魏永康已經掌握了1000個漢字,而且只上過兩年小學。至於初中的課程,他早在四歲就已經學完了。
看到他做到了這壹點,並不張口結舌。大家都經歷過小學初中,應該明白其中的難處。當我們還在為初中的某個學習點發愁的時候,魏永康四歲就已經學完了。我們上初中的時候,他十三歲考上了湘潭大學物理系。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既然是天才,為什麽沒有考上更好的大學。其實這樣的案例很多。國內很多知名的神童最後都沒有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而是選擇進入普通高校。這主要是因為年齡太小,即使智商沒有問題,但心智還是差,所以高考往往不理想。
2000年,年僅17歲的魏永康考入中國科學院,進入高能物理研究所深造。然而,已經“開放”了十多年的魏永康,似乎與這裏格格不入。僅僅過了三年,就被中科院勸退了。他媽媽得知這個消息後無法理解,就直言希望他死了。這當然是他母親此刻的氣話。畢竟這麽多年持續壹心壹意養孩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誰能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但他媽媽當時並沒有意識到,其實這壹切背後的“罪魁禍首”就是她自己。原來,這麽多年來,魏永康在生活上壹直由母親不斷照顧,生活不能自理,就像壹個“巨嬰”。
進入中科院後,他也第壹次和母親分開,雖然那時候魏永康已經快成年了,以至於換季的時候連衣服都不知道怎麽換。在此之前,魏永康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學習,所以他不需要和別人交談,但當他進入研討會階段時,情況就不同了。每個人都需要合作完成壹個項目,並與他人交流。但除了智商,魏永康在其他方面似乎與壹個幾歲的孩子沒有什麽不同,這就是他被解雇的原因。因為她媽媽不斷認為“凡事低人壹等,唯有讀書高”,在她眼裏,她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方面可以不管。但是當她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她突然意識到我這麽多年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
魏永康的媽媽反思了自己的問題後,又開始培養他,從每壹件小事做起。好在他還年輕,這些改變都很及時。最終,魏永康變得像個正常人,重新考上了北工大,畢業後去了深圳工作,主要從事太陽能相關業務。至於生活,畢業於湖南大學的魏永康和富弼走到了壹起,婚後他們還迎來了壹個非常心愛的孩子。據了解,他每天下班後都會和妻子壹起做家務,照顧父親。
最後,總的來說,神童的教育和培養壹直是壹個值得關註的問題。中國出現了許多神童,但他們中的大多數最後都像魏永康壹樣。所以,當面對壹個先天天賦極高的孩子時,後天正確的引導和鍛煉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不會浪費他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