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贊同父親的做法,因為他知道這樣只會讓朝野人心浮動,人心不穩,士氣動搖。因此,他即位後,立即著手整頓朝綱。首先,他加強中央集權,清洗文武官員,罷免、革除主派,提拔、重用主派,殺掉那些不忠於他的將軍、大臣。在這場權力鬥爭中,連他同根生的兩個兄弟也未能幸免,他的手腳被殘忍地砍斷。其次,全面加強國防,調整阿軍作戰部署。
君士坦丁四世清楚地認識到,僅靠原有的戰略、戰術和軍事技術難以抵禦敵人的進攻。這些兇猛異常的阿拉伯人依靠他們的騎兵在小規模戰鬥中不斷取得勝利。帝國官兵剛剛開始適應這種作戰方式,壹些軍區已經能夠有效阻止敵人的前進。目前形勢更加嚴峻,阿拉伯人建立了近海艦隊。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對帝都發動水上攻擊。自從哈利法·穆維亞重返敘利亞前線後,他就積極敦促自己的海軍進攻君士坦丁堡。以阿米爾·法達拉斯為艦隊司令的阿拉伯海軍實際上跨過了達達尼爾海峽,攻占了馬爾馬拉赫伊東南海岸的基茲科斯城。這座城市離帝都很近,只有半天的海上路程。以此為基礎,從公元674年夏天開始,敵人每年都會發動大規模進攻,形成對帝都的海上封鎖。帝國的威脅真的讓皇帝很不安,所以他命令所有的官員進行暗訪,並征求拯救國家的好策略。
拜占庭士兵用“希臘之火”作戰(8世紀古書插圖)。正當帝國君主和他的臣民壹籌莫展的時候,壹個來自敘利亞的希臘人聲稱他有自己的退敵策略。這個衣冠不整、毫無魅力的男人立刻被引入宮中,君士坦丁四世親自接待了他,留下他壹個人,征求他的意見。原來,這個人名叫嘉利·尼科斯,在敘利亞做過建築師。後來,他在尋找和研究建築防水材料時,對煉金術產生了興趣。在長期研究化學物質的奇妙反應中,他逐漸掌握了火藥的制備方法。阿拉伯軍隊入侵他家後,他隨逃難人群逃往首都。途經小亞細亞時,他驚奇地發現有壹種黑色粘稠的油脂,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燃燒(這種油脂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油)。在君士坦丁堡的那些年,他目睹了每年夏天阿拉伯軍隊從首都的東部和南部圍攻這座城市。他向皇帝建議,可以通過焚燒阿拉伯戰艦來擊退敵人。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重視。他指示負責軍械和武器生產的官員在大皇宮秘密組織研究和生產,由嘉利·尼科斯擔任技術總監。他下令,所有相關的東西,尤其是這種新型火器的配方和制造過程,都要嚴格保密,甚至不允許有書面記錄。
也許是因為當時的保密措施,這種威力巨大的新武器並沒有在眾多的拜占庭帝國文獻中留下它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有些史書只提到了它的名字,有些人是從患過它的阿拉伯人的記載中得知它的殺傷力的。在阿拉伯人的記載中,它被稱為“希臘之火”,而在拜占庭文學中,它被稱為“液體火焰”。希臘火是壹種以石油為主體,混有易燃樹脂和硫磺的粘稠油。容易點燃,但不具備爆炸力,便於攜帶和運輸。其性質如油,能浮於水面燃燒,易附著於物體表面。將準備好的希臘火種裝入木桶,運到前線,供守城士兵使用。士兵通常使用管狀銅噴射器向敵人噴射,然後發射極地火箭將其點燃。
公元678年夏天,阿米爾·法達拉斯奉命對君士坦丁堡發起新的進攻。6月25日早晨,法達拉斯早早地提高了他的賬戶,命令阿拉伯海軍船只的指揮官們準備攻城。連日來,阿拉伯海軍壹直在東南風中強攻君士坦丁堡,但都被強弓、硬弩和滾石擊退。今天風向轉為西風,對攻城極為不利。他稍微猶豫了壹下,但壹想到哈利法·穆維亞的命令,就立刻下令全軍起錨行軍。壹百多艘阿拉伯戰船列隊來到君士坦丁堡門口。突然,船頭了望員報告說,城墻下的海面上有許多船只在移動,好像在向水面噴射什麽東西,拜占庭人又在耍花招了!也許他們在灑聖水。以前沒見過,法達拉輕敵的心態,於是下令無視他們,繼續向大門口的幾個預定攻擊點靠近。壹陣像壹陣風的海風把海水吹到船頭上,法達拉斯註意到海水中混有很多油。突然,壹個可怕的想法出現在他的腦海裏。他想到了火,於是命令全隊掉頭,全速撤退。但為時已晚,阿拉伯艦隊將面臨災難。我看到君士坦丁堡的城頭上有壹萬支箭,箭帶著火。瞬間,海面上漂浮的油汙被點燃,很快變成了壹片火海,無數燃燒的火箭彈點燃了甲板上各處的木質船體。火借風,風助火。剛剛沖在前面的前艦隊的船只都著火了。無處可藏的阿拉伯水手紛紛跳海逃生,但此時大海已經變成了壹片燃燒的海洋。火勢繼續蔓延,阿拉伯船只壹片恐慌。壹些尚未燃燒的船只被逃跑的船只擊沈,痛苦的嚎叫響徹天空。經此壹役,阿拉伯艦隊遭受重創,幾乎三分之二的船只被燒毀,僥幸逃脫的船只大多受損,元氣大傷的阿拉伯人再也無法組織起強大的海上攻勢。
經過短暫的修理後,返回基茲科斯城基地的剩余阿拉伯船只在哈利法·穆維亞的批準下被匆忙撤往敘利亞,以躲避拜占庭海軍的反圍攻。幾十艘船排成兩個三角形編隊,匆匆向南逃去。但更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頭。地中海的天氣變化莫測。就在剛才,壹小片雲突然變成了烏雲翻滾的風暴。強風掀起巨浪,暴雨鋪天蓋地。可怕的閃電和震耳欲聾的滾雷夾雜著猛烈的風吼。這是阿拉伯水手從未見過的風暴。匆忙拋錨的阿拉伯船只只能在風暴中上下顛簸,幾艘大船的錨鏈受不了海浪的沖擊而被拉斷。那些船像脫韁的野馬,在船陣中橫沖直撞,不壹會兒,就和被擊中的船只壹起沈入海底。壹些船被水中的巨浪撕成碎片。暴風雨過後,大海又恢復了平靜。驚魂未定的阿拉伯人集合了剩下的十幾艘船。經過清點,發現只剩下幾百人,他們的指揮官阿米爾·法爾斯也在風暴中失蹤。
副指揮官哈裏接過指揮權,命令艦隊向最近的西亞港口城市西裏夫基亞進發。由於戰爭和天氣造成的損失,阿拉伯艦隊的速度非常緩慢。有時候整個艦隊要等幾艘落後的船,有時候還要修復受損的船才能繼續前進。自古兵貴神速。無論他們進攻還是撤退,都必須出其不意。哈利只關心個別船只,卻忽略了軍事指揮官的原則,於是另壹場災難悄然逼近。
顯然,拜占庭軍隊對阿拉伯海軍的大舉進攻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君士坦丁四世得到制造“希臘之火”的秘密後,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了批量生產。事實上,自從拜占廷帝國的高加索和亞美尼亞發現石油後,就有相當數量的石油被運往君士坦丁堡,人們對其易燃性早已耳熟能詳。克裏尼科斯的新貢獻是在油中加入了相當比例的易燃物質,使其可燃性變得易燃,成為壹種新武器——希臘火。由於原料豐富,拜占庭人能在短時間內制造出大量的希臘火。為了充分發揮希臘火的威力,拜占庭軍隊的高級將領制定了“借西風”戰術,即耐心等待西風天氣的到來。壹邊等待,壹邊秘密建立“火軍”,加緊訓練士兵使用希臘的火力戰術和作戰方法。與此同時,盡管每天都被阿拉伯軍隊包圍,拜占庭人堅決拒絕使用秘密武器。直到夏天罕見的西風出現,他們才亮出法寶,壹舉拿下勝利。然後,他們不斷進攻,迫使阿拉伯軍隊退出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當殘存的阿拉伯艦隊在地中海東部緩緩航行時,時機到了,拜占庭人決定立即進攻,給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的阿拉伯人最後壹擊。在西勒夫基亞附近的海面上,拜占庭海軍終於抓住了阿拉伯人,借助順風,用希臘的炮火再次無情地攻擊阿拉伯艦隊。經過這場戰爭,曾經相當強大的阿拉伯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只有幾艘船逃進了西勒夫基亞港。
消息很快傳到了哈利法·穆維耶的營地,老哈利法沈默了很久。他不得不承認阿拉伯軍隊遭受了最慘痛的失敗,於是他命令外交大臣起草壹份和平文件,代表他去君士坦丁堡談判停戰。公元678年,雙方締結30年和約,哈利法·穆維亞表示投降,願意每年向拜占庭帝國納貢。拜占庭帝國的軍事勝利在東歐產生了強烈的反響。阿瓦爾國王可汗和斯拉夫部落的首領去君士坦丁堡求和友好,承認拜占庭帝國的宗主權。
公元678年夏拜占庭軍隊的勝利,是對不可戰勝的阿拉伯擴張勢頭的第壹次沈重打擊,阿拉伯征服歐洲的計劃最終破產。當代著名拜占庭學者奧斯特洛·格爾斯基指出,這場勝利將歐洲從阿拉伯軍隊的蹂躪和伊斯蘭文化的征服中拯救出來,其巨大的歷史意義遠遠超過了勝利本身。可以說,這壹事件是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希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