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多年的刀郎終於在沒有微博熱搜和線下宣傳的情況下回歸了。今天,這位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多年的音樂人悄然發布了他耗時七年制作的新專輯《玩轉文字與故事》。七年磨壹劍的刀郎將新專輯的壹角選在了肅州,這與她紅極壹時的作品中濃郁的新疆色彩不同。受劇本戲曲的影響,刀郎從小就對江南水鄉的神韻有著難以理解的情結,而蘇州足以滿足他對江南的所有想象。
在他從公眾視野中消失的那段時間,他早上看書,下午彈琴。壹起騎著電瓶車穿梭於蘇州的小巷,聽書淘古籍,過著舊時代的人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中,靈感自然來源於生成。刀郎負責《彈詞與故事》這張專輯的作詞、作曲、編曲、制作。
刀郎怎麽了?2002年雪下得太久了。鮮花和掌聲湧向刀郎,他不知該如何回答。最後回到新疆,四處流浪,飄出人們的視線,安心寫歌,那是跌宕起伏後的回歸。
名氣也好,爭議也好,最終都會被遺忘。這個男人總是戴著壹頂鴨舌帽,好像要永遠和這個世界保持適當的距離。“我戴上帽子扮刀郎,摘下帽子扮羅琳。”刀郎今年50歲了。停在八樓的2路公交車已經走遠了,他終於學會放下了。
刀郎·刀郎是中國歌手中的壹個特例——2004年的刀郎。憑借壹首《2002年的第壹場雪》壹夜走紅,但他選擇了把自己藏在雪裏。在名利的世界裏,刀郎保持低調,拒絕央視采訪,很少出席公開活動,這讓北京娛樂圈憤怒地威脅要封殺他。
事實上,刀郎很無奈。他不想讓自己生氣。他更擔心他的妻子和女兒不敢回家,因為門口總是擠滿了粉絲和記者。為了這份平凡的快樂,刀郎漸漸淡出了樂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