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人刷牙嗎?如果有,妳用什麽刷牙?

古人刷牙嗎?如果有,妳用什麽刷牙?

古人早就知道牙齒的咬合程度與肩痛、腰痛等身體不適有關。祖先的無奈和對延壽的期待,依然激勵著我們去實現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今天,在應對人類疾病、人體新陳代謝失衡、組織器官的衰竭和病變時,我們仍需繼續探索,以實現病變組織器官的修復、移植和替代,恢復人體的正常形態和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人類壽命。

陸遊曾寫道:“最近聽說有醫生在搞補牙……”這說明宋代已經有從事補牙的人了。

我們的祖先早就掌握了很多保護牙齒的措施。《禮記》中記載“雞初啼,用鹽漱口”,證明我國人民在2000年以前就知道早上洗臉漱口。刷牙是在漱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清潔牙齒的方法。

相關學者認為,中國是最早使用牙刷的國家。因為遼代墓中發現了骨牙刷柄,是世界上最早的牙刷,距今已有1000多年。但敦煌石窟壁畫顯示,古人是用右手中指當“牙刷”的。到了明朝,甚至有人提倡用雙手刷牙。可見當時牙刷的使用並不普遍。

莫高窟的變化畫,如唐代老杜叉的變化,描繪的是“外道”最終皈依佛門時,經常洗澡、刮臉、擦牙。擦牙就是刷牙。古代刷牙的方法就像畫畫壹樣:先用壹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蘸點藥,放在牙齒上,然後用牙刷刷。

印度人習慣用楊樹枝刷牙,所以楊樹枝也被稱為“木牙”。而且,鑒於牙齒健康在壹般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印度人還贈送楊樹枝作為“祝妳健康”的標誌。後來這種方法傳入中國,我國人民也逐漸學會了這種刷牙方式。古代醫書《外臺秘笈》說,用楊樹枝咬壹端,用藥物擦牙,可以使牙齒“香滑”。在過去,牙木據說是僧侶的日常用品之壹。在早晨開始和飯後,僧侶們必須將齒木嚼成細條,以清除齒間的碎屑。它具有牙刷和牙簽的功能。洗牙後,可以去誦經拜佛。佛經《華嚴經》中甚至有嚼楊樹枝的十大好處。分別是:1。2.消除痰病;3.解多毒;4.去除牙垢;5.讓妳的嘴變香;6.功能名稱;7.潤喉;8.嘴唇不皺;9.獲得聲學氣體;10.味道不好。

當然,雖然楊木是壹種常見的清潔牙齒的“牙木”,但牙木並不僅限於楊木。人們可以根據當地情況找到合適的牙齒清潔材料。槐樹枝、桃枝、葛藤等都有和楊樹枝壹樣的苦、澀、辣、辛的味道,所以也能成為齒樹。

在沒有牙膏的時代,人們不僅可以找到清潔牙齒的材料,還可以用“咀嚼”來清潔牙齒,這似乎比“刷牙”更方便實用。那麽,嚼嫩樹枝潔牙有什麽效果呢?古今都認為有很好的效果。李時珍還說,用嫩柳枝“削之為牙枝”,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