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
1、篆書:字的結構成縱勢,布白對稱勻稱,用筆中鋒圓轉,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具有遒勁、圓潤的美,被稱為玉箸篆,象玉質的筷子。
2、隸書:也叫“隸字”、“古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因為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壹大變革。
3、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魏晉南北朝隸書大多雜以楷書筆法。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
4、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壹種字體。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
5、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壹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壹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