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太陰病簡介

太陰病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註解 4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太陰病的方劑 2 治療太陰病的穴位 3 治療太陰病的中成藥 4 太陰病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太陰病 1 拼音

tài yīn bìng

2 英文參考

taiyin diseas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太陰病為病名,《傷寒論》六經病之壹[1]。多因三陽病傳經入裏,或寒邪直中,或內傷生冷所致[1]。其特征是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時有腹痛等[1]。《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傷寒分經》卷三:“太陰為寒臟,其宜溫之證為最多,非壹方可盡,故曰,宜服四逆輩,則理中、真武、附子等湯,俱可隨證用之矣。”《傷寒附翼·太陰方總論》:“其來由有三:有因表虛而風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虛而寒濕自下上者;有因飲食生冷而寒邪由中發者。總不出於虛寒,法當溫補以扶胃脘之陽,壹理中而滿痛吐利諸癥悉平矣。”壹說,太陰病有陰陽虛實之分[1]。《傷寒貫珠集》卷六:“然太陰為病,不特傳經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傷寒如是,即雜病亦如是,但有屬陰屬陽,為盛為虛之分耳。”《傷寒醫訣串解》卷四:“太陰為濕土,純陰之臟也,從陰化者多,從陽化者少。病人太陰,何謂太陰之邪從陰化?《傷寒論》雲:腹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時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湯主之,不愈宜四逆輩。病人太陰之邪從陽化,《傷寒論》雲:發汗後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從陽化,即指太陰病轉為陽明病[1]。

參見六經病、太陰經病、太陰臟病:

六經病為病名[2]。指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經病證[2]。《傷寒論》中把外感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證候,依據所侵犯的經絡、臟腑病變部位,受邪輕重,邪正盛衰,劃分為六經病證,以之分辨陰陽、表裏、寒熱、虛實,指出各經的主要脈證、治法及其傳變規律,進行辨證論治[2]。並對診治雜病也有指導意義[2]。《傷寒論翼》卷上:“六經之為病,不是六經之傷寒,乃是六經分司諸病之提綱,非專為傷寒壹癥主法也。……夫仲景之六經,是分六區地面,所該者廣,雖以脈為經絡,而不專在經絡上立說,凡風寒溫熱內傷外感,自表及裏,有寒有熱,或虛或實,無乎不包。”六經分手足,為十二經[2]。古代有些醫家,有傷寒傳足不傳手之說[2]。《類經·傷寒》:“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則盡之矣。手經無能遍也,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則其左右前後陰陽諸證,無不可按而得,而手經亦在其中。”

太陰經病為病證名[3]。指太陰經受邪引起的疾患[3]。亦稱太陰經證[3]。宜辨虛實[3]。《醫學心悟·太陰經證》:“太陰經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藥多錯亂,今細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陰有傳經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誤下內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經所謂腹滿嗌幹者,此傳經之陽邪也,法當用小柴胡去人參加芍藥以和之。不已,則下之。經又謂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者,此直中之寒邪也,法當理中湯以溫之。又謂太陽證,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此誤下內陷之邪也,法當用桂枝加芍藥,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上述理中湯證,實即太陰臟病[3]。《傷寒論翼》稱腹滿、嗌幹為熱傷太陰之標,非太陰本病[3]。

太陰臟病為病證名[3]。指寒邪直中太陰或邪傳太陰寒證[3]。亦稱太陰臟證[3]。《通俗傷寒論·傷寒本證》:“邪傳太陰臟證,口淡胃鈍,嘔吐清水,大腹痞滿,滿而時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飲,小便短少色白。……此太陽寒邪,直入足太陰臟證也。法當溫健脾陽,香砂理中湯主之;重則熱壯脾腎,附子理中湯主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