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的動物用來代表星像
不過我認為他們是中國地域上早期人類見過的,但不壹定是中國本土的,或者是滅絕的動物,所以比較少見,所以被越傳越神,最後變成吉祥物去代表星像
白虎:這個現在依舊存在的生物,白化孟加拉虎(是不是也有可能出現白化的東北虎或華南虎)本身這個就是基因突變導致的,所以相當稀少。被人們當成罕有的神獸
玄武:
給妳看張圖,不是P的,它叫蛇頸龜,產於南美洲、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侏羅紀時期的四川盆地最為常見,有些品種頸部特長似蛇,還有巨蛇頸龜,巨蛇頸龜追捕食物起獵物也是十分兇殘的
我猜想遠古氣候變化中國大陸的蛇頸龜慢慢滅絕,早期人類見過這種動物,但是後面越來越少,於是就成了傳說中的生物了,那麽這種似龜又似蛇的兇猛生物在後來人類的想象中就是龜蛇同體的:玄武
青龍,或許並不是壹種動物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可是這種鱗蟲之長很奇怪,它沒有壹定的形狀。我們唯壹可以知道的就是它是長條的動物,變幻能力很強。龍出現的時候壹定伴隨著雲,而且是烏雲。“雲氣多黑潤者,其下有蟠龍。”《通卦驗》“龍舉而景雲屬”《淮南子》註意這裏景作影解釋,意思是當龍向上升騰的時候,有雲氣如影隨形。
龍在中國各地出現的時候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淮南子·地形訓》
龍的原型是什麽?它的原型就是那個時代經常肆虐的龍卷風。它既可以上天也可以下水,很符合對龍的描述
看起來像壹條巨大的鱗蟲,在海上裹挾的著水時它是半透明的(明),在陸地裹挾土的時候,它是各地不同土壤的顏色(幽),初起時細而短,升騰時巨而長,它總是伴隨雲的出現,尤其是烏雲的出現。它不僅變化能力很強,而且幾乎是不停地運動變化著. 它的活動季節是在春分和秋分之間的農歷二月下旬到十月下旬。這些和上面古籍裏所記錄的龍的屬性都十分貼切。即使在現代權威出版物中龍的定義也無例外。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之後很多代人們再把具像添加到龍身上,雖然龍卷風是自然現象但是也不是經常能看見的。所以古人覺得是壹種在水水裏的壹種動物,也會升空
甲骨文中的龍字是上下結構,上大下小,上面是個天字,其實就是壹個蛇形物升空的樣子,看看和龍卷風的樣子其實還是挺像的。
朱雀
紅色的大鳥
壹種自然界紅色的大鳥,其實自然界紅色的大鳥還是挺多的,所以具體哪壹種反倒不好說了
比如:火烈鳥、美洲紅鹮、紅色吸蜜鸚鵡、紅腹錦雞(傳說中的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