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歷年間,長安有個著名的女歌手叫張紅紅,她出身非常貧寒。壹天,她與父親在街上賣唱,正好當時的韋青將軍從壹旁經過,韋青聽到她唱歌非常動聽,人也漂亮,就將她作為歌妓收入府中。
張紅紅穎悟絕倫,有極強的記憶力,聽過的音樂有過耳不忘的本事,她最擅長壹種叫燕樂的大曲。燕樂是漢魏時的相和樂和六朝時的清商樂發展而成的新的歌舞樂。
當時曾經有壹位有名歌手王善才根據古曲《長命西河女》變化音調、加減節奏編了壹首新歌。他反復詠唱,覺得很有些新意,於是興沖沖地跑到很受唐玄宗的喜愛的歌手韋青家中,想唱給韋青聽聽,征求壹下意見,做些修改,再呈送給代宗皇帝。
韋青知曉他的來意後,決定跟他開個小小的玩笑。韋青讓張紅紅藏在屏風後,讓她暗暗將譜子記下來。張紅紅在樂工唱時用小豆記住曲子的節拍。
樂工歌罷,張紅紅也已經準確無誤地掌握了全曲。韋青便對樂工說:“妳這首燕樂歌曲並非是新作,我有壹位女弟子,早就會唱此曲了。”
樂工不信,韋青便命張紅紅隔著屏風演唱剛才的燕樂曲,壹曲完畢,沒有絲毫錯誤,而且還將原來的曲子進行了改進,使其更加悅耳動聽了。
樂工聽完後大為驚訝,他嘆服不已,說道:“此曲先有壹聲不穩,現在終於音正了。”
後來唐太宗聽說這件事後,便召張紅紅入宮到宜春院,還對張紅紅恩寵有加,封為才人。因為她有記憶曲譜的特長,宮中人都稱她為記曲娘子。
張紅紅知恩圖報,對窮困時收留自己的韋青非常感激。當她聽說韋青去世時,就對唐代宗哭訴道:“我本風塵乞丐,父親老有所養,死有所歸,都多虧了韋青,我不能忘掉他的恩德。”
沒過幾天,張紅紅竟然在悲痛之下,氣絕身亡。唐代宗被她的行為感動了,加封她為昭儀。
唐代燕樂大曲,簡稱唐大曲,是在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礎上,繼承了漢魏以來清樂大曲的傳統而發展起來的壹種大型歌舞曲。
唐代大曲是綜合器樂、聲樂和舞蹈,在壹個整體中間連續表演的大型藝術形式,它的藝術表現、意境創造以及對外來音樂的吸收與融合都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成就。它的主要特點是分為三大段落的大型歌舞與器樂表演的歌舞大曲。
唐代大曲中有壹部分稱“法曲”。法曲的名稱始自隋朝,根據史書《新唐書?禮樂誌》記載:
出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其器有鐃鈸、鐘、磬、簫、琵琶;其聲金石絲竹以次作。隋煬帝厭其聲淡,曲終復加解音。
據此可知,法曲與大曲的差別,主要在於法曲追求的是聲音清雅,而歌舞大曲則借助於鼓聲,聲音比較熱烈。比如大曲《秦王破陣樂》、《慶善樂》,法曲《霓裳羽衣曲》,它們的音樂風格差別很大,而在結構方面,大曲和法曲則是壹致的。
在唐代,由於各族音樂經過幾百年的大交流,隨著社會的相對安定,唐代大曲進入了融合、消化、吸收的歷史階段。
唐代把影響較大的各族音樂專門分部,先立為九部樂,後立十部樂。這壹時期的燕樂大曲,成為古代大型歌舞的最優秀代表。唐代也成為古代歌舞大曲的鼎盛時期。
唐代所立的十部樂,都是西域諸國十分流行的歌舞大曲。九部樂比七部樂多立的疏勒、康國兩部,十部樂較九部樂多立的高昌壹部,都和其他部的樂壹樣,也是早在立部之前100年就流行於我國的音樂,十部樂都不是立部的時候才出現。
十部樂中,清樂即清商樂,是從漢魏延續下來的相和樂發展而成的歌舞樂。而燕樂是用於宴會的開始時,帶有祝頌性質的歌舞樂。
其余各部,除了西涼樂、高麗樂尚保留部分漢族傳統的笙、簫、箏等樂器之外,均以篳篥、橫笛、曲項琵琶、五弦琵琶為主要旋律樂器,外加各種花色繁多的鼓,有些還加銅鈸。
這些音樂的代表性樂器,後來僅五弦琵琶因為與曲項琵琶相差不遠最終失傳,其余的都隨著十部樂的流行乃至分化、融合而成為後來的重要樂器。例如琵琶已進入唐代最重要樂器之列。
十部樂是廣泛意義上的唐代燕樂大曲,但燕樂的範圍比十部樂還要大。有些音樂雖然屬唐代的燕樂卻並沒有能納入十部以內,比如南詔樂等。
唐代燕樂所用的調,在接受了各族音樂的用調習慣和理論,遠非漢魏以來的清商三調或笛上三調所能籠括的了。史書載有28調名稱。
唐代燕樂大曲中的十部樂較重要的有清樂、西涼樂、龜茲樂。清樂本是華夏舊聲,西涼樂雜有龜茲樂,因此各族音樂中又以龜茲樂的地位和影響更為重要。
在唐代時,人們往往習慣在壹曲之尾用壹段解曲,用來結束全曲,解曲又往往要求快速熱鬧,以形成樂曲的高潮。這樣的結構形式,是以前所沒有的。
以前的音樂,結尾部分往往是徐緩的,例如漢魏大曲的趨。其實這是吸收了龜茲樂、疏勒樂、安國樂解曲。唐代發展形成的燕樂大曲,其形成顯然與音樂交流分不開,並非漢魏大曲自然發展的結果。
唐大曲的結構比較龐大,有二十幾段,三十幾段甚至五十幾段的唐樂舞。典型的大曲分為三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幹段。
散序是第壹部分,采用節奏自由的散板。序就是次序,這壹部分序列是散板,故稱散序。散序是純器樂表演,有獨奏、輪奏或合奏。
接下來的第二部分叫中序,表示它是中間部分,因為節奏固定,已經能上拍了,所以又叫“拍序”,又因為它以歌唱為主,有時有舞,所以又稱為“歌頭”。中序多數是慢板。
最後部分稱破,以舞蹈為主,有時有歌唱,又稱舞遍,節奏逐漸加快,以至極快,結束。
因為唐代燕樂大曲結構龐大,演出壹遍時間就很長,大詩人形容著名大曲《霓裳羽衣曲》時間之長時這樣說,船只已經走出了15裏地,才剛剛欣賞完壹曲慢《霓裳》,這大約也就是壹個多小時。
唐代燕樂大曲著名的有四五十部之多,除了《霓裳羽衣曲》外,著名的還有《涼州曲》、《伊州曲》、《秦王破陣樂》等。
據文獻記載,唐代時流行的音樂有三種不同的七聲音階形式。從其記述可知,壹種是正統的升四級七聲音階,壹種是自然七聲音階,還有壹種是降七級七聲音階。
這壹時期的器樂曲幾乎都來自大曲。後來,在敦煌發現的卷子中有後唐明宗長興四年所寫的唐代樂譜,說明唐代已出現用工尺字樣記寫樂譜的早期工尺譜了。其源,有人猜想與笙之類的簧管樂器有關,工尺譜所采用的合、壹或乙、四、五、六等字,可能是從管序來的。
後來,人們在敦煌莫高窟中發現了很多唐樂譜,人們對於唐代音樂節拍壹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清樂及其前的音樂,支配音樂節奏的是鼓,隋唐以後,變為拍板,所以後世用拍或板稱音樂節奏。
唐代著作中說唐玄宗讓音樂家黃幡綽寫拍板譜,黃就在紙上畫個耳朵送上去,並解釋說只要耳朵感覺正確,就不會失去節奏。
所以敦煌樂譜的節奏極難處理,主要是那時記譜法不精密造成的,後來人們只能從其樂譜中窺知當時音樂的大概而已。
隋唐時期新興的民歌稱曲子,其中包括漢族和其他民族的民歌,僅僅敦煌發現的曲子歌詞就有500多首,涉及的調名有七八十種。
唐代燕樂曲子詞的句式大多不局限於五言和七言,而是雜言。有些詞,例如《竹枝詞》,雖然也是七言,但每句中間和末尾加上襯詞,襯詞部分由眾人和唱,成為壹人唱眾人和的形式,就比壹般的七言四句活潑多了。
還有,唐代人們用五更、十二時排比演唱各種內容的特有民歌格式,已經在曲子中出現了。這種能包容各種內容,又便於記憶,便於流傳的特別格式,後來流傳很廣。
唐代燕樂曲子雖有創作的成分,但多數是為較為固定的曲子填寫歌詞的。為樂曲填寫歌詞歷史比較久遠,到漢樂府以後,這方法已經常被采用了,只是壹直帶有隨機性,並不能成其為壹個專門門類。
在唐代時,因為當時政治經濟的變革,社會結構的變化,使音樂開始從王公貴族的豪門深院走向庶民社會,壹般的民眾也取得了較多的享有音樂的權利,而為曲子填詞正是適應這壹社會需求的很好選擇。
唐代燕樂曲子也有從民間產生的,這些曲子便學易記,親切熟悉,填詞又能使它註入新鮮內容而大大增強了可塑性、靈活性。所以利用曲子填詞早就形成了社會風氣,敦煌莫高窟中出土的曲子填詞的作者較多,就證明了這壹點。
在唐代,壹方面新的曲子還在繼續產生,另壹方面舊的曲子經過社會篩選,基本固定下來,這些較為固定的曲子,包括前代流傳下來並經過篩選的樂曲,例如大曲的某些段落,便是曲牌,文學家稱之為詞牌或詞調。
曲牌的誕生,宣布了壹個新的音樂體系誕生。曲牌產生的意義並不在於僅僅將曲牌作為音樂素材,更重要的是,它將形成壹種新的音樂發展手法,新的音樂結構、組合體系。而這壹體系,將從那時起壹直貫穿下來,從而影響其後歷史上市民音樂的整個進程。
唐代是大曲藝術發展的盛期。唐大曲不僅數量多,來源廣,而且藝術水平較高,在歷史上頗負盛名。除少量唐以前的清樂舊曲外,主要來自那個時代的新聲。這些新聲主要有兩部分組成:
壹是在清樂的基礎上吸收西涼、龜茲、疏勒、高昌等西域少數民族音樂和天竺、高麗等音樂的滋養產生的“雜用胡夷裏巷之曲”。二是各少數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在傳入大唐內地後,最終汲取了清樂的滋養和經驗,形成了後來的燕樂大曲。但是,由於應用場合與來源不同,這些大曲可分為用於郊廟祭祀等重大典禮的雅樂大曲,用於宴饗、元旦朝會、重大節日的燕樂大曲與源於宗教的道調法曲三大類。其中燕樂大曲包括清樂大曲、西涼大曲、龜茲大曲、疏勒大曲、高昌大曲、安國大曲、天竺大曲等。燕樂大曲和法曲的藝術水平最高,結構也較龐大復雜,如《破陣樂》在雅樂大曲中只有兩遍,而在燕樂大曲中卻有52遍之多。
據唐代文學家崔令欽《教坊記》等書記載,唐燕樂大曲的主要作品有《破陣樂》、《綠腰》、《涼州》、《伊州》、《玉樹後庭花》、《泛龍舟》、《霓裳羽衣》、《火鳳》、《傾杯樂》、《泛龍舟》等60余曲。
唐大曲典型結構由散序、歌和破3部分組成。散序即散板的引起部。壹般由器樂演奏的若幹遍樂曲構成。歌又稱中序、拍序或排遍,即有板的樂曲主體,壹般由若幹遍舒緩的歌唱構成,有時也有舞蹈,如《霓裳羽衣曲》為18遍,《水調歌頭》為5遍,第壹遍稱歌頭。各遍之間有明顯的節奏變化。破又稱舞遍,是繁音急節的結束部分,壹般由若幹遍組成,如《霓裳羽衣曲》有12遍,《水調歌頭》有6遍。這部分以舞為主,有時有歌,節奏速度變化極為復雜。第壹遍叫入破,是由慢轉快的部分。
據宋代古籍記載,入破後還有虛催、袞遍、實催、中袞、歇拍煞袞等部分。入破後,節奏已經略快了,但起初擊鼓只是伴奏音樂而不是催動節奏,所以叫虛催。
袞是鼓與琵琶***用的術語,即用左右兩杖急速連擊或用撥連續彈挑,它是速度較快的部分。袞後,用鼓聲來催動節奏,叫實催。
實催後的袞稱中袞,應是快板部分。歇拍,可能是樂曲結束前突然由快轉慢的部分。煞袞,又稱煞或徹,是破的最後壹遍,可能是快速的終止部分。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說過,大曲將要結束的時候,都是聲拍急促,只有《霓裳羽衣舞》曲的結尾是壹聲長引。
唐大曲的歌詞,均由若幹首五言或七言律詩相間組合而成。如《伊州》大曲歌五遍,前兩遍各有壹首七言詩,後三遍各有壹首五言詩;破五遍,前三遍各有壹首七言詩,後兩遍各有壹首五言詩。這些詩大都出自唐代著名詩人之手。
唐大曲使用的宮調,稱燕樂28調,並且普遍使用移調和犯調的轉調手法。唐大曲的樂隊形式多樣,既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樂隊與外來樂隊,也有博采眾長熔於壹爐的混合樂隊。
唐大曲樂隊中清樂的樂隊除六朝清樂舊有的樂器外,進壹步吸收了編鐘、編磬等傳統樂器與三弦琴、獨弦琴、方響、跋膝管等新樂器及吹葉等少數民族樂器,組成壹個新型的樂隊。
龜茲樂隊則以曲項琵琶、豎箜篌、羯鼓、都曇鼓、答臘鼓、雞婁鼓等龜茲民族樂器為主。安國樂隊則由笛、雙篳篥、正鼓、和鼓等傳統樂器組成。
西涼樂隊既有編鐘、編磬、彈箏、箏等傳統樂器,也有曲項琵琶、篳篥、銅鈸等龜茲樂器,是壹個清樂與龜茲樂的混合樂隊。
燕樂樂隊比較特殊,是從當時各種樂隊裏選出其中某些樂器,配成各種不同音區的樂器組,如大、小曲項琵琶和五弦琵琶。大笙和小笙、短笛、尺八、長笛,小箜篌、臥箜篌、大箜篌、銅鈸等,組成壹個規模很大的綜合性樂隊。這個樂隊在音色、音量變化方面有其他樂隊所沒有的長處。
唐代大曲的樂隊為追求“清而近雅”的風格,則以編鐘、編磬等傳統樂器為主,並吸收曲項琵琶與鐃鈸等外來樂器,是接近於清樂的混合樂隊。
唐代各族音樂的進壹步交融,為唐代大曲的發展,提供了最方便的條件。南北朝以來屬於清樂系統的漢族民間音樂與各少數民族音樂經過長期交流與融合,在唐代已經產生了稱為曲子的新民歌了。
唐代大曲,實際上就是用這些新曲組合而成的壹種大型套曲。與此同時,西涼、龜茲、疏勒、高昌等少數民族音樂,吸收了漢族音樂的養料,在藝術上有所提高,在唐開元年間已普遍突破了原有的歌曲、舞曲、解曲的簡單形式,創造了本民族的大曲。
其中壹部分,曾以胡部新聲的名義,在天寶年間從河西地區傳入中原,受到時人極大的重視。唐玄宗李隆基為此還公布了“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奏”的詔令。因此,當時大曲中的《胡旋》、《胡騰》等所謂胡部新聲在社會上風靡壹時。
此外,地處祖國東南、西南邊陲的壹些少數民族音樂,比如琉球,也就是臺灣,這裏有壹種“壹人唱,眾人和”的歌舞音樂,與南詔,即雲南大理、吐蕃,即西藏的民間音樂,都陸續傳入內地,對“雜用胡夷裏巷之曲”為特點的唐代大曲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同時,唐代內地所盛行的《破陣樂》、《六幺》、《涼州》等大曲,也在這時傳入吐蕃與南詔,對當地音樂在藝術上的提高,起了有益的影響。
唐代統治者歷來重視燕樂大曲,早在建國初期,唐代帝王便在宮廷裏設置了清商、西涼、龜茲、疏勒、康國、安國、扶南、高麗等九部樂,貞觀十六年又增加了高昌壹部,改為十部樂,在宮廷舉辦的重要慶典或宴會上進行演出。
唐玄宗時,人們又根據表演方式來分立奏或坐奏,稱為立部伎或坐部伎。其曲目大都是唐初及唐玄宗時大曲的新作。屬立部伎的有《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等8曲,屬坐部伎的有《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等6曲。
在唐玄宗時,為了適應朝野盡情享樂的需要,還設立了千秋節等節日。節日的時候從中央到地方文武百官放假3日,歡宴歌舞。這也是促使唐代大曲興盛的壹個原因。
還有就是,從漢末以來,從西域傳入的佛教日益受到重視。唐代統治者鑒於隋覆亡的教訓,實行佛、道、儒三教並重的方針。
在三教中,尤以佛、道兩教為重要。唐太宗本人並不信佛,但是他卻大力提倡佛教,優禮僧人。如他為了剃度當時最有名的僧人玄奘,在長安舉行了空前盛大的儀式。
據《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剃度的那壹天,由太常卿率太常寺的九部樂,萬年縣令和長安縣令各自率領本縣的樂隊,分別乘坐1500多輛“音聲車”,隨在玄奘、諸寺僧眾及文武百官之後,作為儀仗,場面十分壯觀。
壹路上樂聲震天,到達大慈恩寺後,在大殿佛像前演出了九部樂及大曲《破陣樂》還有百戲等。當時除用世俗大曲在佛前供養外,不少寺院都培養了壹批以奏樂歌舞為業的僧眾,主要演奏用大曲的曲調或形式編成的宣傳佛經教義的法樂與壹部分稱為法曲的世俗大曲。
如唐初長安的清禪寺,水陸莊園、府庫充溢,是長安所有寺院中最富的壹個寺院。該寺就有20個專學鼓舞的凈人。每逢節日,就在佛前演奏。由於這個寺廟裏的表演技術比較高,所以壹到節日,寺廟的人特別多,可以說是觀者如雲,熱鬧非凡。
唐代著名高僧少康曾經說過,佛經好比是苦口的良藥,鄭衛之聲好比是蜜糖。要使人相信佛經的教義,只有用蜜糖塗口,才能使人易於接受。
大曲是古代大型音樂舞套曲。漢魏已有相和大曲,六朝時也有清商大曲,直至唐代,經過歷代的繼承與發展,大曲已達到成熟階段。
唐代歌舞大典是當時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形式。它通常分散序、中序和破3部分。每部分又可分為若幹段落。散序節奏自由,為器樂部分,中序也稱歌頭,較慢,歌唱為主,器樂伴奏,破亦稱舞通,節奏漸快,以舞為主,器樂伴奏。
中序的歌唱部分大多為抒情段落,入破以後的舞蹈漸趨高潮,結尾多熾烈激揚,但也有的優雅飄逸,並無常規。有壹部分大曲又稱法曲,大多悠揚典雅,其起源多與佛教音樂有關,在唐代又摻入了道教音樂因素,或稱仙韶曲。
唐代歌舞大曲種類之繁,數量之多,也堪稱壹絕。中唐崔令欽著述的《教坊記》是唐代教坊活動的重要記錄,其中所記大曲有46個,壹般的曲名有278個。其中壹些著名大曲由邊地命名,如《涼州》、《龜茲樂》。而最富於詩意、最具浪漫氣息的當為《霓裳羽衣裳舞》。
大曲的盛行與唐代詩歌的盛行密切相關,大曲的歌詞往往截取詩歌的片段,如《伊州》詞取自王維的《渭城曲》。詩作中描寫大曲的也頗多。如白居易《霓裳羽衣曲》,王建《霓裳辭》都是描寫大曲《霓裳》的。
唐代樂舞繼承前代傳統,融入外來新風,獲得了長足發展,成為燕樂舞文化的高峰,創造了在藝術史上享有盛譽的樂舞藝術,概括起來有3類:
第壹類是傳統樂舞大曲,也就是唐代繼承前代的傳統樂舞,並加以發展的樂舞大曲。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商樂》等;《立部伎》中的《安樂》、《太平樂》等;軟舞類的《烏夜啼》等;歌舞大曲中的《玉樹後庭花》等;歌舞戲中的《踏搖娘》、《蘭陵王入陣曲》等。
第二類是以國名、地名、族名為樂部或為舞名的樂舞大曲。如《十部樂》中的《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等。不少樂舞是吸收西域各地的民族樂舞加以改編或直接移植的。
最後壹類是唐代新創的樂舞大曲,如吸收傳統武舞的《破陣樂》、《大定樂》,以及有名的《聖壽樂》等。唐代新創的大曲,是音樂、舞蹈、詩歌三者結合的大型多段體樂舞套曲。
盛唐樂舞熔南北技藝於壹爐,集中外文化於壹體。《十部樂》以中原樂舞為主體,其他大多帶有外國和少數民族的異域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