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是“羅摩王歷險記”,根據印度古典史詩《羅摩衍那》為題材的故事,用壹幅幅壁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主要內容:
阿逾陀城國王十車王有3個王後,生有4個兒子,長子羅摩。羅摩通過比武獲勝,娶了彌提羅國公主悉多。十車王年邁,決定立羅摩為太子,繼承王位。但他的第二個王後吉迦伊受侍女慫恿,竟提出流放羅摩14年和立她的親生兒子婆羅多為太子的非分要求。
由於十車王有諾言在先,必須應允王後的要求。羅摩為使父王不失信義,甘願流放。悉多為了夫妻之情,十車王的小王後親生子羅什曼那為了兄弟之誼,都甘願隨同流放。他們3人離開都城不久,十車王即抑郁而死。
當時,婆羅多不了解內情,被召回舉行父葬和繼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後,痛斥母親,舉行完父親葬禮後,親自去森林尋找羅摩,讓他繼位。但羅摩堅決不肯,壹定要等流放期滿再回去。婆羅多只得帶回羅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為攝政。
羅摩3人在森林中歷盡艱險。楞伽島十首魔王羅波那劫走悉多,羅摩與猴國結盟,猴王坐下有壹神猴哈奴曼神勇異常,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終於戰勝魔王,救回悉多。羅摩回國登基為王,阿逾陀城出現太平盛世。
但波折又起,羅摩聽到民間又傳悉多不算貞女,為不違民意,忍痛把懷孕在身的悉多遺棄在恒河岸邊。後蟻垤安排孿生子與羅摩相會,並向羅摩辯明悉多的貞節,悉多無奈,向大地母親呼救,說如果自己貞潔無瑕,請大地收容。頓時大地裂開。悉多縱身投入大地懷抱。最後羅摩兄弟都升入天國,化身毗濕奴神。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部史詩的作者傳說是跋彌,或稱伐爾彌吉,意譯蟻垤。對此學者雖有意見分歧,很可能有壹個作者對全書進行過加工,這個作者就是蟻垤。
蟻垤生卒年代不詳。按照傳說,他原出身婆羅門家庭,因被遺棄,被迫以偷盜為生。傳說他靜坐修行數年而壹動不動,無數螞蟻在上面築巢生息,身體成了螞蟻窩,所以叫做蟻垤。
如今標明的作者已經籠罩在神話傳說的迷霧中,其歷史真實性難以考證,他們有可能是這大史詩原始形式的作者,也有可能是在這大史詩形成過程中虛構的作者。
《羅摩衍那》最初只是口頭流傳,增增刪刪,因人因地而異。寫成以後,仍無定本。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羅摩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