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雜說四(馬說)》文章鑒賞
世有伯樂①,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②之手,駢死③於槽櫪④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馬之千裏者,壹食或盡粟壹石⑤。食⑥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
策⑦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⑧,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註
①伯樂:春秋時秦人,姓孫名陽,字伯樂。以善於相馬著稱,孫陽曾過虞阪,見壹騏驥伏在鹽車下,對著他長鳴,孫陽於是下車而泣。此後,伯樂成了善於識拔人才者的代名詞。②奴隸人:仆人,奴仆,此處指馬夫。③駢死:並列而死,言死者甚多。④糟櫪:盛馬飼料的器具叫槽,馬廄叫櫪,槽櫪為並列復詞,即指馬廄。⑤壹食:數量詞,猶言壹頓。食通“飼”,飼養。⑥食(sì肆):用作動詞,即飼,餵養。下同。⑦策:馬鞭,這裏作鞭策、驅趕之意。⑧盡其材:充分顯現其才能。
這篇雜文是韓愈諸多散文中非常著名的壹篇。作者借有關伯樂和千裏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將人才比做“千裏馬”,以此比喻奇才異能之士的沈淪不得誌。不但抨擊了封建制度下統治者對人才的盲目和忽視,也藉此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郁郁不得誌的悲憤心情。時至今日,本文可以說是雅俗***賞、婦孺皆知了。究其根本原因,也不過是兩條:壹是文字表達上的通達精練,因而易於理解,便於流傳;再是思想內容上的深刻,語勢淩厲、壹針見血,所以歷來都會引起大批自強不息者的強烈***鳴,並被掌權者援引。
此文創作的具體年代不詳,各家均未註明。但從作者壹生的經歷看,應該和《雜說壹》壹樣,都作於韓愈求仕而不得的時期——即應試求官的階段。這個時期韓愈三次參加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三次上書,都被冷冰冰的命運擋了回來。
第壹段,從千裏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出發,說明千裏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壹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壹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裏馬”,實際上指明了千裏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接著,作者提出“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壹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裏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裏馬的命運上來,用“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裏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
第二段緊接第壹段,解釋千裏馬被埋沒的原因。千裏馬被埋沒,在壹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千裏馬雖然“壹食或盡粟壹石”,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但人們“不知其能千裏而食”,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餵馬者的無知。接著,用壹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壹句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了強烈的譴責。
第三段總結全文。先刻畫“食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而後描繪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再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裏馬,他們在千裏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對“食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了辛辣的嘲諷。
全文托物言誌,條理清晰,全文不過150余字,卻結構嚴謹,論證嚴密,語言簡樸洗練。細細數來,文中竟然連用11個“不”字,帶給我們許多啟示,值得我們去品味壹番。
首先,這是壹篇壹氣呵成的托物言誌文章,全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比善喻,字裏行間洋溢出壹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浩然正氣。韓愈所倡導的“氣盛言宜”的創作理論也在本篇中得到了痛快淋漓的體現。
其次,文中以馬喻人,然而由於引得得體,用得貼切,便使讀者從中覺不出壹點離皮離骨的地方,反倒有壹種人馬合壹、身臨其境的感覺。尤其是使那些深有感觸的讀者們不由聯想到自己“只辱於奴隸人之手”時的種種不幸,產生出與作者之間在心靈上的迅速溝通。而順勢讀將下去,更覺心舒氣順,壹瀉千裏,累日積憤為之壹吐,陣陣 *** 油然而生,陡起淩空飛躍、萬裏急馳之心。作者在全文中無壹句講到人才,但是我們掩卷思定又感到作者無不在講人才,這壹藝術效果正是作者高度的藝術技巧所致。
此外,本文另外壹個顯著特點是寓深刻思想於具體形象之中。例如,用“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來描繪千裏馬的終身遭遇,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來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都能激發人們的不平感,也表達了當時千萬個有才之士的悲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無馬’”來刻畫食馬者的淺薄愚妄,更具有辛辣的嘲諷作用。壹篇小品能夠取得如此強烈的閱讀感受,若非胸中廣有丘壑的大手筆是無法達到的。
後人評論
高步瀛《唐宋文舉要》甲編卷二引清代鴻儒張裕釗之語:“卓識偉論,上下千古,其文勢甚雄闊,而以盤勁之致行之,彌絕聲光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