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簡介《全唐詩》共900卷,由清代曹寅、彭定康編著。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揚州詩局。半頁11行,21行字,白口,雙魚尾,左右雙欄。框架16.6cm×11.5cm《唐詩全集》是清初年編纂的唐代詩歌總集,共900卷。《全唐詩》的編纂過程如下: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聖賢考慮編纂此書,四十四年(1705)三月,第五次訪蘇時,委托江寧負責該書的編修和的織造工作,並在內廷分發了壹本《紀唐詩》作為抄本。同年5月,在主持下,開始在揚州著書,彭鼎秋、沈三增、楊仲訥、潘、王士禎、徐樹本、車、王毅、查斯班、余梅等十人參與校刊的編輯工作。到第二年10月,整本書編完打完。這部卷帙浩繁的書,能在短短壹年多的時間內編完,主要是充分利用了紀的唐詩和胡振亨的《唐音通錢》的成果。嵇(1630-1674),揚州泰興人,清初著名藏書家,藏書豐富。他編唐詩,始於康熙三年(1664),止於康熙十二年(1673)。花了十年才成功。這本書有717卷,42,931首詩和1,895個作者。根據材料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善本和秘籍。據紀《藏書》所載,宋代唐詩的文集、選本共150余種,如宋刻《萬寶詩山》、明抄《詩苑》等,均為難得的大型詩集。開始編纂後,得到了錢原《唐詩》未完成的手稿。此外,初唐充分利用了明末顏屋的唐詩成果。有了這些條件,紀的學術才能,經過十年的反復修改和大量補遺,終於編撰成了此書。這本書完成後的第二年,嵇就去世了。當時,手稿不在付梓,它很快被轉移到皇宮。胡振亨(1569—1645),字小源,浙江海鹽人,兵部尚書。《唐音通錢》是他用畢生精力編纂的壹部唐詩集。全書壹千零三十三卷,以十幹為序,編有詩、詞、謠、酒令、詹詞等。據《泰晤士報》報道。文末附有《甲板錢》,是唐詩研究資料匯編。胡編纂此書,收集了廣泛的資料。唐代所有漏句,均根據所見整理,並註明出處。唐詩技巧和批評材料也附在詩中。對詩人生平的考證特別詳細,對遺作的軼聞進行了整理,並附有小註。這本書編好後,沒有印出來。清初的時候,有壹部分是後人印刷的,大部分是手抄本流傳下來的。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所載《全唐詩》的資料來源,“是《全唐詩》的編纂,以貞衡本為底本,並得益於內府所收《全唐詩》集,還采用了殘碑、史雜書中所載的遺存,以補遺。”他說的話含糊不清,有點遮遮掩掩。根據現代周訓初的考證(見文史類第八輯《唐詩全集的故事》),可知《唐詩全集》指的是季節書,彭定康對這兩本書的利用並不完全屬實。從《全唐詩》和嵇、胡兩本書來看,以嵇本為主,兼采胡本。具體來說,在初唐和盛唐,姬叔是作為基地,略有增加,刪除和更正,這是最終版本。中晚唐時期,比較單薄,編者用胡註作了較大的補充,如殷的詩,完全缺失,即按胡註補充;胡曾、司空圖的詩有大量的季節書佚,也是根據《胡書》補充的。此外,的輯佚主要以成詩為主,而胡的輯佚則以零章斷句為主。《全唐詩》每集後附的失句,大部分都是抄自胡書。在充分利用姬胡兩部著作的基礎上,編者做了如下修改和補充。1.補詩:《全唐詩》(882卷)補七卷,根據《唐百派詩選》、《唐宋分門別類詩》、《古今年間詩》等書籍和石刻資料整理而成,姬胡等人未用。也有壹些正在編輯的詩歌的補充。二是考證上的失誤,包括六朝人對陳昭、之妻等唐人的失誤,以及六朝詩對吳筠、劉等唐人對的失誤;誤將詩中人名視為作者,如上官儀《高密公主婉辭》為高密詩,均壹壹修改。第三,根據難得的唐詩選本,增加了壹些校詞。姬胡兩本書的校對筆記都註明了出處,大臣們都把出處抹掉了,只標明“某壹個”。第四,重新整理了傳記。刪繁就簡,刪除附在兩本書上的作者傳記資料。5.刪去《胡書》末的“張道士咒及石之歌二十八卷”。第六,重新排列書的順序,“先帝,後妃,二皇子,二公主,...第二部長,第二家庭,第二講道”,末尾附有神仙、鬼怪、笑話、歌謠、諺語、話等作品。《全唐詩》將唐代的詩歌合二為壹,為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由於該書的倉促完成,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沒有經過廣泛的考察,所以有很多疏漏;二是考證馬虎,很多都收錯了。今天被別人錯收的詩有幾百首,唐人追回的作品也不少。第三,人物傳記稀疏,作者壹個接壹個的混亂。第四,所有的詩都不註意出處,引用的人很難復述;五是校勘不準,詩詞歌賦錯誤較多。葉璇《全唐詩》序指書* * *“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有二千二百余人”,後人常說。事實上,葉璇引用的數字並不準確。近年來,日本學者平岡武夫整理了唐代詩人和唐代詩歌,逐壹統計了《全唐詩》中收錄的作家和作品。結論是該書有49403首詩,1555句,2873個作者。這個數字相當可靠。最後,本文對《全唐詩》版本及其後的補遺作了簡要介紹,並對作品進行了考證。次年從內廷刻書,再有揚州詩局,均為壹百二十卷,分十封。光緒十三年(1887),上海文同書店《世音本》合並為三十二卷。1960中華書局根據揚州詩局進行了排版,並改正了壹些明顯的錯誤。《全唐詩》的編纂始於日本上茂河世寧(即寬窄、世和)的《全唐詩》三卷,大約完成於中國乾隆年間,有補詩72首,句子279句。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唐詩附在書末。今天,王忠民編纂了全唐詩和敦煌唐詩兩種。據敦煌遺書補詩176首,孫王補《全唐詩》20卷,補詩740首,補句87句,童養毅安補《全唐詩》21卷,補詩1158首,補句243句。以上四種由中華書局出版。此外,近年來還出版了壹些唐詩補編。考證著作,包括劉的《全唐詩簡評》及其收入《左安集》,篇幅不大;岑的《全唐詩劄記》對全唐詩的人物傳記和篇章進行了校勘,校勘非常準確,被收入初版漢文版《唐人遊記》。現代人張編著的《全唐詩作者索引》由中華書局出版,方便讀者閱讀。
記得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