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兩千五百余年歷史的蘇州,曾出現過許多有名的地方官,清朝康熙年間有壹位,人們對他卻知之甚少,他在蘇州知府任上,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政績,但是,他還是為老百姓做了壹些有益的事情。他去世時雖早已離開了蘇州,但蘇州百姓還是沒有忘記他,特別是葑門外黃天蕩邊的蕩裏村(今郡力村)村民更是為他建廟塑像,名“陳公廟”,俗稱“陳太爺廟”,祭奠香火不絕。
這位陳太爺是何許人?他姓陳名鵬年(1663―――1723),字北溟,又字滄洲,湖南湘潭人,康熙三十年進士,初任浙江西安知縣,四十三年升任江寧知府,以清廉著名,有“陳青天”之稱。因得罪上司曾被兩江總督阿山誣陷論斬,後從寬免死,調入京城修書處效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由武英殿纂修出任蘇州知府,康熙四十八年十壹月,兼署江蘇布政使。江蘇巡撫噶禮貪贓枉法,忌陳鵬年清正,欲加其罪,密奏其所作“虎丘詩”“楝花風後遊人歇,壹任鷗盟數往還。”句中“鷗盟”壹詞對朝廷有怨意,趁陳鵬年因公至鎮江時將他羈留於鎮江城隍廟。蘇州市民聞迅後號哭不絕,憤怒罷市,派代表赴鎮江慰問。幸虧康熙對“虎丘詩”不以為然,喻曰:“朕閱其詩,並無幹礙。朕纂輯群書甚多,詩中所用典故,朕皆知之,即末句‘鷗盟’二字,不過托意漁樵。”知陳鵬年受誣,即召返京,任武英殿總裁,後官至河道總督,兼攝漕運總督。雍正元年正月,因治理河道,堵築淮河決口,寢食俱廢,風雨不辭,積勞成疾,歿於工所,終年六十壹歲。雍正帝賜祭奠禮,謚曰“恪勤”。諭稱“鵬年壹生居官,尚不愧有為有守”。後江寧建賢良祠,鵬年亦入祀祠。
陳鵬年在蘇州為官雖然僅兩年,卻做了幾件深入人心的事。據《碑傳集》七十五卷記載中有以下壹段文字:“公知蘇州府……特大書‘求通民情,願聞己過’”八字於府治之門,視事未壹月,決遺滯獄三百余案,革除錢糧耗羨,嚴濫差,戒奢侈,驅流娼,懲賭徒、訟師、拳勇、匪類,籍其民,朔望令至鄉約所跪而聽講,民風為之壹變。”所以當陳鵬年被誣受羈押時,蘇州市民不惜以罷市等手段來聲援陳鵬年,是有壹定的道理。
前面提到蕩裏村村民建廟之事,其起因在《古籍從書》和《碑傳集》中都有記載,陳鵬年任蘇州知府後,吳中連遭水旱,饑饉又至,時疫流行。陳鵬年每日公事畢,即操舟遍歷村墟詢疾苦,設法賑救,公費不足,勸富戶出粟以賑災民,又疏浚城河,以利貧民。蕩裏村和黃天蕩周邊其它村莊水情和疫情更為嚴重,陳鵬年精通醫術,便親自為村民診脈給藥治疫,有五百余家被救活,村民為感恩乃立祠建廟。廟中有藥簽濟世,村中老幼皆呼之為“陳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