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鐔姓的姓氏淵源

鐔姓的姓氏淵源

在史籍《後漢書》中記載的這段與巴人起源有關的歷史,實際上出自戰國時期成冊的史書《世本》。而在古籍《世本》中記載的先秦時期各地貴族的譜系,則又有更早的歷史文獻和口碑淵源。據此,鐔氏壹族起源於古巴國鐔地(牂牁郡鐔封縣,今今雲南文山州,壹說重慶嘉陵江鐔家壩,壹說雲南昭通鎮雄,待考)。鐔氏族人後來分為兩支:壹支讀音為chán(ㄔㄢˊ),為古巴人的原讀音,分布在今雲南、四川壹帶;另壹支讀音為tán(ㄊㄢˊ),則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所定,先分布在今重慶壹帶,後分遷到今山東地區;其實都是壹族人。

據說,古巴國鐔地原為巴國人制劍之處所,還盛產井鹽。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鐔地皆以制作、磨礪青銅劍揚名。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昭公的後裔公堅氏族人,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堅氏,源出春秋時期魯昭公姬稠(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之後。周敬王姬丐三年(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由於魯國貴族季孫氏家族霸持朝政,王室地位受到壓制,魯昭公為了維護王室權威,遂伐季孫氏,但大敗。之後魯昭公逃到了齊國,壹直到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魯昭公逝世,終年五十壹歲,由其兒子姬宋即位,是為魯定公。魯昭公的後裔子孫多稱“公某氏”,公堅氏即其中之壹,因居堅邑(今湖南郴州)而氏。後公堅氏族人中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堅氏者,世代相傳,以穎川為郡望。到了漢朝時期,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堅氏族人,壹個叫堅廬,是西漢時期燕趙之地(今河北)的壹個農民起義軍首領,在漢武帝劉徹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範生聯合舉行起義;另壹個叫堅鐔,是東漢初期著名的雲臺二十八將之壹。

堅鐔,公元?~50年待考,字子伋,潁川襄城人(今河南禹州),初為郡縣吏。東漢光武帝劉秀征討河北時,有人推薦堅鐔,漢光武帝以其吏能,署主簿,後又拜偏將軍,跟從東漢光武帝平定河北,再擊破大槍於盧奴,功拜鐔揚化將軍,封濦強侯。後堅鐔晉升揚化將軍,與諸將合攻洛陽,當時朱鮪屬下別將守東城者為反間,私約堅鐔在早晨開上東門。堅鐔與建義大將軍朱祐乘淩晨而入,與朱鮪大戰於武庫下,殺傷甚眾,直至太陽高升乃罷,朱鮪由是遂降。再攻內黃,平之。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堅鐔與右將軍萬脩徇南陽諸縣,而堵鄉人董?反宛城,還抓獲了南陽太守劉驎。堅鐔乃引軍赴宛,選敢死士夜自登城,斬關而入,董?遂棄城走還堵鄉。鄧奉復反新野,攻破吳漢。當時,南陽地區的軍政長官槐裏侯萬脩病卒,堅鐔獨孤絕援,南拒鄧奉、北當董?,兩面作戰。壹年間道路隔塞,糧饋不至,堅鐔也僅食蔬菜,與士卒***勞苦。每當戰事緊急,堅鐔輒先當矢石,身被三創,仍以此能全其眾。及至漢光武帝率大軍援征南陽,擊破董?、鄧奉,以堅鐔為左曹。之後,堅鐔常跟從漢光武帝四處征伐。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堅鐔受封合肥候。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堅鐔病逝,名登南宮雲臺,位列雲臺二十八將之第二十七。堅鐔的兒子叫堅鴻,長孫叫堅浮,長重孫叫堅雅,該支家族人在堅鐔逝世後皆默默無聞。

在堅浮、堅雅的庶支後裔子孫中,有改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鐔氏,世代相傳至今,其族姓氏讀音作shān(ㄕㄢ),與古巴國鐔氏明顯不同,主要分布在今河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