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華夏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自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亡夏後建立了商朝,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為止,商朝壹***存在了554年,壹***經歷了17代人***計31位商王,與夏朝頻繁遷都壹樣,商朝也是頻繁遷都的,壹***有次遷都的經歷。
壹、商(今河南商丘)
商朝王族的祖先名字叫契,他是帝嚳的兒子,是堯同父異母的弟弟,契因為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堯分封在商地,商地就是今河南省商丘市,準確地說商丘這個名字來自於契,因為契被封在商地,契的官職是火正,負責祭祀火神和管理火種,契去世後,被安葬在商地的火神臺,也叫閼伯臺。
現在河南商丘仍然存在閼伯臺的遺址,據說是東周時期的古物,是用夯土築成,高35米,周長270米,既像土臺壹樣,又像山丘壹樣,所以把契安葬的地方稱為商丘,久而久之,成為當地的名字。
商丘是商族最早的祖居地與封地,商人就在這裏生存繁衍,契生存的時代還是五帝時期,因為其被封在商地,所以作為諸侯存在下來,夏朝時期,商就是夏的方國,契之後經過了十四代人之後,契的後人同時也是商族首領的商湯滅亡了夏朝。
從契到湯中間有14代人,根據史書的記載,這14代人中都有過8次遷都,但由於年代久遠,很難考評這些地方是今天的哪裏,這個時候的都城只能算方國的都城,直到商湯滅夏建立商朝,才有了真正的國都。
20世紀70年代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申橋鄉李莊村發現了壹處龍山時期的遺址,被命名為“李莊遺址”,也叫“山臺寺遺址”,經過考古研究,距離為4200~4500年之間,李莊遺址占地3萬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在李莊遺址其中的壹個祭祀坑中出土了9頭整牛和壹個鹿頭,這與先商的祭祀文化吻合,如此規模的祭祀說明此處的重要性,很可能是商王級別的,而且李莊遺址的時間正好是商契所生存的時期,李莊遺址很有可能就是契的都城。
二、亳(今洛陽偃師)
《史記 殷本紀》: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這話的意思是:成湯(商湯也叫成湯),從商契到商湯,曾經有過八次遷都。到成湯時才定居於亳,這是為了追隨先王帝嚳,重回故地。
商湯的都城在亳,這個“亳”其實並不是壹個地方,而是多個地方,商湯時期把政治中心都叫亳,商湯還沒有滅夏的時候,也是居住在商地的,也就是河南商丘,為了滅夏,商湯把都城從商(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遷至亳(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谷熟鎮)。
商湯滅亡夏朝後,把都城遷到了今洛陽市偃師區,仍然把這裏叫“亳”,而洛陽市偃師區還是夏朝的末代都城,當時夏人稱為斟鄩。
1983年在河南偃師經過考古發掘,發現了偃師商城遺址,占地約2平方公裏,偃師商城具備了現代意義上都城的規模,有完整的宮殿區、城墻、護城壕、排水設施、兵營、府庫、城門、內城與外城,分工明確,功能完備,偃師商城遺址也被考古界認定為商湯滅夏桀之後的都城。
亳作為商朝初期的都城,大概存在壹百多年,歷經了9位商朝君主,直到商王仲丁把都城遷到隞(今河南鄭州),到商朝第18位君主盤庚時期,曾經短暫把都城遷回到了亳(今洛陽偃師),沒多久就遷到了殷(今河南安陽)。
三、隞(今河南鄭州)
仲丁是商朝自商湯之後的第9位商朝君主,他把都城從亳(今洛陽偃師)遷到隞(今河南鄭州),隞也稱為囂。
1950年在河南鄭州發現了商代遺址,占地面積達到306萬平方米,此處遺址經考古發掘被認定為商朝遺址,其中的城墻周長近7000米,城墻下寬上窄,底部寬20~30米,頂部寬5米,城墻高約10米。
遺址發現了宮殿區、手工作坊區、墓葬區、祭祀遺址區,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具備都城的規模,河南鄭州商代遺址很有可能就是仲丁遷都的都城。
四、相(今河南濮陽北、內黃南)
僅僅過了兩世君主,商朝又遷都了,河亶甲是商朝的第11位君主,在位期間把都城遷到了相(今河南濮陽北、內黃南),但是對相的具體地址還有些爭議,有說河南湯陰,還有說河南安陽附近的。
五、耿(今山西河津)、邢(今河南溫縣)、庇(今山東鄆城北、範縣東南)
河亶甲在位僅9年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祖乙繼承商王,祖乙是商朝第13任君主,在位19年,先後有過三次遷都,河亶甲把相作為都城沒幾年,祖乙就開始遷都,他先是把都城從相遷到耿(今山西河津),然後又遷到邢(今河南溫縣),也有人認為邢在今河北邢臺,最後又遷到了庇(今山東鄆城北、範縣東南),也有人認為庇在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壹個都城遷了三個省,不過都是黃河岸邊。
六、奄(今山東曲阜)
商朝的第16任君主南庚在位期間,將都城從庇遷於奄(今山東曲阜),南庚在位僅6年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後不久,商朝又開始遷都了。
七、殷(今河南安陽)
商朝第18位君主盤庚在位期間,先是將都城從奄遷到亳(今洛陽偃師),但是沒過多久,又將都城從亳遷到了殷(今河南安陽)。
盤庚是商朝的壹位中興之君,他在位期間最重要的壹件事就是遷都於殷,殷不僅僅是個地方,更是代替了商朝的國號,所以也有把商朝稱為殷朝的說法。
20世紀初,殷墟漸漸被開始發現,從1928年到1986年,殷墟進行了幾十上百次的發掘,終於發掘出舉世聞名的甲骨文,同時認為了殷墟是商朝確定的都城,是考古與史書記載雙重論證之下的都城。
殷墟占地面積36平方公裏,是標準的都城的配置,由數個分工明細的遺址組成,其中有宮殿區、宗廟區、王陵區、城墻區等等,出土了相當多的文物,最為著名的就是甲骨文,這是商朝的成熟的文字,強力地證明了商朝的存在及文明程度,具有重大歷史意義,要知道在殷墟沒有被發現前,連商朝的歷史也是被壹部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懷疑的。
很明顯,自從盤庚遷都到殷後,商朝的都城開始穩定以下,並形成了都城的規模,盤庚之後的商朝不再遷都,而是壹直以殷為都城,直到商朝滅亡。
從這些記載來看,商朝先後遷都有9次,這只是有記載的,實際上遷都的次數可能更多,那麽問題來了,商朝為什麽要這麽頻繁地遷都呢?其中有什麽不得不遷的理由呢?
1、洪水威脅
《孟子 滕文公》: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
史前大洪水在世界各國的古籍中都有記載,在中國的古籍中記載更多,大約是在堯舜禹時期,華夏發生了大洪水,大禹治水的故事人盡皆知,而且在出土青銅器文物“遂公盨”的銘文上清楚記載了大禹治水的話: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
其中的“浚川”就是疏導河流的意思,意指大禹治水,而商人的祖行契就是輔佐大禹治水的功臣之壹,大禹治水的水壹般被認為是黃河,幾千年來黃河時不時就會發生水災,直到現在還是如此,雖然史書記載大禹治好了水,但實際上只是臨時的,後期黃河仍然會時不進泛濫。
夏商時期,華夏人主要生活在黃河兩岸,黃河水泛濫自然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比如商王祖乙在位期間三次遷都都是因為洪水,祖乙即位時期的都城在今河南濮陽北、內黃南壹帶,內黃以黃河而得名,黃河多次改道,其中就有經過內黃縣的改道。
1986年在內黃縣發現三楊莊遺址,這是因為黃河水泛濫淹沒了漢代的村莊,在壹百萬平方米的範圍內,西漢末期的村落成建制地被洪水淹沒,洪水既然能淹沒西漢時期的村落,在更為遠古的商朝當然也有可能淹沒,所以商王祖乙三次遷都,都是因為洪水。
即使是遷都,同樣是遷到黃河不遠的地方,比如祖乙從河南內黃遷到河南溫縣,溫縣仍然是黃河岸邊的城鎮,再從河南溫縣遷到山東鄆城、範縣壹帶,這裏仍然是黃河沿岸,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不僅僅是飲用,而且農業灌溉也離不開水,盡管黃河經常泛濫,重要城池仍然在黃河沿岸。
2、戰爭原因
《竹書紀年》:商王仲丁即位,征於藍夷。
商王仲丁時期,商朝東南方向的藍夷強大起來,與商朝發生了戰爭,藍夷起源於山東半島,到了商朝初期,藍夷已經向西遷到了山西屯留縣的藍水,藍夷的勢力範圍其實與商朝的勢力範圍開始了接觸,於是就發生了戰爭。
商王仲丁與河亶甲均與藍夷發生過戰爭,仲 將都城從亳(今洛陽偃師)遷到隞(今河南鄭州),其中壹個原因就是為了避開戰爭,洛陽偃師離山西屯留更近, 河亶甲把都城從隞(今河南鄭州)遷到了相(今河南濮陽北、內黃南),這裏就離山西更遠了。
商朝初期的都城在河南商丘,這裏已經和山東交界了,藍夷在西遷的過程中,勢必經過商朝的勢力範圍,雙方發生戰爭是肯定的,正因為如此,遷都就為了保證都城的安全,方便與外敵進行戰爭。
3、內部鬥爭
商朝的衰弱有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內部政治鬥爭,主要有兩個:壹是爭奪商王之位的鬥爭,商朝的王位繼承有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甚至連堂兄弟、叔侄輩也來爭奪王位,因而引發了壹系列的鬥爭與戰爭。
比如仲丁之後的九世之亂,仲丁在世時因為與藍夷的戰爭,消耗了實力,仲丁去世後,他的弟弟們開始爭奪王位,外壬憑借勢力強大成為商王,外壬去世後,他的弟弟河亶甲繼承王位,並將都城從隞(今河南鄭州)遷到了相(今河南濮陽北、內黃南)。
河亶甲去世後,他的兒子祖乙繼位,祖乙三次因為洪水而遷都,同時又不斷與外部方國發生戰爭,祖乙去世後,他的兒子祖辛繼位,之後是祖辛的弟弟沃甲繼位,沃甲去世後,他的侄子祖丁繼位,祖丁之後,他的堂弟南庚即位,南庚之後,他的堂侄陽甲即位,陽甲去世後,他的弟弟盤庚繼位,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政治才稍微穩定下來。
在商王的權力交接過程中,商朝內部王室成員為了爭奪王位,經常自相殘殺,這也是商朝衰弱的原因之壹,而遷都就是為了遠離政治鬥爭,商朝的王位從最初的兄終弟及轉到後來的父死子繼,就是因為經歷了壹系列的動亂,到了商王朝晚期,繼承制度才轉為嫡長子繼承制,這也為後世朝代所繼承。
二是諸侯的叛亂。商朝時期經常有諸侯發動叛亂,比如商王外壬在位期間,姺國與邳國發動了反對商朝的叛亂,姺國是有莘氏的後裔,曾與商族是聯姻部落,伊尹就是有莘氏的人,但是姺國仍然發動了叛亂。
邳國是夏朝車正奚仲的後裔,邳國的祖先也曾幫助商湯滅夏,但在此時都起兵反叛商朝,邳國在江蘇壹帶,姺國在山東壹帶,而商朝初期的都城在河南商丘,正好與山東及江蘇三省交界地帶,而到了中後期,三方反目,不斷發生戰爭,商朝當然要把都城從河南最東邊往中西部遷移了,這是為了都城的安全,也是商朝不斷遷都的原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