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姓的起源有四個:
源於姜姓,出自西周時齊國君主齊丁公伋嫡長子季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資料記載,炎帝神農氏後裔,西周時期齊國國君丁公伋的嫡子季子曾食采於崔邑(今山東鄒平縣魏橋鎮崔八村),子孫以邑為氏,是為山東崔氏。姜太公的兒子丁公佶,是西周時期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有個嫡子叫季子,本來應按禮制繼承齊國君位,但他卻讓位給弟弟姜叔乙(乙公得),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崔城,今山東鄒平魏橋鎮崔八村)逍遙自得。在姜季子的後裔子孫和邑地住民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崔氏,世代相傳至今已有三千余千年的歷史,史稱崔氏正宗,現在山東省鄒平縣魏橋鎮崔八村建有全國性崔氏大宗祠。
西周初年,炎帝裔孫姜尚因輔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於齊,建齊國,為公爵。數傳至齊丁公時,有長子姜季子應襲公爵,但辭而不受,讓位於胞弟叔乙。叔乙繼位後,把崔邑(今山東鄒平魏橋鎮崔八村)壹帶的地方賞賜給他作為食邑。從此,季子的子孫便在崔邑居住下來,後來又把食邑的名稱崔當作姓氏,從而成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後,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是當時的公卿世家之壹。如季子八世孫崔杼是齊國權臣,獨攬朝政大權多年。後來由於他在政爭中失敗,崔姓才在齊國失去權勢,南遷魯國(今山東曲阜壹帶)。秦朝時,崔杼裔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入漢以後,崔意如長子崔業襲封這壹爵位,並在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東北)定居下來。崔業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屬河北),二人的後代在漢魏南北朝及隋唐時各發展成為強宗大族,名賢輩出,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為“七宗五姓”之首。由於兩支崔姓人繁衍眾多,加上仕宦遷徙等原因,崔姓又進壹步分衍出鄭州崔氏、鄢陵崔氏、齊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計出了29位宰相。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壹,公認為“天下第壹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源於高麗族,出自唐朝時期朝鮮半島新羅國留唐學生,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新唐書》所載,唐朝時期,朝鮮半島新羅國有崔氏。新羅國,是公元四世紀由三韓的辰韓斯盧部所建,都城為金城(今韓國慶尚道慶州)。從公元四世紀末起,新羅國先後與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登王朝通交,大力吸收中國漢文化。期間使用漢字並創造了用漢字標音的吏讀文。從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起,新羅設立國學,通讀《論語》、《禮記》等漢文經典書籍。當時,包括僧侶在內的新羅留唐學生很多,其中學有所成者亦不少,為朝鮮民族的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唐朝時期,有大量新羅留唐學生因唐王朝的歷代宰相除了皇族李氏以外(有六十壹人),就屬崔氏最多,足有三十六人,遂以其姓為漢姓,成為後來的高麗大姓崔姓氏族。高麗崔氏本源不壹,分別有慶州、全州、東州、海州、朔寧、江隆、和順、江華、永川、耽津、雞林、水原、隋城、牛峰忠州、通川、陽川、開城、稷山、龍州、興海、楊州、漢南……等四十三個本貫派系,各不相屬,彼此之間沒有直系血緣關聯。[2] 明、清時期,有大量高麗崔氏進入中原,逐漸成為今朝鮮族崔氏。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稱赤穆特氏,源出蒙古察哈爾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壹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壹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漢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uijuk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漢族崔珠克氏多冠漢姓為崔氏。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彜族、回族、土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崔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崔氏,世代相傳。
得姓始祖
“崔”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傳炎帝神農氏為少典之子,因居於姜水(渭水支流)之濱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後人有姜姓呂尚,字子牙,人稱姜子牙,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今山東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時為齊丁公。
季子名德興,生卒不詳。炎帝五十六世孫,齊丁公伋四子(嫡子)。丁公卒後季子應繼君位。但季子仁愛賢良,孝悌有加,舉賢讓國於庶兄叔乙。季子攜家人隱居景色秀麗之崔邑,後以邑封姓,其子孫隨為“崔”姓。史稱“崔氏始祖”。齊丁公伋另壹支系子孫以諡號為姓“丁”,故,齊丁公伋為“崔”、“丁”兩姓先祖。
註:季子,古人排行以“伯仲叔季”之排行,“季”應為四,故季子在兄弟中排行為四。但,確是正妃所生,故君位應傳給季子。叔乙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因其為庶兄,古時嫡和庶有地位上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