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神策軍碑的流傳過程

神策軍碑的流傳過程

宋拓《神策軍碑》可以說是壹部充滿故事的古籍。這部古籍的全稱是《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又被稱為《柳公權神策軍紀聖德碑》,是書法家柳公權晚年所書,純熟穩健的書風令後人贊嘆這是其“生平第壹妙跡”。石碑刻於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本來立於長安宮廷禁地,但終毀於戰火,拓本極少。

“神策軍”是唐晚期的主要禁軍,到會昌三年時,早已為宦官掌握。此時唐武宗李炎即位不久,為向宦官示好,便巡行左神策軍,宦官仇士良也從而請求建立頌聖德碑以回應,於是便有了這《神策軍碑》。碑文中因為記錄了回鶻汗國滅亡及安撫降於唐朝的回鶻首領嗢沒斯等史實,而成為後世學者研究唐代邊疆關系的重要史料。

《神策軍碑》拓片原裝兩冊,其中的下冊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便已失傳,上冊則被著名收藏家陳清華夫婦帶到香港。1955年和1965年,陳清華因生活窘迫,曾兩次大批出售所藏古籍,其中便有《神策軍碑》上冊。這兩次大宗典籍轉讓,都在國際收藏界引起極大關註。

雖然新中國當時財力有限,但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有關部門曾兩次斥資回購典籍。其中1965年那次,文化部以25萬元從陳清華手中收回包括《神策軍碑》在內的珍貴善本18種,碑帖拓片7種,壹***25種102冊。據說,當時用於回購典籍的這25萬元,相當於全國大學生壹年的夥食費。而回購的圖書中,還包含了《蜀石經》、《夢溪筆談》等精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