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稷。
後稷(周始祖),姬姓,名棄。父帝嚳,母姜嫄(“帝嚳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後稷,同母弟曰臺璽”)。《山海經》:帝俊生後稷,按照詩經記載為上帝之子。
後稷少年時,被父母所棄,但卻有神異壹路保護,《詩經大雅生民》描述後稷是踏著上帝腳印生存出來的,後被唐堯提攜為相(晉語辰以成善後稷是相)。
唐堯封後稷與有邰(古籍有三種說法:壹說虞舜封後稷有邰,壹說成湯封後稷有邰),曾在堯舜時代為相,是第壹個建立國庫糧食儲備和畎畝之法,放糧救饑,(壹說後稷周棄是始作解夢)賜給老百姓種子,教民耕種,被認為是上古時代功德最大的三公之壹,拯救民眾免受饑荒滅種。
擴展資料:
上古西方周民族所奉祀的祖神和農神名叫“棄”。棄又命名為“後稷”。稷,即粢,俗稱“粟”。周人的農業生產是從種植稷開始的,稷是百谷中最重要的壹種農作物。漢蔡邕《獨斷》雲:“周棄亦播殖百谷,以稷五谷之長也,因以稷名其神也。”
周人祭祀的農神叫“稷神”。在我國古代的典籍和繪圖中,許多神是人和動物的結合體,如創世神伏羲、女媧是人首蛇身,道家天神西王母是豹尾虎齒人身,人和植物結為壹體的神祇比較罕見。
江蘇連雲港將軍崖有幅巖畫:大地上生長呈輻射狀的農作物,上面是生有雙目似有嘴鼻的人面像,也有只有雙目而無臉的輪廓的,但都有壹根直線和下面農作物相連接,人面像儼然成了農作物結出的果實。有專家把這幅巖畫稱為“稷神崇拜圖”。
那炯炯有神的雙眼,成了活生生的植物之神,這直觀生動的形象說明“後稷”的命名是對農作物稷崇拜的結果。
百度百科-後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