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說
《三寶大有金書》
天寶君元始天尊者。則大洞之尊神。天寶丈人則天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混洞太無元高上玉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後至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出書時號高上大有玉清宮。
靈寶君靈寶天尊者。則洞玄之尊神、靈寶丈人則靈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赤混太無元玄上紫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炁。後至龍漢開圖。化生靈寶君。經壹劫至赤明元年。出書度人時。號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
神寶君道德天尊者。則洞神之尊神。神寶丈人則神寶君之祖炁也。丈人是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萬炁。後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寶君。經二劫至上皇元年。出書時號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
此三號雖年殊號異。本同壹也。分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寶皆三炁之尊神。號生三炁。三號合生九炁。九炁出乎太空之先。隱乎空洞之中。
三清壹直都在,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只是經理總理。關於玉皇的事跡查看《高上玉皇本行集
玉清寶誥⑴
至心皈命禮⑵。
三界之上,梵炁彌羅⑶。上極無上,天中之天⑷。郁羅蕭臺,玉山上京⑸。
渺渺金闕,森羅凈泓⑹。玄元壹炁,混沌之先⑺。寶珠之中,玄之又玄⑻。
開明三景,化生諸天⑼。億萬天真,無鞅數眾⑽。旋鬥歷箕,回度五常⑾。
巍巍大範,萬道之宗⑿。大羅玉清,虛無自然⒀。至真妙道,元始天尊⒁。
[註釋]
⑴玉清寶誥:玉清,原指三清境之玉清聖境,為元始天尊所治之處。此引指元始天尊。寶誥,誥即告。道門文體之壹,系仙真教誡告示之真言。
⑵至心皈命禮:齋醮誦經用語。至心,誠心至意;皈命,即歸命。《皇經集註》稱:“誠有未至不為至心,少有追悔不為皈命,諷此經永誠不改而恭持,故雲至心皈命禮。”此處指在開始誦《玉清寶誥》前先稱此示虔心。下同。
⑶三界之上,梵炁彌羅: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又稱三界天。欲界為食欲和淫欲未清除的眾生所住世界;色界在欲界之上,已離粗欲而只享受精妙境象的眾生所住世界,但此界仍有質象形礙;無色界更在色界之上,為離質象形礙清澄虛凈之世界。三界中人壽命有限,不能超越劫難,壽盡仍要入於輪回。梵炁,指大梵之氣。羅,大羅天。位於三界諸天之上。此句言,三界諸天之上,為大羅天勝境,大梵之氣,包羅諸天。
⑷上極無上,天中之天:此句言,位於三界諸天之上的大羅天,為至高無上的仙境。《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稱:“大羅天者,虛皇(元始天尊年號,此引指元始天尊)居之,包含天地,不可究極。”故曰上極無上。元始天尊為道教至高神,所有諸天仙境皆以大羅仙境為至高境,故言“天中之天”。
⑸郁羅蕭臺,玉山上京:郁羅蕭臺,為元始天尊升座之臺。《皇經集註》稱:“天中最上之極,天中之天,神光芳郁,蕭然真清,故言郁羅蕭臺。”玉山上京,即玉京山,為元始天尊郁羅蕭臺所處之境。《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稱:“玄者玉京山,在三清之上,無色無塵,上有玉京金闕七寶玄臺(郁羅蕭臺),紫薇上宮,中有三寶神經,山之八方自然生七寶之樹,壹方各生壹註,彌漫八方,覆蓋諸天,包羅三界,為無上大羅天。”故言“玉山上京”。
⑹渺渺金闕,森羅凈泓:渺渺,悠長而遙遠。金闕,即天庭。森羅,紛然羅陳。凈泓,喻指紛然羅陳的天庭如同海水壹樣潔凈而深遠。《皇經集註》稱:“天有萬象羅列,深奧難窮,故言森羅凈泓。
⑺玄元壹炁,混沌之先:玄元壹炁,道教認為天地萬物皆由玄、元、始三炁所化生。其順序是元炁分形而生始,二炁分隸混沌開光,炁清高澄成天,炁降積滯成地,二炁分合中有和炁,名曰玄炁。故稱“玄元壹炁”。《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稱:“無上三天,最上為大羅天生玄、元、始三炁,化為三清天。”故“玄元壹炁”,又指清微天玉清聖境。混沌,謂天地未開辟以前之元氣狀態。
⑻寶珠之中,玄之又玄:寶珠,指化生天地萬物的玄元之氣。玄之又玄,語出於《道德經》,指深遠莫測之意。
⑼開明三景,化生諸天:開明,開啟光明;三景,指日、月、星。《皇經集註》卷五《神咒品第三章》稱:“三景得之而發光。”化生,謂神的妙化。《洞玄靈寶諸天世界造化經》稱:“化生者,福有神力,於變化中生。”
⑽億萬天真,無鞅(yàng)數眾:天真,道教所分七品道士之壹。天真道士,謂體合自然,內外純靜。無鞅,無窮無盡。此句言,元始天尊開劫度化下界學道之士,數量眾多,無窮無盡,以闡揚道理,弘揚教法。
⑾旋鬥歷箕,回度五常:旋鬥,旋轉的北鬥星。歷箕,歷法中所載的箕宿星,為二十八宿之壹,青龍七宿的末壹宿。回度,即度回,度化而使回歸自然。五常,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
⑿巍巍大範,萬道之宗:巍巍,高大無比。大範,大的風範。萬道,指道教諸派總稱。此句言,元始天尊為道門風範之始祖,道教諸派之宗師。萬法之宗祖。
⒀大羅玉清,虛無自然:大羅,即仙境大羅天;玉清,三清天之壹,指三十六天中僅次於大羅天的最高天界,為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謂由大羅天所生的玄元壹炁化生。虛無自然,大羅天至高無上,虛無飄渺,玉清境由玄元之炁所化生,故言“虛無自然”。
⒁至真妙道,元始天尊:至真,原為對修真得道者的尊稱。謂六年絕粒,鼻無喘息,名曰至真。此對元始天尊的稱頌。妙道,玄妙之道。元始天尊,又稱玉清元始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的第壹位神。《太玄真壹本際經》解釋說:“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壹切為極尊,而常處三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上清寶誥⑴至心皈命禮
居上清境,號靈寶君⑵。祖劫化生,九萬九千余梵炁⑶。赤書煥發,六百六十八真文⑷。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⑸。紀元洞玉歷而分五劫⑹。天經地緯,巍乎造化之宗⑺。樞陰機陽,卓爾雷霆之祖⑻。大悲大願,大聖大慈⑼。玉宸道君,靈寶天尊⑽。
[註釋]
⑴上清寶誥:原指三清之上清真境,為靈寶天尊所治之處。此引指靈寶天尊。
⑵居上清境,號靈寶君:上清境,道教所指的三清聖境之壹,為靈寶天尊所居住的仙境。靈寶君,為上清靈寶天尊之神號。道教稱其為三洞經之洞玄部教主。
⑶祖劫化生,九萬九千余梵炁:祖劫,亦稱“五劫”。指龍漢、延康、赤明、天皇、上皇等上古年號。化生,指靈寶天尊歷劫化生之大梵之炁。九萬九千,為虛數,指眾多。梵炁,指大梵之炁,亦稱玄炁。道教認為天地萬物皆由玄、元、始三炁所化生。
⑷赤書煥發,六百六十八真文:赤書煥發,赤書即指古靈寶經中的《五篇真文》。道經稱,該真文發乎始青之天,而色無定方,文勢曲折,不可尋詳。元始煉之於洞陽之館,故稱“赤書”。六百六十八真文,指《五篇真文》,***有六百六十八符文組成。《度人經》將五篇真文視做天地之根,故稱真文。
⑸因混沌赤文而開九霄:混沌,指天地未開辟之前的元氣狀態。赤文,即上言之《五篇真文》。該文起於混沌之先,故稱混沌赤文。開,開化。九霄:指九天雲霄,在天上極高處。《太清玉冊》卷八稱九霄名分別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瑯霄、紫霄、太霄。道經稱九霄各有大帝主之,壹曰神霄玉清大帝、二曰青霄好生大帝、三曰碧霄總生大帝、四曰丹霄太平大帝、五曰景霄中極大帝、六曰玉霄皓元大帝、七曰瑯霄始青大帝、八曰紫霄合景大帝、九曰太霄暉明太帝,皆為神仙所居之所。
⑹紀元洞玉歷而分五劫:紀,“記”。元洞,謂構成天、地萬物之祖氣。玉歷,即天上空洞歷紀之名,語出《度人經》。《度人經集註》稱:“玉者,玉字也;歷者,記也。元始結自然之精,以成八角垂芒之文。玄洞虛空,光照四方,二儀分判,日月星宿,於是列明,眾聖所珍,號為玉歷;記天帝劫運,推歷度數,真人書記其事,撰結成經,故曰玉歷也。”五劫,道教所劃分天地未分,既分及化生萬物的五大劫號名。即延康、龍漢、赤明、開皇、上皇等。
⑺天經地緯,巍乎造化之宗:天經地緯,原以織物的直線叫“經”,橫線叫“緯”。此指上天下地。巍乎,高大也。此指天高地大。造化,創造化育。世間萬物皆由天地所生並養育,故稱天地是造化之宗。
⑻樞陰機陽,卓爾雷霆之祖:樞陰機陽,指宇宙間陰陽遠行的關鍵。卓爾,特立貌。雷霆,指疾雷。雷電雖為自然現象,但它的產生是由於天地陰陽之間的相互撞擊而成的,陰陽二極的作用先產生閃電,閃電過程中因高溫使水滴氣化、空氣體積迅速膨脹而發生強烈的爆炸,並發出震耳的雷鳴聲。故稱,陰陽是雷霆之祖。
⑼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大悲,指悲憫世人。大願,濟度眾生的宏願。大聖,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此贊靈寶天尊之盛德。
⑽玉宸道君,靈寶天尊:玉宸,指天上宮闕。《皇經集註》卷六稱:“玉宸尊黃,天子所居為宸。”靈寶為道教至高神“三清”之壹,故言玉宸道君。靈寶天尊,道教“三清”第二位神。《雲笈七簽》中“三元”之說認為,大道“生乎妙壹,分為三元。”其中第二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住在上清境,稱禹余天。它的氣元黃,為洞玄教主,傳授洞玄部經典,故後世尊稱為“靈寶天尊”。
太清寶誥⑴至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⑵。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⑶。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⑷。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⑸。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⑹。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⑼。
[註釋]
⑴太清:原指三清境之太清仙境,為太上老君所治之處。。此引指太上老君。
⑵隨方設教,歷劫度人:隨方,隨便在什麽地方。此指到處。設教,即開壇傳教。道教奉太上老君為至高神之壹,尊為教主。認為老君應感隨方變化,無世不在。因此,老君自然會處處開壇傳教。歷劫,天地壹成壹敗為壹劫。此指無數此劫。度人,度化世人。因老君為代代化生,故言歷劫度人。
⑶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皇,黃帝。《太上老君開天經》稱:“黃帝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廣成子。”故言“為皇者師”。《猶龍傳》說:自三皇五帝以來,老子改名換號,成為歷代皇帝的老師。神農時的太成子,軒轅時的廣成子,帝堯時的務成子,秦漢時的河上公,都是老子的化生。唐代帝王尊崇道教,奉老子為先祖,立廟祭祀。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太上老君為“大聖玄元皇帝”。故又稱之為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道經稱老子雖降生子殷代。但老子之號則始子無數劫,甚杳杳冥冥,渺邈久遠。開辟之前,復下為帝師,代代不絕,後又化生降世,為王者師。老君為代代化生,無世不在,只不過其名不同,故稱假名易號。
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立,建樹、成就。天之道,即天道。指宇宙萬物化生之本源。地之道,指自然界的壹切規律。人之道,指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隱聖顯凡,指老君隱聖降凡,成就天道、地道和人道,從而造化社會和世人。
⑸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總,聚積。官君,官員及君王。老君代代化生,為歷代帝王師,眾多達官貴族皆宗奉於他。包,包容。梵炁,大梵之氣。指構建太清聖境之氣。
⑹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老子銘》稱老君“道成仙化,蟬蛻渡世。自羲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故言其化行今古。道德,即《道德經》,全文約五千字,或又稱《老子五千言》,為道教之祖經。《呂覽·不二篇》謂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下經”五千言,即此書。該書分上下兩卷,八十壹章。為韻文哲理詩體,上卷三十七章言“道”,下卷四十四章言“德”。故稱“道德凡五千言”。
⑺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主握,主持和掌握。陰陽,指化生天地萬物的原質之氣,雷霆,指疾雷。九五數,即九五之道。指雷法中的修持修煉養方法。認為,金長生在已,旺於酉五數也,墓於醜九數也;水土長生在申,旺於子五數也,墓於辰九數也;木長生在亥,旺於卯五數也,墓於未九數也;火長生在寅,旺於午五數也,墓子戌九數也。壬子為東方之根,丙子為北方之源,甲為雷,庚為霆,甲庚為雷霆之號令,壬為雷霆之局,丙為雷霆之令,子為雷霆之宗。即施用雷霆須依時令而發。
⑻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大悲,指悲憫世人。大願,濟度眾生的宏願。大聖,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此贊靈寶天尊之盛德。
⑼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對老子的尊稱。《老子聖母碑》將老子等同於“道”,稱其“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為先於天地的神靈。東漢時,張陵創立道教後,著《老子想爾註》謂“壹(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把老子尊奉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為老子的神名。道教最高神“三清”的第三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