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屈原,司馬遷,陶淵明,哪壹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身殘誌堅的典範?也請分別談談他們的主要經歷和成就。

屈原,司馬遷,陶淵明,哪壹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身殘誌堅的典範?也請分別談談他們的主要經歷和成就。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還是前135 ~?)西漢歷史學家、文學家。子長,左鳳儀,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五年(公元前145),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年不詳。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代文獻傳記。漢元光、元朔年間,師從現代文學家董仲舒《公羊春秋》,師從古文家孔安國。20歲從京城長安南下漫遊,走遍江淮流域和中原大地,所到之處考察風土人情,收集傳說。不久,他成為漢武帝的大夫、侍衛、扈從,並隨他多次下西洋,曾向巴蜀派遣使節。元豐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父司馬談為太史令官,掌管天文歷法和皇家地圖集,所以要看史家收藏的書籍。太初元年(前104),與、羅等人訂制歷,以取代秦承襲的顓頊歷,新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從此,司馬遷開始寫史記。後來因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被定罪,下獄,腐爛。出獄後,他擔任秘書,繼續憤然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寫作。人們稱他的書為《太史公書》。它是中國第壹部傳記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是壹部語言生動、形象逼真的優秀文學作品。司馬遷還寫了壹本書《報任安》,描述了他的牢獄之災和著書立說的雄心壯誌,為歷代所稱道。

屈原(前339?~ top 278?)戰國末期,楚人,傑出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先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壹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和楚襄王三個時期,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是中國即將統壹的前夕。“秦皇橫,楚王豎。”屈出身名門,善於治亂辭令,早年深受器重,是的左土大夫。為了實現楚國統壹大業,屈原積極輔佐變法圖強,堅持聯合齊國對外抗秦,壹度使楚國富強。但由於屈原與楚國腐朽的貴族集團在內政外交上的尖銳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恨,屈原後來被小集團陷害,被楚懷王疏遠。

王懷十五年(前304年),張儀從秦到楚,賄賂晉商、、等人充當奸細,同時以“六百裏之地獻商”欺騙,致使齊楚斷交。被騙後,楚懷王惱羞成怒,兩次出兵秦國,都被打敗,於是屈原奉命向齊國派遣使節,重修齊楚舊好。又壹次,張儀從秦國到楚國瓦解齊楚聯盟,失敗了。二十四年,秦楚與黃刺結盟,楚完全被秦國擁抱。屈原也被逐出郢都,遷居北漢。

王懷三十年後,屈原回到了杜英。同年,秦約見武官,被秦扣留,最終死於秦。楚湘即位後,繼續實行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在袁、項之間顛沛流離。楚襄王二十壹年(公元前278年),秦將攻郢,屈原憤而投古洛河自盡,為政治理想而死。

陶淵明(365-427),別號五六先生,晚年改名錢。他去世後,親友們私下慶祝靖捷。東晉潯陽(今九江市)柴桑人。

陶淵明出生在壹個破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東晉開國元勛,軍功卓著。他是八國軍務統帥傅的官員,荊、江兩州是長沙刺史。祖父陶茂和父親陶藝都做過太守。

小時候家裏沒落,父親八歲去世,母親十二歲因病去世,我和母親姐姐相依為命。孤兒和寡婦大多住在他們祖父孟佳的房子裏。孟佳是當代名人。“不共戴天,不會自吹自擂多年,永遠不會幸福。”。好酒,多而不亂;至於忘了驕傲,沒有人。"(《晉代征西將軍孟輔君傳》)元末明“刻意活於世,人多仿其祖。“將來,他的個性和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祖父的遺產。祖父家藏書很多,為他提供了閱讀古籍、了解歷史的條件。到了晉代,文人以莊老為宗,臨摹六經,他不僅像壹般文人壹樣學習老子、莊子,還學習儒家六經和文學、歷史、神話等“異書”。受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接受了儒道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誌存高遠”和“本性愛山”兩種不同的誌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