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斬蛟典故出自哪本古籍?

斬蛟典故出自哪本古籍?

這個典故見於《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

故事內容是說:

周處年輕時,為人兇橫任氣,同鄉的人都很懼怕他;另外義興郡的河中有條蛟龍,山裏有壹頭邅跡虎,都來危害百姓,義興人稱之為三害,而周處的危害最大。有人勸說周處去殺虎斬蛟,其實是希望三害只剩下壹害。周處隨即去殺死了老虎,又下河去斬蛟,那條蛟時浮時沈,遊了數十裏,周處始終與它搏鬥,持續了三天三夜,同鄉的人都認為他與蛟壹道死了,越發相互慶賀。沒想到他竟然殺死蛟而從河中冒了出來。周處聽說大家相互慶賀,才知道自己被大家所厭惡,於是有了悔改的心意。他到吳郡去尋找陸氏兄弟,陸平原不在,只見到陸清河,周處便把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他,同時說:“自己想改正過錯,只是已經虛度了光陰,最終怕也不會有什麽成就。”陸清河說:“古人很看重‘朝聞夕死’,況且您的前途還很有希望。再說壹個人只怕不能立定誌向,又何必擔憂美名得不到傳揚呢?”周處便改過自勉,最後成了忠臣孝子。

周處(242-297),字子隱,義興陽羨人。其祖父周賓為三國東吳咨議參軍,後轉廣平太守。父周魴為東吳名將,任鄱陽太守,賜爵關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