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梅山教的社會組織形式:村、峒

梅山教的社會組織形式:村、峒

齊梁以後,因生產發展和階級鬥爭的需要。徭人的社會組織日益嚴密,由分散的群落逐漸集中為村寨,徭老制也隨之產生。“每個村寨推選有威望有生產鬥爭經驗的老人,分掌村寨生產活動,調解糾份。主持宗教儀式。指揮對外作戰等。”(1985年《辭海》縮印本P.1219)根據梅山山地的特點,幾個村寨合而稱峒。幾個小峒合稱大峒。每峒由徭老合議推選峒主。峒,相當於現在的鄉、區等行政區劃。而不是原始人穴居的峒。安化至今還有許多以“峒”作為地名的鄉村,如:峒卻裏、先江峒、黃婆峒、茶峒、梅峒、羅峒、板峒、峒下、峒山等。《宋史》把梅山徭人稱“梅山十峒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