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

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

 張少華1953年生於武漢。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武漢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武漢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武漢市文聯副主席,享受政府專項津貼。長期擔任武漢書法、美術活動的組織策劃和評委工作。出版有《張少華書法作品集》《張少華書月賦》《張少華書三十六計》等。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希望對妳有用!

 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欣賞

 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圖片1

 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圖片2

 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圖片3

 著名書法家張少華作品圖片4

 書法小知識歙硯的歷史價值

 歙硯與端硯並稱。歙硯因為李主而揚名天下,名聲甚至大過了端硯。歙硯的正式開采至南唐才開始,它的地點也是浸在水中,質地也因此而潤澤。歙硯聚結而緊,發墨耐用,所以用墨研磨時,發墨益毫,涸墨之遲,噪聲之低,必然出色,歙硯還有壹個獨壹無二的優點,即?多年宿墨,壹濯而瑩?,就是歙硯雖用之年久,墨膏滿面,能滌之立凈,總之歙確具備了?澀不留筆,滑不拒墨?二德相兼的優點。據古書記載:產硯諸坑主要在歙縣、祁門、婺源等地,而以婺源所出為優。歙石是碎屑巖中的粘板巖,所以呈層片結構。它是由於巖石在形成過程中,受外力的作用不同,以及巖石本身的凝固程度不同,使巖石呈現不同的構造狀態。

 形成了歙石的不同紋色和色彩。龍尾歙石色黝黑,微呈青碧,質地細膩,溫潤如玉,呵氣成冰,利於研磨。歙硯有?紋?,如同其硯之眼,所謂的羅紋硯,即稱其石紋如羅谷葫者。紋有粗細之分,而細紋為硯之奇才,粗粗羅紋亦為上品,皆足以和端溪下巖媲美。而眉子硯,則是石紋如人,畫眉而得名,與羅紋硯無異。歙硯之特性亦如端硯,而歙重於發墨,做大字,端重於細潤停水,寫小字。羅紋的形成是歙石中硫化銀、銅、錳等礦物成分。粘土質在巖石中作層狀排列的緣故。羅紋中最名貴的是犀角紋,鰍背紋及細羅紋,暗細羅紋。

 它們都是瑩潤發墨呵氣成水的精品。鰍背紋與犀角紋***質,紋多而密,主要是碳質黑點分布得細勻而成,這些都是罕見之品,千裏挑壹。在上述精品中的暗細紋最易被忽略,乍看沒有金星,銀花等光耀奪目之色(這正好是純凈無雜質),堅重瑩凈,壹無瑕疵,是歙石中的無上精品。眉子是羅紋的變異,古籍中說就是無數的甲痕相接,如人字倒置或壹抹白雲形如新月或橫而不曲,兩端略細,成雙成對如人面的雙眉。這種有動有靜,有遠有近,水氣交融的情景,猶如壹幅意境深遠的中國畫,這必然是上佳之歙石了。金星是壹種硫化鐵的點滴狀散布物,結晶在硯石之中,大的如豆,小的如蠶蟻,最小的若魚子。金星質融為片雲狀,流雲狀就成了金暈;而金星質融化到不見痕跡時,石就呈青碧色,顯得媚美沈靜。金星的色彩悅目,在硯中起到了精美的裝飾作用,也是歙石的特征,宋代文人尊重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