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曾經說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大哲學家馬克思曾經也是說過, 忘記 歷史 就意味著背叛, 由此可見,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帝王將相,還是外國的著名學者,對於國家 歷史 都是無比的看中,而就國家的悠久 歷史 而言,中國自然是當之無愧的第壹位的。
中國 歷史 ,縱橫上下五千余年,就像壹個飽經滄桑的百歲老人,為我們展示那壹段無比精彩的過去,對於我們來說,最能提供讓我們去了解 歷史 的東西就是古代先賢們所遺留下來的史書典籍了,作為古人唯壹的記錄方式,從古籍之中可以看到古人的點點滴滴。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更多的興趣可能在於去了解壹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東西,然而對於古人來說,反映當時 社會 狀態的方法也不會局限於枯燥的書本和文字,對於我們來說,文物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承載的 歷史 價值絕對是遠超過史書典籍的。
因為對於文物的研究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會被古人某些單純固執的看法所左右,所以,每壹次文物的出土和發現對於廣大的 歷史 研究者和愛好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要說地底下文物存貨量最多的地方,那陜西省是當之無愧的第壹。
其省會西安簡直就是壹個聚寶盆,呈現在國人眼前的寶物數不勝數,即使是這樣,地下的寶物還在通過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現著,有些文物甚至連名字都不可考究, 陜西壹古墓發現27噸重國寶,墓主身份難確認,壹老農大喊:我知道。
陜西省的地理位置對於古代來說其實是非常優秀的,在那個相對比較閉塞的古代,建都選址的最重要要求就是位於領土中心的重要位置,能夠統籌兼顧的管理全國各地,此外還需要有抵禦外敵的屏障,最好還是地形平坦,方便城市群的建成。
在這些條件的***同要求之下,長安城好像成了最好的選擇,陜西省位於西北內陸地區,恰巧是全國的中心和心臟地帶,可以很好的管理全國,而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地市平坦,氣候正常,最重要的是,還有秦嶺山脈作為抵禦外敵的天然屏障,在古代被看作是龍脈所在。
所以封建 社會 的很多朝代都在長安城建都,先後經歷十三個朝代數千年的 歷史 ,更是見證了大漢和大唐等多個繁華的盛世局面,也正是因為這樣,陜西關中平原這部分風水寶地,成為了古代多數王公貴族乃至許多皇帝的墓葬所在。
隨著 歷史 的步伐不斷前進,許多的 歷史 古跡壹直保存到了現在,比如現在西安城內位於市中心的鐘鼓樓和西安古城墻,質樸的氣息幾乎讓人重回大唐盛世,腳下的每壹塊磚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個位數,當然,表面存在的文物遠沒有地下那麽誇張。
其實說到陜西省的地下文物蘊藏數量,整個關中地區都是值得壹提的,有些地級市所發現的文物悠久程度甚至是遠超西安的,比如周文化的發源地,很多人對寶雞這個地方不是很清楚,但是說到渭水之濱,炎帝故裏和古陳倉,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青銅器的大量發現就是在這座城市的地下,其實這種所謂的發現並不壹定是官方的開采,還有許多的意外,比如在寶雞市下轄的渭濱區,就曾因為村民的地基挖掘發現了古代戰士的盔甲,正是這次不經意的發現又導致了壹大批文物重見天日。
壹個地級市尚且是如此,那作為省會西安地下埋藏的東西就更多,隨便壹個地方挖掘都有可能發現古代的墓葬,出於這種原因,西安地區許多民房地基的挖掘都成了壹個高難度動作,因為隨便壹個墓葬的出土都有可能導致妳強制遷移。
不僅如此,地下眾多的陵墓壹度導致了西安的地下交通系統並不是很發達,每壹條地鐵線路的修建都是經過長時間的規劃和測量,但就是這種常年累月的細心規劃都有可能因為沿途發現的墓葬而經常停工繞行,如果人品爆發接連遇上幾個墓葬。
那很有可能整條線都宣布作廢,對於這些“被迫發現”的地下陵墓,壹般都會按照 歷史 悠久程度依次進行開采,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發現的墓葬,都可以準確知道墓主人的身份並推測朝代的,有些墓葬,壓根連埋在裏面的是誰都不知道。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有壹種職業叫摸金校尉,說白了就是盜墓的,這種人早年由壹群懂得風水之術的人組成,原本是壹個中九流的職業,由於連年的戰亂導致這些風水先生常年處於壹種半失業的狀態,但是要想生存,就必須有經濟來源。
為求生計,這群人最終選擇將自己的職業和下九流的 偷盜 相結合,憑借自己的本事找壹些王公貴族的大墓,然後盜取其中的陪葬品之後換錢用作生活,這種見不得光的職業總是不被別人認可,直到東漢末年,在曹操的組織之下才逐漸正規化。
自稱摸金校尉不說,還還專門將目光瞄準壹些大墓,千年古都西安,自然就成了當時盜墓賊經常光顧的地方,有些墓葬在當時雖被發現,但由於當時的技術限制並沒有開采的能力,所以壹直保存到了現在,近些年偶然的機會才被發現。
比如在陜西的壹個小山村,當地百姓發現了壹個小山包,原本是壹件很尋常的事情,但是很快就有些村民發現了其中的不壹般,從其特殊的形狀以及獨特的道路來看,不像是壹座簡單的山峰,當地很多村民根據以往的經驗,都懷疑這是壹座古墓。
不得不說,這該死的預感還是非常的準確,經過壹系列的考究,發現這不但是壹座古墓,並且裏面的人的身份還不低,雖然帝王是不太可能的,但起碼也是壹個王爺貝勒,這種僅從這墓葬的規模就可以看出來。
能用壹座山當自己墳墓的,在古代壹般的富貴人家是辦不到的,因為對於山峰的購買權,並不是說妳有錢就可以的,而是要有相當的權力和地位,才有資格在死後還占山為王,當地村民在意識到這壹點之後,壹方面通知了相關部門,壹方面也有人前去查看。
細心的村民經過勘察之後發現,這座宏偉的墓葬,其實早已經被所謂的摸金校尉光顧過了,因為在小山包的最上面,發現了壹萬個明顯的入口和隱約中壹條通往裏面的道路,為了這裏不被二次破壞,所以在相關人員到來之前,將其保護了起來。
很快相關的專家組到來了,對於這所墓葬進行了簡單的檢查嗎,確定是被盜墓賊開采過了之後,對其組織進行了搶救性的開采。經過壹番工作之後,整個大墓的內部構造被揭開,這座墓葬足有十八米高,近二十米寬。
但非常可惜的是,局部地方出現了坍塌,可能是當時的盜墓賊在進入的時候直接使用了炸藥等暴力的手段強行進入,導致出現坍塌,不僅如此,此處墓葬絕對是經過多次光顧,因為其中的陪葬用品被壹掃而空嗎,除了無法帶走的墻壁之外,其余什麽都沒有。
專家進去的時候,已經是空墓壹座,再加上數千年的演化,這座墓的正主早已經化為烏有,所以對於主人的真實身份很難判斷,好在可以根據墻壁上的圖畫做出壹個大致猜測。
根據墻壁上描繪的人的穿著和打扮,以及人的體型和服飾來看,應該是壹座唐朝時期的大墓,並且知道這墓主人的身份是非常高貴的,但是由於裏面的東西實在是有限,所以具體身份依舊無從得知,畢竟唐朝持續時間也是很長的。
不知道正主的身份,僅憑壹個朝代是無法進行研究的,再加上這墓裏面本來就沒有什麽東西,所以對這座墓葬的研究工作壹度陷入僵局。
因為判斷出這個墓主人的身份不壹般,所以根據當時墓中的線索做出了壹定的判斷和追查,經過公安機關的不斷努力之後,竟然追回了壹個重大二十七噸的大柱子,不得不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依舊能保存完整實屬不易,但是關於墓主人的身份依舊是個疑點。
就在這個時候,壹位老農突然站了出來說 他知道 ,而後便將專家們領到了壹處地點,並找到了壹塊石碑,最後經過多方面的確認,得知這是 唐玄宗李隆基 的 武惠妃之墓, 提到李隆基肯能想到的都是楊貴妃,其實武惠妃也不是壹般人。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也是深得李隆基寵愛的,只不過後來要將其封為皇後的時候,遭到了壹眾大臣的反對。
所以只能作罷,退而求其次封為武惠妃,這招致了她心中的不滿,於是挑起了宮中多方面的鬥爭,陷害王爺和皇子被貶為庶人,自己因為極強的負罪感沾染了疾病,最後也是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