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認為,客家人是唐末至明中葉聚集在閩粵贛交界地區,與畬、瑤等人口占多數的土著民族融合而成的壹個漢族民族,具有獨特的方言、文化和不同於其他漢族的特點。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對中原漢文化的繼承,絕對應該是漢民族的壹個分支。但這個宗族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中原漢族文化。因此,作為壹個群體,其成員應該包括相互融合、享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成員。所以“客家人”這個稱呼是壹個漢族的稱謂,不是壹個種族的概念,而是壹個文化的概念。
客家移民
客家人有編家譜的習慣。如果追根溯源,從客家姓氏的族譜中可以發現,客家人起源於漢族,是居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大概是今天的山西、河南、湖北。據語言學家研究,客家話是‘亞接近中原古音’(最接近的是閩南話),其社會宗法制度、文化生活習俗、服飾、信仰崇拜、風水迷信等都與舊中原相似。
根據族譜和歷史記載,客家人是指靖康革命後南遷的中原人。他們大多數是年輕人。這些中原男子與當地的越女通婚,其後代繼承了父輩的姓氏和儒家文化,以及百越習俗,所以客家方言在宋代具有漢語和百越的特點。他們和秦人後裔的廣東人,金人後裔的閩南人關系都不好。
由於北方的動亂,客家人經歷了五次大遷徙。根據歷史學家羅祥麟的研究,黃河流域中原客家人的遷徙可分為五個時期:
第壹次大遷徙是在東晉永嘉時期。五亂中國,都城從洛陽遷到南京,中原地區大亂,大批貴族、名士和普通百姓遷往江南。為了避難,客家先民也南遷,渡過黃河,到達安徽、湖北、河南南部、江西等地。
晚唐至宋代的第二次大遷徙,主要是受黃巢之亂的影響,迫使客家先民遷往皖南、江西東南部、福建西部和南部、粵東東北邊境等地。
第三次大遷徙發生在南宋末年至明初。蒙古人入主中原,宋朝南遷。當時居住在贛南、閩西的客家人也轉戰粵東、粵北,支持宋朝皇室,與蒙古軍隊對抗,英勇犧牲。
第四次大遷徙發生在明末清初。由於滿人南移總務府、內部人口膨脹等因素,從粵東、粵北、贛西南向粵中及沿海地區,以及四川、廣西、湖南、臺灣省遷移,少數遷移到貴州南部和南部的會理、西康等地。
第五次大遷徙,在清乾嘉之後,由於土人與遊客的爭鬥和太平天國事件的影響,由粵東中部的新興、臺山向粵西的高州、雷州、秦安、連州遷移,遠至海南島。
當中原人南遷到吳孌時,這裏已經有了“贈客制”。雲芝,周樹縣,南齊:“南兗州,廣陵鎮。百姓有難,就遷到此地,流民多以此為客。元帝大興四年,詔難民失其籍,使民有師,為客制’。
可見客家人的“客”字,是沿襲金元皇帝的聖旨而定的。後來到了唐宋時期,官書被稱為“客”。客家這個詞在民間是壹個常見的名稱。宋代在進行戶籍登記時,把自古以來就居住在那裏的土著稱為“主人”,從外地遷入的稱為“客人”;客家這個詞就是在這裏誕生的。
據現有文獻記載,福建、廣東遊客向臺灣省的遷徙始於明代中後期。明末清初,鄭成功將荷蘭趕出臺灣省後,將其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於是招募大量大陸民眾入臺開荒。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福建、廣東兩省的居民開始大規模向臺灣省遷移,大本營地區的客家人也進入了臺灣省。然而,雖然最早的客家人是隨鄭成功的軍隊來臺的,但人數不多。鄭明失陷後,大部分被清廷遣送回原籍,對臺灣省的發展沒有任何影響。然後就是清初禁止移民過臺的政策。主要是為了防止臺灣省再次成為反清復明之地,對客家人的禁令更加嚴格。因此,客家人的大規模遷徙是在清康熙中期以後。
因此,大量客家人來到臺灣,大約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軍平定臺灣省之後。在此之前,居住在臺灣省沒有妻子財產的人,大多被遣送回原籍,清廷接受了施瑯的建議。康熙二十三年(1684)頒布禁渡臺令,嚴格限制潮州、徽州人。然而,由於生計所迫,仍有許多客家人從梅州、汀州、漳州等地冒險來到臺灣省各地,參與臺灣省的發展。
客家姓名的由來
“客家”來源於清代中後期珠江中西部的土著與遊客的爭鬥。當地的移民被稱為客家人,然後擴展到他們相關的祖先居民,如梅州人和惠州人。因為文化背景相似,所以都叫客家人。其實最開始“客家”並不是特指現代的客家人。比如在廣西,有客家話叫艾話,當地的白話叫客家話。後來確立了“客家”成為粵東及同壹地區文化背景相近的居民的族群名稱。
另壹種說法認為,“客家”的本義應該是古代居住在南方的畬族的舊稱,“山科”、“木刻”。然後漢族移民在與畬族的相處過程中,借用了“客”這個稱呼,自稱“客家人”。但現在的“客家”壹詞指的是客家人,是客家的簡稱。這裏的“客”也包含了畬族“山為主物,所以我是客”的意思。目前,畬族人喜歡稱自己為“山科”。
但也有學者認為,“客家人”相對於“主人”而言,並不是簡單的外人,與同為中原南遷的廣府家族、伏老家族等漢族家族不同。從歷史現象上看,南方漢族各族群形成的時間都早於客家,基本都在同壹個行政區內(有的只是部分延續),而客家形成的時間較晚,不在同壹個行政區內。另壹個特殊的現象是,這壹連接地區的原始原住民或擁有者,除了古越族之外,還包括“山科”、“木克”、“謝克”等。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是“局外人”。這些“客家人”與後來的“漢客”長期生活在壹起,相互融合,孕育出獨特的語言和文化特征。(可以認為此時族群初步形成,但沒有正式名稱。)但這些獨特的人移居國外,比如移居到福佬、廣府等居民區,被當地主人稱為客人、顧客、客家人。而且這個稱呼是福建沿海和廣東沿海的不同民族叫出來的,從文化內涵上來說應該算是對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人(也就是後來確定的客家人)的壹種“* * *歌”。這是否與閩粵贛交界地區原住民的“客家話”有關,或者這些地方的居民是否已經說“客家話”(雖然沒有文字記載),尚難確定。目前,客家人名字的由來是用“他說”來比喻“自稱”。“他說”的時間是明末清初。自稱時間始於清朝中期。但這並不意味著客家宗族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他說”最早是由福建南部沿海的福佬人和廣東中西部沿海的廣府人“說”出來的。“聲稱”是自我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