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澤縣老公安局的東邊,有壹條不到2米寬的巷子,可以直接從義倉街走到鐘平街。當地人把這條巷子叫做“芒街”,緬甸會館的原址就在這條巷子的南段。
會澤把緬甸會館稱為“芒子寺”,把緬甸人居住的街道稱為“芒子街”。稱呼緬甸人為“莽人”要從乾隆年間的清緬戰爭說起。
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緬甸歷史上最繁榮的封建王朝東裕王朝芒種家族被甕牙王朝取代。甕牙的勢力越來越強,不斷向外擴張,公然挑戰中國主權。從乾隆三十年(1765)初冬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結束,中緬兩國進行了長達四年多的戰爭,史稱“征緬之戰”,是清朝高宗皇帝標榜的“絕世武功”之壹。
雲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鄒建達教授在《乾隆年間“雲南外土司”設立研究》壹文中說,這場戰爭的戰場主要在九龍江外的緬甸控制區。戰爭期間,這壹帶的壹些土司陸續加入清朝,被清政府接受並封爵,稱為“滇外土司”。據《東華錄》記載,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壹月,清廷接受木榜頭人民線甕團投降的請求,以前明宣慰司的稱號授予線甕團。慕邦等土司投降後“剃了頭發留了辮子,派兵與大陸人民、中國保護。”據記載,木邦土司行甕團帶領下屬各戶,先後跟隨清軍將領明瑞、傅恒,幫助清軍攻打緬兵,屢立戰功。
乾隆三十四年(1769)十壹月,中緬戰爭結束,原交戰地區歸還緬甸,大部分“滇外土司”隨清軍返回內地。據清朝的記載,有壹個副將軍阿桂,打著“木邦土司線甕組、滿木土司瑞組”的旗號,聲稱與緬甸人成了敵人,回到這裏怕被殺,懇求在內地安置。計劃在永昌、花夢和大理邊境種植。恐怕他的家庭很小。在阿貝爾·塔馬塔蓋房子。“法院批準了重新安置計劃。
據《東川州誌》記載,大學士傅恒邀朝廷在漾濞安置男女140人,後遷居大理州。乾隆四十三年(1778),雲貴總督李侍堯奏“遷東川府會澤地區,丈量田地房屋,使其居田旁,自耕自食。”後來因為“土司不熟悉內地農耕,請放在東川府城,農村比較容易防範。”據清史記載,乾隆癸卯年(1783),有“移民250余人,如有線甕群”。此時距離緬甸人到達會澤才五年,人數增加了110。1785,緬甸會澤,“新生丁口並入李佳,設法就近覓食,與漢人和平相處。”嘉慶元年,知府塗叔說“土司家不懂禮儀,百般作亂”,要求“送回慕邦”,未獲批準。同治五年(1866),掌管滇省的大臣岑平定豬拱,率軍過東川。緬甸人抓住機會請岑於穎做決定,成功地占有了分配給他們但被當地佃戶吞掉的土地。
乾隆末年,遷居會澤的緬甸人在會澤縣益倉街建了壹座“芒子寺”。"莽子寺占地很小,大約50米長,20米寬."緬甸人信仰小乘佛教。作為會澤緬甸移民的同鄉會館,芒孜寺供奉著緬甸神靈——壹尊小小的青銅佛像。緬甸人崇拜菩薩多,體型小,金身的神。會澤人還有壹句歇後語,“莽子廟菩薩——(金)脫俗小人”。會澤方言裏有壹個罵人的詞叫“生來就是傻子”,指的是說話短,但是脾氣火爆,動不動就打架的人。從這壹點來看,原來的“莽子”和會澤人並沒有很好的相處。這種方言所反映出的社會心理和《府誌》中記載的“不懂禮儀,百般刁難”是相互印證的。
乾隆五十四年(1789)行甕團死,其侄行五格攻土司陣地,後行宋、行榮、行魏廷、行福恩代代相攻。東川地區的演講會記錄了會澤六代緬甸人的“洋土司”,延續了100多年。
住在“芒街”的老人現在說,這裏的緬甸人都姓“行”。後來他們去了哪裏,會澤地方史料中沒有記載,東川府治的記載只記載在光緒六年(1880)。看似壹夜之間都消失了,結果無非是兩件事:要麽回到緬甸,要麽被政府轉移到其他地方。
在全國各地的廳堂、寺廟、祠堂中,因戰亂而由外來移民修建的廳堂並不多見。會澤縣的“莽子街”和曾經存在的緬甸會館,對研究清代土司在境外內地種植的史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