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蒼梧謠》《歸字謠》。單調十六字,四句三平韻。
定 格:
-(韻)。+|--||-(韻)。--|(句),+||--(韻)。
搗練子
又名《搗練子令》《深院月》。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
定 格:
+||(句),|--(韻)。
+|--+|-(韻)。
+|+--||(句),+-+||--(韻)。
漁歌子
又名《漁父》《漁夫》《漁父樂》。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以對偶為宜。
定 格:
+|--||-(韻),+--||--(韻)。
-||(句),|--(韻)。
--|||--(韻)。
憶江南
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謝秋娘》《春去也》《夢江口》《望江梅》《安陽好》《夢仙遊》《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歸塞北》。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北宋起始有雙調,實則將單片重復而已。
定 格:
-+|(句),+||--(韻)。
+|+--||(句),+-+||--(韻)。
+||--(韻)。
憶王孫
又名《憶君王》《獨腳令》《畫蛾眉》《豆葉黃》《怨王孫》《欄幹萬裏心》。單調三十壹字,五句五平韻,句句用韻。亦有將單片重復做雙調者。
定 格:
+-+||--(韻)。+|--+|-(韻)。
+|--+|-(韻)。
|--(韻),+|--+|-(韻)。
調笑令
又名《宮中調笑》《轉應曲》《三臺令》。單調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
定 格:
-|(韻),-|(疊句),+++-+|(韻)。
+++|+-(換平韻),+--||-(韻)。
-|(換仄韻,顛倒前句末兩字),-|(疊句),+++-+|(韻)。
如夢令
又名《憶仙姿》《宴桃源》《比梅》《不見》《古記》《無夢令》《如意令》。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壹疊韻。同韻相押。
定 格:
+|+--|(韻),+|+--|(韻)。
+||--(句),+|+--|(韻)。
-|(韻),-|(疊句)。+|+--|(韻)。
註:譜式按《白香詞譜》。第壹二句之第三字以用仄聲為宜,第五字以用平聲為宜。起首兩句也有用對仗者。第三句為五言律句,第四句及末句平仄與第壹二句同。
長相思
又名《雙紅豆》《相思令》《憶多嬌》《長相思令》《吳山青》《山漸青》《青山相送迎》。雙調三十六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壹疊韻,同韻相押。
定 格:
++-(韻),++-(疊)。
+|--+|-(韻),+-+|-(韻)。
++-(韻),++-(疊)。
+|--+|-(韻),+-+|-(韻)。
註:譜式據《詞譜》。前後段第壹二句可作疊句或後兩字相疊,前後段三四句分別為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註意切莫犯孤平。
相見歡
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西樓子》《憶真妃》《月上瓜州》。雙調三十六字,上闋三句三平韻,下闋四句兩平韻,過片處錯葉兩仄韻。兩結九言宜於第二字略豆。
定 格:
+-+|--(平韻),|--(平韻)。
+|+-+||--(平韻)。
++|(換仄韻),+-|(葉仄韻),|--(葉平韻)。
+|+-+||--(葉平韻)。
註:譜式據《詞譜》。前後段兩結句九字可作上二下七、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句式。若為上七下二,則為七言律句前面加“+|”。若作上六下三,則為“+|+-+|”加“|--”三字腳。若作上四下五,則為五律句“+||--”之前加“+|+-”。
昭君怨
又名《宴西園》《壹痕沙》《洛妃怨》。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全闕四換韻。
定 格:
+|+-+|(仄韻),+|+-+|(葉仄)。
+||--(轉平韻),|--(葉平)。
+|+-+|(仄韻),+|+-+|(葉仄)。
+||--(轉平韻),|--(葉平)。
生查子
又名《楚雲深》《梅和柳》《晴色入青山》。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同韻相押。
定 格:
+||--(或--+|-)(句),+|--|(韻)。
+||--(句),+|--|(韻)。
+||--(或--+|-)(句),+|--|(韻)。
+||--(句),+|--|(韻)。
註:譜式據《詞律》並酌采《詞譜》,標法調中五字均為律句。
點絳唇
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雙調四十壹字,前片四句三仄韻,後片五句四仄韻。
定 格:
+|+-(句),|-+|--|(韻)。|--|(韻),+|--|(韻)。
+|--(句),||--|(韻)。--|(韻),|--|(韻),+|--|(韻)。
註:前後片第二句為特殊律句,首字必仄,其余五字句均為五言律句。
浣溪沙
又名《浣紗溪 》《小庭花》《滿院春》《踏花天》《減字浣溪沙》《東風寒》《醉木樨》《霜菊黃》《廣寒枝》《試香羅》《清和風》《怨啼鵑》。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三句兩平韻。下片壹二句須用對仗,壹韻到底。
定 格:
+|+-+|-(韻),+-+||--(韻)。+-+||--(韻)。
+|+--||(句),+-+||--(韻)。+-+||--(韻)。
攤破浣溪沙
又名《山花子》《南唐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感恩多令》。雙調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後闋兩平韻,壹韻到底。後闋開始兩句壹般要求對仗。
定 格:
+|--||-(韻),+-+||--(韻)。+|+--||(句),|--(韻)。
+|+--||(句),+-+||--(韻)。+|+--||(句),|--(韻)。
菩薩蠻
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花溪碧》《晚雲烘日》。雙調四十四字,前後闋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換韻方式為:“甲乙丙丁”。情調由勁促轉低沈。
定 格:
+-+|--|(仄韻),+-+|--|(葉仄韻)。
+||--(平韻),+--|-(平葉韻)。
+--||(換仄韻),+|+-|(葉仄韻)。
+||--(換平韻),+--|-(平葉韻)。
註:譜式據《詞譜》。上下片末句可改:--||-。
采桑子
又名《醜奴兒》《醜奴兒令》《羅敷媚》《羅敷媚歌》。雙調四十四字,前後闋各四句三平韻,壹韻到底。前後闋第三句也常用疊韻。
格 壹:
+-+|--|(句),+|--(韻)。
+|--(韻),+|--+|-(韻)。
+-+|--|(句),+|--(韻)。
+|--(韻),+|--+|-(韻)。
註:譜式據《詞譜》。上下篇第二、三句可疊可不疊。
格 二(添字):
+-+|--|(句),+|--(韻)。+|--(疊)。
+|--(句),+||--(韻)。
+-+|--|(句),+|--(韻)。+|--(疊)。
+|--(句),+||--(韻)。
註:添字格兩平韻壹疊韻。
蔔算子
又名《缺月掛疏桐》《孤鴻》《百尺樓》《楚天遙》《眉峰碧》。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同韻相押。也有壹體單押入聲韻。
定 格:
+||--(句),+|--|(韻)。
+|--||-(句),+|--|(韻)。
+||--(句),+|--|(韻)。
+|--||-(句),+|--|(韻)。
註:譜式據《詞譜》。參考《白香詞譜》標法。兩片第壹句可作+|--|、--+|-、||-+-。
蔔算子慢
雙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定 格:
--||(句),-||-(句),|||--|(韻)。
||--(句),|||--|(韻)。|--(豆)、||--|(韻)。
|||(豆)、--||(句),--||-|(韻)。
||--|(韻)。|||--(句),|--|(韻)。
||--(句),|||-||(韻)。|--(豆)、-|--|(韻)。
|||(豆)、--||(句),|---|(韻)。
訴衷情
又名《壹絲風》《訴衷情令》《桃花水》。四十四字,雙調。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六句三平韻。壹韻到底。又壹體四十四字,將前闋四五句變為“+||--”,如陸遊“當年萬裏覓封候”。
格 壹:
+-+||--(韻),+||--(韻)。
+-+|-+,+||、|--(韻)。
-||,|--(韻),|--(韻)。
|--|,||--,+|--(韻)。
格 二:
+-+||--(韻)。-||--(或|--|-)(韻)。
--+|-|(或|-||--、--|-||),
+||--(韻)。
-||,|--(韻)。|--(韻)。
+-+|。+|--。+|--(韻)。
註:譜式據《詞譜》,上片第壹、四句為律句,第二句為特殊律句,首字作平,或作孤平幼救句。
好事近
又名《釣船笛》《翠圓枝》。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須用入聲韻為宜。
定 格:
+||--(句),+|+--|(韻)。
+|+--|(句),|+-+|(韻)。
+-+||--(句),--|-|(或-||||、||--|)(韻)。
+|+-+|(句),|+-+|(韻)。
註:譜式據《詞譜》。上下片首句為律句,唯下片首句既可作“+-+||--”,也可作“+-+|--|”。下片第二句,既可作特幼句或大幼句,也可作律句。上下片末句為上壹下四句型。
謁金門
又名《空相憶》《無風花自落》《垂楊碧》《楊花落》《出塞》《東風吹酒面》《不怕醉》《醉花春》《春早湖山》。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
定 格:
+-|(或-||)(韻),+|+-+|(韻)。
+|+--||(韻),+--||(或+|--|)(韻)。
+|+-+|(韻),+|+-+|(韻)。
+|+--||(韻),+--||(或+|--|)(韻)。
註:譜式據《詞譜》,上下片三四句為律句。
清平樂
又名《清平樂令》《憶蘿月》《醉東風》。雙調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平仄換韻。
定 格:
+-+|(仄韻),+|--|(葉仄)。
+|+--||(葉仄),+|+-+|(葉仄)。
+-+|--(換平韻),+-+|+-(葉平)。
+|+-+|(句),+-+|--(葉平)。
註:譜式據《詞譜》,酌采《白香詞譜》標法。上片二三句為律句。
憶秦娥
又名《秦樓月》《雙荷葉》《逢萊閣》《碧雲深》《花深深》。雙調四十六字,前後片各五句三仄韻壹疊韻,均須押入聲字,壹韻到底。
定 格:
-+|(韻),+-+|--|(韻)。--|(疊前句後三字)。
+-+|(句),|--|(韻)。
+-+|--|(韻),+-+|--|(韻)。--|(疊前句後三字)。
+-+|(句),|--|(韻)。
註:譜式據《詞譜》。酌采《白香詞譜》標法,調中七言句為律句,
變 格(平韻):
+--(韻),+-+|---(韻)。---(疊)。
+-+|(句),||--(韻)。
|--|---(韻),+-+|---(韻)。---(疊)。
+-+|(句),||--(韻)。
更漏子
雙調四十六字。前闋兩仄韻兩平韻,後闋三仄韻兩平韻。換韻方式為:“甲乙丙丁”。前後闋壹二、四五句要用對仗。
定 格:
|--(句),-||(韻),+|+-+|(韻)。
-||(句),|--(換平韻),|--|-(平韻)。
-+|(韻),+-|(韻),+|+-+|(韻)。
-||(句),|--(換平韻),|--|-(平韻)。
阮郎歸
又名《醉桃源》《宴桃源》《碧桃春》《濯纓曲》。雙調四十七字,前後闋各四平韻,壹韻到底。後闋起首兩句要對仗。
定 格:
+-+||--(韻),+--|-(韻)。
+-+||--(韻),|--|-(韻)。
-||(句),|--(韻)+--|-(韻)。
+-+||--(韻),|--|-(韻)。
眼兒媚
又名《秋波媚》《小闌幹》《東風寒》。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定 格:
-|--|--(韻),+||--(韻)。
+-+|(句),+-+|(句),+|--(韻)。
+-+|--|(句),+||--(韻)。
+-+|(句),+-+|(句),+|--(韻)。
西江月
又名《步虛詞》《白蘋香》《江月令》。雙調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 結句各葉壹仄韻。同部平仄互押,前後闋起首兩句例用對仗。
定 格:
+|+--|(句),+-+|--(平韻)。
+-+||--(葉平),+|--+|(葉仄)。
+|+--|(句),+-+|--(平韻)。
+-+||--(葉平),+|--+|(葉仄)。
醉花陰
小令。雙調五十二字,前後片各三仄韻。壹韻到底。
定 格:
+|+--||(韻),+|--|(韻)。
+||--(句),+|--(句),+|--|(韻)。
+-+|--|(韻),||--|(韻)。
+||--(句),+|--(句),+|--|(韻)。
浪淘沙
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不同於《謝池春》的別名《賣花聲》)《過龍門》。雙調五十四字,前後闋各四平韻,壹韻到底。
定 格:
+||--(韻),+|--(韻)。
+-+||--(韻)。+|+--||,+|--(韻)。
+||--(韻),+|--(韻)。
+-+||--(韻)。+|+--||,+|--(韻)。
鷓鴣天
又名《翦朝霞》《驪歌壹疊》《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闋各三平韻,壹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壹二句壹般要求對仗,不可不知。此調似兩首七絕相並而成,唯後闋換頭處稍變。
定 格:
+|--+|-(韻),+-+||--(韻)。
+-+|--|(句),+|--+|-(韻)。
-||(句),|--(韻)。+-+||--(韻)。
+-+|--|(句),+|--+|-(韻)。
鵲橋仙
又名《憶人人》《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前後句首兩句要求對仗,壹韻到底。
定 格:
+-+|(句),+-+|(句),+|+-+|(韻)。
+-+||--(句),|+|(豆)、--+|(韻)。
+-+|(句),+-+|(句),+|+-+|(韻)。
+-+||--(句),|+|(豆)、--+|(韻)。
虞美人
又名《玉壺天》《憶柳曲》《虞美人影》《虞美人令》《壹江春水》。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方式為:“甲乙丙丁”。
格 壹:
+-+|--|(仄韻),+|--|(葉仄)。
+-+||--(換平韻),+|+--||--(葉平)。
+-+|--|(換仄韻),+|--|(葉仄)。
+-+||--(再換平韻),+|+--||--(葉平)。
格 二:
|-||--|(仄韻),||--|(葉仄)。
|--||--(換平韻),|--||--(葉平),|--(葉平)。
|-||--|(換仄韻),||--|(葉仄)。
|--||--(再換平韻),|--||--(葉平),|--(葉平)。
南鄉子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平韻,壹韻到底。
定 格:
+||--(韻),+|--||-(韻)。
+|+--||(句),--(韻),+|--+|-(韻)。
+||--(韻),+|--||-(韻)。
+|+--||(句),--(韻),+|--+|-(韻)。
小重山
又名《柳色新》《小重山令》《小沖山》,雙調五十八字,前後闋各四平韻,壹韻到底。調悲。
定 格:
+|--+|-(韻),+--||(豆)、|--(韻)。
+-+||--(韻),-+|(句),+||--(韻)。
+||--(韻),+--||(豆)、|--(韻)。
+-+||--(韻),-+|(句),+||--(韻)。
踏莎行
又名《柳長春》《喜朝天》《轉調踏莎行》《踏雪行》。雙調五十八字,前後闋各三仄韻,前後闋開始兩句例用對仗。
定 格:
+|--(句),+-||(韻),+-+|--|(韻)。
+-+||--(句),+-+|--|(韻)。
+|--(句),+-||(韻),+-+|--|(韻)。
+-+||--(句),+-+|--|(韻)。
臨江仙
雙調六十字。前後闋各三平韻,壹韻到底。
定 格:
+|+--||(句),+-+|--(韻)。+-+||--(韻)。
+--||(句),+||--(韻)。
+|+--||(句),+-+|--(韻)。+-+||--(韻)。
+--||(句),+||--(韻)。
壹剪梅
又名《臘梅香》。雙調六十字,前後闋各三平韻,壹韻到底。每句並用平收,聲情低抑。亦有句句葉韻者。八個四字句壹般都用對仗,有壹體只須前後闋的壹、三、六句用韻。
定 格:
+|--+|-(韻),+|--(句),+|--(韻)。
+-+||--(句),+|--(句),+|--(韻)。
+|--+|-(韻),+|--(句),+|--(韻)。
+-+||--(句),+|--(句),+|--(韻)。
蝶戀花
又名《黃金縷》《壹籮金》《卷珠簾》《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魚水同歡》《轉調蝶戀花》《鵲踏枝》《鳳棲梧》。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 仄韻。壹韻到底。
定 格:
+|+--||(韻),+|--(句),+|--|(韻)。
+|+--||(韻),+-+|--|(韻)。
+|+--||(韻),+|--(句), +|--|(韻)。
+|+--||(韻),+-+|--|(韻)。
釵頭鳳
又名《擷芳詞》《清商怨》《惜分釵》《玉瓏璁》《折紅英》。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韻兩疊韻,聲情淒緊。
定 格:
--|(韻),--|(葉仄),|--|--|(葉仄)。
--|(換仄),--|(葉二仄)。
+--|(句),|--|(葉二仄)。
|(葉二仄)。|(疊)。|(疊)。
--|(葉首仄),--|(葉首仄),|-|--|(葉首仄)。
--|(葉二仄),--|(葉二仄)。
+--|(句),|--|(葉二仄)。
|(葉 二仄)。|(疊)。 (疊)。
破陣子
又名《十拍子》。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定 格:
||--+|(句),+-+|--(韻)。
+|+--||(句),+|--+|-(韻),+-+|-(韻)。
||--+|(句),+-+|--(韻)。
+|+--||(句),+|--+|-(韻),+-+|-(韻)。
漁家傲
又名《綠蓑令》。雙調六十二字,前後闋各五仄韻,句句用韻,壹韻到底。
定 格:
+|+--||(韻),+-+|--|(韻),+|+--||(韻)。
-+|(韻), +-+|--|(韻)。
+|+--||(韻), +-+|--|(韻),+|+--||(韻)。
-+|(韻),+-+|--|(韻)。
定風波
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雙調六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兩仄韻,後闋四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方式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聲韻為主,間以仄聲韻。
定 格:
+|--||-(韻),+-+||--(葉韻)。
+|+--||(換韻),-|(葉韻)。+-+||--(換韻)。
+|+--||(換韻),-|(葉韻)。+-+||--(換韻),
+|+--||(換韻),-|(葉韻),+-+||--(換韻)。
青玉案
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前後闋各五仄韻,同韻相押。
定 格:
+-+|--|(韻),|+|--|(韻)。
+|+--||(韻),|--|(句),|--|(韻),+|--|(韻)。
+-+|--|(韻),+|--|-|(韻)。
+|+--||(韻)。|--|(句),|--|(韻),+|--|(韻)。
天仙子
又名《萬斯年》。雙調六十八字,前後闋各五仄韻,同韻相押。第四第五兩句平仄多不拘,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聲。
定 格:
+|+--||(韻),+|+--||(韻)。
+-+||--(句),-+|(韻),-+|(韻),+|+--||(韻)。
+|+--||(韻),+|+--||(韻)。
+-+||--(句),-+|(韻),-+|(韻),+|+--||(韻)。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雙調七十字,前後闋各五平韻,壹韻到底。
定 格:
+-+||--(韻),|--(韻),|--(韻)。
+|--(句),+||--(韻)。
+|+--||(句),|-|(句),|--(韻)。
+-+||--(韻),|--(韻),|--(韻)。
+|--(句),+||--(韻)。
+|+--||(句),|-|(句),|--(韻)。
何滿子
又名《河滿子》。雙調七十四字,前後闋各三平韻,壹韻到底。前後闋起二句多用對仗。
定 格:
+|+-+|(句),+-+|--(韻)。
+|+--||(句),+-+|--(韻)。
+|+-+|(句),+-+|--(韻)。
+|+-+|(句),+-+|--(韻)。
+|+--||(句),+-+|--(韻)。
+|+-+|(句),+-+|--(韻)。
木蘭花
又名《玉樓春》《春曉曲》。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壹韻到底。
格 壹(仄韻定格):
+-+|--|(韻),+|+--||(韻)。
+-+||--(句),+|+--||(韻)。
+-+|--|(韻),+|+--||(韻)。
+-+||--(句),+|+--||(韻)。
格 二(仄韻換韻格):
|||--||(韻),-||--||(韻)。
-||(句),|--(句),|||--||(韻)。
|||--||(換韻),-||--||(韻)。
--|||--(句),-||--||(韻)。
減字木蘭花
又名《木蘭香》《天下樂令》《減蘭》。雙調四十四字,前後闋各兩仄韻,兩平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
定 格:
+-+|(仄韻),+|+--||(葉仄)。
+|--(換平韻),+|--+|-(葉平)。
+-+|(再換仄韻),+|+--||(葉仄)。
+|--(三換平韻),+|--+|-(葉平)。
榆聲木蘭花
定 格:
+-+|--|(仄韻),+|+--||(葉仄)。
+|--(換韻),+|--+|-(葉平)。
+-+|--|(再換仄韻),+|+--||(葉仄)。
+|--(三換平韻),+|--+|-(葉平)。
木蘭花慢
定 格:
|--||(句),|-|(豆)、|--(韻)。
|+|--(句),+-||(句),+|--(韻)。
--(韻)。|-||(句),|--|||--(韻)。
-|--||(句),|-||--(韻)。
--(韻)。||+-(韻)。-||(句),|--(韻)。
|+|--(句),+-||(句),+|--(韻)。
--(韻)。|-||(句),|--|||--(韻)。
-|--||(句),|-||--(韻)。
祝英臺近
又名《寶釵分》《燕鶯語》《寒食詞》《月底修簫譜》。雙調七十七字,十四句,前後片各四仄韻,本調也可不帶近字。毛先舒《填詞名解》引《寧波府誌》關於"梁祝哀史"之記載,調出於唐宋民間流傳歌曲。首二句為三字對偶,第二句亦可不用韻。第三句為五言仄起之拗句,第四句九字,上四下五。
定 格:
│--(句),-││(韻),+││-│(韻)。
+│--(豆)、+││-│(韻)。
+-+│--(句),+-+│(句),│+│(豆)、+--│(韻)。
│-│(韻),++-│--(句),+-│-│(韻)。
+│--(豆)、++│-│(韻)。
+-+│--(句),+-+│(句),│+│(豆)、+--│(韻)。
禦街行
又名《孤雁兒》。雙調七十八字,十四句,前後片各四仄韻。
定 格:
--││--│(韻)。
│+│(豆)、--│(韻)。
+--││--(句),-│+--│(韻)。
--+│(句),+-+│(句),-│--│(韻)。
+-+|--|(韻)。
|+(豆)--|(韻)。
---||--(句),-|---|(韻)。
+-+|(句),+--|(句),++--|(韻)。
滿江紅
雙調九十三字。前闋四仄韻,後闋五仄韻。前闋五六句,後闋七八句要對仗,後闋三字四句也用對仗。此調例用入生字,壹般用入聲韻。聲情激越,宜抒豪壯情感。後姜夔改作為平韻,情調俱變。
定 格:
+|--(句),-+|(豆),+-+|(韻)。
-||(豆),|--|(句),|-+|(韻)。
+|+--||(句),+-+|--|(韻)。
+++(豆),+||--(句),--|(韻)。
++|(句),-||(韻)。-||(句),--|(韻)。
|--+|(句)。|--|(韻)。
+|+--||(句),+-+|--|(韻)。
+++(豆),+||--(句),--|(韻)。
格 二(平韻格):
-|--(句),+||(豆),-||-(韻)。
-+|(豆),|--|(句),+|--(韻)。
+|---||(句),+--||--(韻)。
|+-(豆),+||--(句),-|-(韻)。
-+|(句),-|-(韻),++|(句),|--(韻)。
||--|(句),+|--(韻)。
+|+--||(句),+--||--(韻)。
|+-(豆),+||--(句),-|-(韻)。
滿庭芳
又名《滿庭霜》《瀟湘夜雨》《話桐鄉》《江南好》《轉調滿庭芳》《滿庭花》《鎖陽臺》。雙調九十五字,前闋四平韻,後闋五平韻,同韻相押。
定 格:
+|--(句),+-+|(句),|+-|--(韻)。
|--|(句),-||--(韻)。
+|--||(句),++|(豆),+|--(韻)。
--|(句),+-+|(句),+||--(韻)。
--(韻)。
-||(句),--||(句),+|--(韻)。
|-|--(句),+|--(韻)。
+|+-||(句),++|(豆),+|--(韻)。
--|(句),+-+|(句),+||--(韻)。
水調歌頭
又名《花犯念奴》《元會曲》《凱歌》 。雙調九十五字,前後闋各四平韻,壹韻到底。前後句起二字也可用對仗。
定 格:
+||-|(句),+||--(韻)。
+-+|-+(句),+||--(韻)。
+|--+|(句),+|--+|(句),+||--(韻)。
+||-|(句),+||--(韻)。
+++(句),++|(句),|--(韻)。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