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拼音:céng、zēng)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2]?。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壹般認為像蒸熟食物的器皿,是“甑”的初文。“曾”常用作副詞,表示經歷過、發生過某種情況或行為,讀作céng。“曾”又可讀作zēng,在古籍中,其義與“乃”相似,又與“豈(能)”“怎(能)”相似。或作副詞用,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曾”又有重(chóng)的意思,特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曾”也用作姓氏。
象形字。“曾”的甲骨文作圖1,像古代蒸食物的炊具。甲骨文中的“田”構件並非土田之田,而是用於間隔的箅子,上部的“八”像散發出的蒸汽,整體像蒸熟食物的器皿,即甑(zèng)之初文。古代的甑,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置於鬲或鍑(fù,大口的釜)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籠。也有另外加箅的。新石器時代已有陶甑,殷周時有用青銅鑄成的。甑、鬲合在壹起便是甗(yǎn)。從西周金文開始,字形下方多出壹“口”形符號,像承置甑的物件(圖2、3、4);“口”中有時加壹短橫(“口”中加短橫是古文字中常見的現象)。篆文形體與金文相似,只是中間的“田”字有所變化(圖8)。漢隸或沿襲金文(圖9)。楷書字形與小篆近似,只是筆畫變得平直。
甑有箅,且因“甑”不能單用,須架在釜或鬲上,故曾字引申出“增加”義。如《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後形成層次,又引申為“層”,表示重叠。如屈原《離騷》:“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時之不當。”“曾”由重疊引申指中間隔兩代親屬關系,如“曾祖”“曾孫”,這個含義古今用法壹致。
先秦古籍中,曾字借為虛詞,用得很多。壹為表示出乎意料之副詞,相當於“竟”。二為表示反問或疑問之副詞,相當於後世的“怎”。現代漢語“曾”詞義縮小,常作副詞“曾經”講。副詞“竟”“難道”壹義幾乎消失。當“曾”字被借作虛詞後,在炊器的意義上就增加表示瓦器“瓦”寫作“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