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商鞅提出:“燔《詩》、《書》。”主張,他是我國歷史上第壹個提出焚書的人。然而這壹主張並沒有得以認真執行,因此對古代文化並沒有什麽大的破壞性。
2、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統壹六國後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制,不滿於儒生、遊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采納丞相李斯提出的“焚書”建議。這起焚書事件,令無數文化典籍化為灰燼。
3、梁元帝焚書
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兵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梁元帝認為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遂將書籍14萬冊燒掉。由此觀之,梁元帝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地而作出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的區別。
4、乾隆皇帝焚書
乾隆從公元1773——1782年,歷時十年時間組織了360多位著名的文人學者編纂了《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對於保存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制主義,鞏固自己的皇權。乾隆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毀棄”的就“毀棄”,該“刪改”的就“刪改”。編書10年間,僅浙江省就焚書24次,就全國而言焚書數量可謂是數量浩繁,實則是中國文化的大災難。乾隆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大規模的壹次焚書。
5、1976年的壹次浩劫。妳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