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在經學、文學、哲學,尤其是傳統小學的音韻、文字、訓詁等方面頗有建樹。他與章太炎、劉並稱“國學大師”,並稱“乾嘉以來的小學大師”、“傳統語言文字學的傳人”。他主張中國傳統文獻學應以《說文》和《廣韻》為基礎。他重視系統和組織,強調從形、音、義的關系來研究中國的文字學,音韻貫穿文字和訓詁。
黃侃的古文字學主要見於《殷略》(林1920,第1卷,第1號)、《殷略略略說》(中央大學文藝叢書1936,第2卷,第2號)、《殷略通子》。他對古音系的貢獻主要有:提出了《古音新詞十九首》的理論;提出了28古韻理論;提出古音只有兩個聲調。他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自己的古音學體系,即古音系。他在古音學方面的成就,結束了自顧以來的古音學研究,使他成為清代古音學大師。作為其語言學和文獻學著作的壹部分,他還有幾十部家譜用來分析古代漢語。他的《文心雕龍註》對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的《漢唐玄學》、《禮學概論》、《歷史通例》等著作,在哲學和經學研究上也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因為治學嚴謹,他拒絕輕易出書。他曾說:“當妳50歲的時候,妳應該寫壹本書。”不幸的是,他在50歲時,還沒來得及寫出傑作就過早地去世了,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古籍手稿。
黃侃主要著作有:《黃繼剛先生遺囑專刊》(中央大學文藝叢書65438+第2號,第2卷,0936)、《黃侃雜記》(中華書局上海編輯室1964)、《韻音表》(上海明凱書店1937)。湖北省蘄春縣青石鎮青石中學有壹個黃侃圖書館。
經過學習,他藏書豐富,藏書三萬冊,因南京淪陷而枯竭。目錄學家王記得“唐代以前的書和叢書很多,但選輯相當嚴格”。從65438年到0947年,他的妻子黃菊英向湖北圖書館捐贈了5 000冊圖書,其中包括黃侃批準的60多冊圖書和100多冊珍本圖書。有黃繼剛先生遺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