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場在清代是皇家獵苑“木蘭圍場”,因此而得名。當時除了壹些保衛和維護皇家獵苑的士兵外,禁止其他普通人居住,辛亥革命後才陸續遷入壹些農民,但氣候寒冷,不適合農業生產。年平均氣溫只有5.7℃,7月份平均氣溫只有20.7℃,1月份平均氣溫為-13.2℃,1957年1月12日在圍場縣禦道口曾出現河北省歷史最低溫度記錄-42.9℃。因此農業生產以適合低溫條件生長的馬鈴薯和蓧麥為主,馬鈴薯生長良好,最大的甚至可以媲美足球甚至西瓜。不過圍場出產的馬鈴薯澱粉含量高,不適宜制作薯條、薯片等食品,而適合制作高質量的粉絲和芡粉等。《還珠格格》即攝於木蘭圍場。 圍場縣西北部為蒙古高原,從外面看似乎是叢叢的群山,但登到山頂發現是壹片平坦的草原,平均海拔為1200米,因此當地人稱之為“壩上”,是良好的牧場,以畜牧業為主。東南部為山地,是陰山山脈和大興安嶺余脈交匯的區域,氣溫較高,可以種植玉米和粟。山地出產杏仁、蘑菇、黃花菜等,還有石灰石、大理石等礦產。
圍場縣是灤河和遼河許多支流的發源地,河道雖然常年有水,但都是上遊河道,水淺流急,不利於通航。縣內也有大片的原生森林分布。目前許多地方已經退耕還林還草,不鼓勵發展農業。由於氣候升高比其他地區晚,現在開始發展換季節蔬菜,農業產值有所提高。
木蘭圍場是清代皇家獵苑,位於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主要由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禦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和紅松窪國家自然保護區等三大景區組成。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塞罕壩,蒙語賽堪達巴罕,又譯紮伊布達罕色欽,即美麗的高原,史稱木蘭圍場。 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距北京350公裏,距承德避暑山莊135公裏。木蘭圍場自古就是壹處水草豐沛,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這裏建立了方圓壹萬平方公裏,含72圍的皇家狩獵場。到嘉慶25年(公元1820)前後140年***舉行“木蘭秋狝”105次。1690年,康熙在這裏舉行了著名的平定噶爾丹叛亂的烏蘭布通戰役。現在,圍場還保留著東廟宮、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長城說碑等十幾處清代皇帝行圍狩獵和北巡圍場的文物古跡,以及點將臺、將軍泡子、十二座連營等古戰場遺址。 圍場不僅是著名的狩獵名苑,更是壹個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塞罕壩景區壹百多萬畝森林,壹百多萬畝草原,為遊人提供了回歸自然、旅遊觀光的美好去處。春夏時節,萬頃松濤,清風習習;茫茫草原,繁花似錦,遊人徜徉其間,心曠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紅葉滿山,霜林疊翠,吸引無數國內外遊客和藝術家前來觀光、攝影、寫生。壹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蒼蒼、氣象萬千;雪淞玉樹,無限情趣。豐富的冰雪資源為人們提供了滑雪、狩獵的理想場所。 木蘭圍場
1991年木蘭圍場被確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8年年接待遊客45萬人次。木蘭圍場秀麗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視藝術家的矚目,先後有《響鈴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俠傳》(鄭少秋主演)《荊軻刺秦王》(張豐毅、鞏俐主演)《還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視劇在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