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燕、廣陽、幽州、範陽、幽都、析津、薊北、南京、燕京、燕山、永安、大興、大都、北平、順天、宛平。
“燕國”,其實在先秦時期壹直被寫作“妟”(yàn)或“匽”,直到秦漢時期才被改寫作“燕”。所以,不僅西周燕都所在地在商代與西周時期會被寫作“妟”,東周時的薊城也會因為燕都的關系而被稱為“妟”。
所以說,在先秦時期,北京地區有兩個曾用名“薊”與“妟(匽)”,這兩個曾用名只是在後代史書上被寫成了“薊”與“燕”。
秦朝的薊縣為廣陽郡治所在,兩漢魏晉時期則先後是廣陽郡治、廣陽國都、燕國國都。廣陽郡轄下還有壹個廣陽縣,位於今北京市房山區廣陽村,北齊以後這處廣陽縣整體並入了薊縣,所以漢魏時人往往稱呼廣陽縣為“小廣陽”,那麽“大廣陽”自然便是郡治所在的薊縣城了。
另外,兩漢時人有用郡名稱呼郡治所在城池的習慣,因此薊縣也被稱為“廣陽”。所以,廣陽便是北京地區在“薊”、“燕”之後的第三個曾用名。
隋唐時期,“幽州”便完全成為壹個以今日北京市區為州城所在的地名。而且,由於隋唐時期對於地名與行政區劃經常在“州”與“郡”之間搖擺,所以幽州也偶爾會被改稱為“範陽郡”,“安史之亂”發動者安祿山曾經擔任過的“範陽節度使”便是幽州被叫做“範陽郡”時所授予的使職。
隨著安史之亂的平息,唐朝比較忌憚“範陽”這個名號,便再也沒有使用“範陽郡”與“範陽節度使”之名,而是壹直沿用“幽州”了。所以,“幽州”與“範陽”便分別是北京城的第四、第五個曾用名。
擴展資料:
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3月遷都北京,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中國國民黨北伐軍攻占北京,張作霖敗回東北,北洋政府下臺。
民國伊始,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1914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範圍規格與順天府大致相同,直轄於中央政府北洋政府。
這壹時期,北京新建了有軌電車系統,和壹批現代的文化教育機構,如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協和醫學院等。
民國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戰爭後,首都遷回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後改為北平市,隸屬於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
民國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占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且將北平改名為北京。
人民網—北京曾經有過多少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