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滋陰燥濕消痢湯簡介

滋陰燥濕消痢湯簡介

目錄1拼音2慈航集卷2.1方明2.2組成2.3主治2.4養陰化濕曲裏湯用法用量附件:1古籍1拼音y m: ng y: n hu à sh: ch ú l ì t ā ng。

2《慈航記》卷2.1方劑滋陰燥濕止瀉湯

2.2由當歸1兩、白芍1兩、車前草5元、檳榔2元、盛駿3元、荊芥2元(炒黑)、蘿蔔5元(炒碎)、聖光木香1元5元組成。

2.3主治:痢疾,血虛夾濕,口渴多飲,酒後胃部不適,心煩後悔,小便短澀,小便赤白,似膿而不膿,似血而不血。

2.4養陰除濕止痢湯的用法水煎服。

古書養陰燥濕止瀉湯《重序廣溫論》:【卷二】方子偏熱,表已復熱,裏已復熱,利小便,養陰養熱不除。張繼明說元氣有去無回,陽浮忽熱。...

顧松原醫鏡:【卷壹·禮記·草補】君史鷙能消腫,健脾胃。輔助黃芩安胎。益氣祛濕中聖藥也。人們知道白術健脾,...

《醫學課程中的兒童策略》:文中橘子、杏子、湯和橘子不宜用於清肺止咳。積食者,宜忌消食,靜養陰。“也是調解意見(以上論古)。壹般來說,這種疾病是從失去親人開始的。...

張雨晴醫案:[卷十]腹瀉,肛門直腸失。所有的醫學運氣在消化磨碎的產品時都是無效的。祖師爺的滋陰清熱法。炒生地(三錢)、茯苓(三錢)、炒槐花(兩元)...

壹元:論張仲景的《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