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觀察加味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擬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主要表現為胃部不適、寒性食物、便溏、口幹、口幹、口腔潰瘍或舌潰瘍,持續時間長,易復發。7天課程1。記錄治療前後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觀察並記錄毒副作用。結果應用理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臨床療效滿意,無明顯毒副作用。結論理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臨床療效滿意,安全性好,提示臨床不應忽視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
關鍵詞:口腔潰瘍;脾胃虛弱;臨床療效;理中湯加減
口腔潰瘍是壹種常見病,各年齡段均可發生。是壹種以口腔黏膜糜爛甚至潰瘍為主的疾病,傳統醫學也稱口瘡。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口腔潰瘍主要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關;中醫認為其發病與“上火”有關。針對脾胃虛寒引起的口腔潰瘍,本人自擬加味理中湯,臨床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壹.數據和方法
1.1壹般資料* *本組30例,均為我院2012至2015門診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7人,男性患者13人,年齡16 ~ 75歲,平均年齡(36±4.9)歲;單發口腔潰瘍9例,多發口腔潰瘍21例。潰瘍大小0.3 ~ 1cm不等,病程1 w ~ 3年,發病周期每6個月3 ~ 4次,10 ~ 15d/次。他們過去都接受過西醫和醫學。
1.2本組病例的診斷標準選擇標準:①全身出現上腹部不適、平時不冷不涼的食物、涼的食物戲劇性、飲食不佳、四肢冰涼、大便稀、口幹或不想喝水的口幹等癥狀。舌邊有齒痕,舌質淡嫩,舌苔薄白,或黃白相間,脈弱或浮弦弱但稍弱沈,脾胃虛寒,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等癥。②口腔黏膜表面常滲出灰白色,伴有灼痛感,潰瘍常呈梭形。形狀大小不壹,多見於口腔、唇、舌等部位,潰瘍具有自愈性且易復發,發病時間不固定。③口腔潰瘍持續且復發。
1.3方法采用理中湯加減治療。主要藥物處方:黨參12 g、幹姜15 g、白術15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陳皮15 g、茯苓15 g、柴胡6 g、桑白皮65433。水煎服,1劑/d,水煎兩次/劑,7天為1個療程。
1.4療效觀察:臨床痊愈:服藥後患者口腔潰瘍灼痛消失,潰瘍愈合良好,患者6個月及以上無復發。改善:服藥後患者口腔潰瘍灼痛減輕,潰瘍趨於愈合,或其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
第二,結果
加味理中湯治療1個療程後,痊愈22例,占73.3%,好轉5例,占16.7%,無效3例,占10%,總有效率90%。
典型案例1譚,男,28歲,醫師。2011 8月初訪。自述口腔潰瘍疼痛3個月以上。以前吃過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之類的中藥,效果不好。現在口腔潰瘍的疼痛越來越厲害,就來看醫生了。診斷顯示,唇中部有壹個約1 cm的潰瘍,常有灼痛感。吃的比較戲劇化,平時吃的還可以,晚上睡的很安穩,沒有明顯的口幹和苦味。通常有脘腹脹痛,大便稀而粘,喜涼,舌紅,苔黃白,厚膩,脈沈。證屬脾胃虛寒,陰火上沖。治療就是溫養脾胃,養清降濁。治療采用理中湯加減,用藥組方同上。水煎服,1劑量/d,每日2次。服用5劑後,潰瘍疼痛已消失,潰瘍已愈合壹大半。保持3劑以上,潰瘍已完全愈合,臨床癥狀消失。隨訪2年未見復發。典型案例2、趙,女,54歲,幹部。2013 11初次就診。口腔內膜破裂疼痛超過1年。患者1年前發生無明顯誘因的口腔潰瘍,以舌為主,面積3 ~ 5 mm,多發。口服黃連上清片、牛黃解毒片、白質地黃丸未能治愈。診斷為舌、唇上數處3 ~ 5 mm潰瘍,疼痛難忍,食欲差,大便幹燥,小便黃,夜眠壹般,無明顯口幹,舌上有齒痕,舌苔薄黃,脈弱。診斷為脾胃虛寒,升降失調。治療要溫補脾胃,調和升降。黎頭湯種加減方治療,用藥:黨參15克,幹姜15克,白術15克,炙甘草10克,半夏15克,陳皮12克,茯苓15克,柴胡6克,水煎1劑讓他吃理中丸鞏固治療,調理身體康復。隨訪1年未見復發。
三。討論
口腔潰瘍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壹。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口腔潰瘍的發病主要與免疫系統有關。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容易發生口腔潰瘍,如經期持續睡眠不佳、神經衰弱、或精神緊張等。其次,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也容易發生口腔潰瘍;第三,和遺傳因素有很大關系。在中醫中,口腔潰瘍屬於中醫“口瘡”的範疇。口瘡的名稱最早見於《蘇文氣交學說》,指出口瘡主要與火邪有關,炎火上運的原因是年收入不足,即肺氣未能宣發。歷代醫家對口瘡的治療,多從實熱和虛熱兩個方面來理解。實熱主要包括風熱挾脾和熱蘊心脾[1]。虛熱主要是指肝腎陰虛,水不控火,虛火上浮,在臨床很多病例中都有描述。但是闡述脾胃虛寒、虛火的人並不多。在該數據中,30例口腔潰瘍患者被診斷為脾胃虛弱。來我院之前大多用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藥物治療,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筆者應用理中湯加減辨證施治,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說明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是臨床上壹種少見的證候,不能誤認為實火,應清熱瀉火。如果中焦虛寒,那麽就要用理中湯來加強中焦的陽氣,潰瘍就消了,火就自己收了。這就是尤玉京和於提出的“厚土降火”的秘訣。清代鄭欽安的《醫法通順,傷不愈》壹書中也有論述,認為陽氣虛弱,龍雷之火隨腎水上行,常生口瘡,不能化毒為肉芽,極容易持續、持久,故須忌養陰涼,見瘡就治[2],實際上是打地氣。舌苔齒痕、大便停滯、口幹等癥狀,正是脾胃虛弱、陽虛的癥狀。理中湯用於治療中焦虛寒。脾胃中焦是升降的樞紐,脾胃虛寒是中焦失調[3]。但太陰本屬濕土,脾胃虛弱,寒濕失溫,脾胃常生痰,故也常見舌苔白厚膩,痰阻肝氣不泄,久則郁結化火,產生潰瘍[4],並常伴有薄黃苔。但此火以表為標,不宜長期用苦寒清熱,以免加重脾胃虛寒。理中湯加減方用白術健脾燥濕,幹姜溫中散寒,黨參炙甘草補中土不足;半夏、陳皮、茯苓含“陳二”之意,健脾祛濕化痰。柴胡疏肝解郁,從而升陽,升陽救郁清陽;桑白皮能清肺氣,降火,通水,給痰壹條出路。而且肺主皮毛,潰瘍也是病在表皮,所以也有微引經絡的意思。本組臨床資料研究表明,應用理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口腔潰瘍標本兼治,臨床療效肯定,無明顯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