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妳還知道哪些類似的名人故事?

妳還知道哪些類似的名人故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北平淪落敵手。敵偽當局要求北平梨園公益會出面組織京劇界義務表演,為日軍唱捐飛機。在敵人的威逼下,很多人不敢不唱,唯有壹人堅定地說:“我不能為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我壹人做事壹人當,決不能讓大家受牽連。獻機義務戲的事,我寧死槍下也決不從命!請轉告日本人,甭找梨園的麻煩,我自己有什麽罪過,讓他們直接找我說話就是了。”此人,正是中國“四大名旦”之壹的程派創始人程硯秋。

■人物小傳

程硯秋:(1904~1958,滿族正黃旗人)

原名承麟,著名京劇大師,四大名旦之壹,程派創始人,中***黨員。代表劇目有《鎖麟囊》《竇娥冤》《荒山淚》《春閨夢》等。

對外稱病 名旦退隱

程硯秋,著名京劇藝術家,1904年生於北京,6歲賣身學藝,11歲登臺演出,17歲獨立成班。1927年,他與梅蘭芳、荀慧生、尚小雲被評選為“四大名旦”,那壹年他才23歲。

1937年拒絕為日軍唱戲後,程硯秋的日子過得很不平靜。1941年,他乘102次列車從上海演出歸來,在前門火車站下車。以偽警察徐大麻子為首的幾個便衣,在罩棚下圍住程硯秋,不容分說就是壹陣拳打腳踢。程硯秋從小學習武旦,師從多位名家,具有很好的武功根底,只見他揮拳左迎右擊,徐大麻子等人挨了不少拳頭。徐大麻子惱羞成怒,掄起刀鞘向程硯秋臉上打去。眼看程硯秋要吃虧,路經此處的鐵路工人小沈機智地用日語喊道:“八嘎牙路(混蛋),不要打了!”別看徐大麻子對中國人耀武揚威,可對日本主子卻百依百順。壹聽這句日本話,徐大麻子等人馬上住手。程硯秋乘機向出站口跑去,脫離了險境。回到家,程硯秋對夫人說:“我程某就是不給日本人唱戲,看他們到底能把我怎麽樣!”

重重的壓力和敵人的機關算計極大地影響了程硯秋的日常生活,他不得不時刻處於防備狀態中,這樣的生活使他身心俱疲。在此情形下,程硯秋決定謝絕舞臺、息演退隱。壹方面,他對外宣稱身體患病,不能登臺演出,並托人請德國大夫親筆開具了壹個患病證明。另壹方面,他告別了城裏報子胡同的家人,到了北平西北郊的青龍橋開始了務農生活。

村居務農 難避日偽

搬到青龍橋時適逢春節,程先生自書自撰壹副春聯:“蓄發事耕耘,杜門謝來往;殷勤語行人,早作退步想。”春聯貼在門上,程硯秋便開始了村居的漫長生活。

壹代名伶程硯秋真的做了壹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購置了60多畝地,添置牲畜、馬車、農具,請了幾位農民做幫工。烈日之下,只見他帶著孩子跟隨幫工來到黑山扈山坡鋤地,身披青布衣褂,腳穿黑布鞋,儼然壹位壯實的莊稼漢。在玉米地裏,年輕的農家幫夥正在教程家父子“壹步三鋤”地耪玉米,他們***同練習前跨壹大步,連耪三鋤,將田間雜草除掉,還要註意不能傷了秧苗。還沒幹上壹上午,大夥已經大汗淋漓。

此間,程硯秋宣稱要實行“三閉主義”,即閉口、閉眼、閉心,意在避開日偽的騷擾。同時,他帶來很多的歷史古籍,專心攻讀《漢書》《大宋宣和遺事》《明史》等書籍,由歷史事件聯系到中國當時的命運,又想到自己的處境,不勝感慨。他說:“前日已讀完《漢書》《宣和遺事》,徽、欽二帝經過慘狀,宮人、公主、王妃均被擄去,青衣行酒真不如平民精神快活。亡國之慘,真令人不忍睹。現在該輪到我們來做亡國奴了,別無選擇似的非要妳逆來順受。我沒做什麽虧心事,不怕!他們愛把我怎麽樣就怎麽樣,國破家亡,個人安危又算得什麽?讓他們來吧!”

雖然已經停止了登臺演出,但此時的程硯秋仍然無時無刻不心系京劇。他壹方面不斷對自己以往的劇目精雕細琢,反復修改以日臻完美。甚至經常邀請友人同行切磋技藝。另壹方面,結合自己攻讀的歷史古籍和心中所思,開始醞釀新的作品。這些作品,凝合了他自己的心緒和感受,與當時的時代特征息息相關,比如經典劇目《通靈筆》。

世外桃源的生活並非始終平靜。雖然程硯秋已經不登臺演出,並且移居郊外。但日偽特務仍然經常上門騷擾。1944年2月的壹個深夜,日本憲兵和偽警突然闖入程硯秋的家中,準備抓人。幸虧當日程硯秋未在家中,事後程夫人通過摯友申請保釋,才免除了冤獄之災。程硯秋悲切地說,“士可殺不可辱,”他深切感受到了作為亡國奴的屈辱,急切地盼望中國人民能夠重新站立起來。

聞獲捷報 重登戲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程硯秋萬分高興,逢人便說:“看到打敗日本侵略者,真高興呀!我早就相信中國亡不了!藝術亡不了!”他滿懷勝利的喜悅在北平廣播電臺做廣播演說,憤怒控訴日寇在華的種種罪行。同時,他宣布,改“三閉主義”為“三開主義”,即開口、開眼、開心,開始重新登臺演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121師,在軍政委莫文驊率領下進入北平城,接管北平的防務。2月1日,41軍軍部和直屬隊進駐報子胡同。由於41軍擔任北平的警備任務,41軍軍部也是北平警備司令部。司令部的通訊科就住在18號程硯秋家。為了表示對程先生的謝意,莫文驊和41軍軍長吳克華、軍政治部主任歐陽文來到程先生家。程先生見到他們,激動地說:“貴軍為民赴湯蹈火,理應盛情款待,只是家人甚多,寒舍狹小,實在抱歉。”幾位軍首長趕忙說:“這已經給您增添了不少的麻煩,請程先生海涵。”

新中國成立後,程硯秋重新開始在京劇舞臺上活躍起來。1950年,程硯秋在西安表演後寫成《西北戲曲調查小記》,掀起了西北之行演出的序幕。在此期間,程硯秋曾與賀龍元帥邂逅,賀龍元帥贈寶刀壹柄,並說,“寶刀贈烈士,紅粉送佳人”。1951年,程硯秋赴西南考察返回路過武漢時,得知當地同誌們捐獻抗美援朝的飛機還差幾個“螺絲釘”,立即不顧勞頓辛苦,在漢口連唱五天義務戲。

補白

程硯秋入黨 周總理點贊

1957年春天,程硯秋正式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同年10月,經周恩來總理、賀龍副總理的介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產黨。

對於程硯秋在抗戰期間的愛國壯舉,周恩來總理曾贊揚道:程硯秋堅持民族氣節,反對日偽統治,毅然息影劇壇,避居山村,荷鋤務農的愛國主義壯舉,不僅在當時成為鼓舞人們抗日救國的巨大精神力量,而且將永遠在中華民族抗敵禦侮、爭取解放的鬥爭史冊上放射著耀眼的光輝。

經中國戲曲研究院黨支部討論通過,程硯秋成為中國***產黨預備黨員。

1958年程硯秋病逝後,被追認為中國***產黨正式黨員。

史實尋蹤

西四北三條39條(原報子胡同18號)是程硯秋的故居。

這是壹所三進的四合院,如意門開在東南角的巽位,進門是壹個影壁。前院北房是程硯秋的書齋和客廳;中院有梨樹、青竹、花壇,非常美麗;連接中院和後院的是壹個建築精美的垂花門,後院正房是三間北房、兩間耳房的格局,程硯秋的臥室在東耳房。

故居現如今還保持著原建的格局,他生前用過的戲裝、劇本、圖書和學習生活等用品均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