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秘真丸簡介

秘真丸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禦藥院方》卷六:秘真丸 2.1 秘真丸的別名 2.2 處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2.6 摘錄 3 《普濟方》卷二壹七引《孟氏詵詵方》 3.1 方名 3.2 組成 3.3 主治 3.4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備方法 4 《衷中參西》上冊 4.1 方名 4.2 組成 4.3 主治 4.4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備方法 5 《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5.1 方名 5.2 秘真丸的別名 5.3 組成 5.4 功效 5.5 主治 5.6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5.7 制備方法 5.8 用藥禁忌 5.9 各家論述 5.10 附註 附: 1 古籍中的秘真丸 1 拼音

mì zhēn wán

2 《禦藥院方》卷六:秘真丸 2.1 秘真丸的別名

秘真丹丸(《普濟方》卷二壹七)。

2.2 處方

蓮花蕊30克 白茯苓(去皮)7.5克 縮砂仁15克 益智仁30克 黃柏60克 甘草(炙)60克 半夏 木豬苓各7.5克

2.3 制法

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2.4 功能主治

清心固腎。治心火旺盛,精關不固,夜夢遺精。

2.5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 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2.6 摘錄

《禦藥院方》卷六

3 《普濟方》卷二壹七引《孟氏詵詵方》 3.1 方名

秘真丸

3.2 組成

白龍骨1兩,綿黃耆(生,切,焙幹)、白茯苓、大朱砂(另研)、桑螵蛸(炒)1兩,白霜梅肉5錢,家韭子3兩(陳酒浸1宿,搗碎,焙幹)。

3.3 主治

夢遺白濁,真氣不固。

3.4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以鹽湯送下。

3.5 制備方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4 《衷中參西》上冊 4.1 方名

秘真丸

4.2 組成

五倍子1兩(去凈蟲糞),粉甘草8錢。

4.3 主治

諸淋證已愈,因淋久氣化不固,遺精白濁。

4.4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竹葉煎湯送下,日再服。

4.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5 《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5.1 方名

秘真丸

5.2 秘真丸的別名

秘精丸、秘元丹、秘精丹、秘真丹

5.3 組成

龍骨(研)1兩,訶梨勒(炮,取皮)5枚,縮砂仁(去皮)半兩,丹砂(研)1兩,(留1分為衣)。

5.4 功效

溫中助陽,固精止尿。

5.5 主治

心腎兩虛,陽氣衰微,精氣不固,白淫不止,夢遺,小便不禁及有余瀝,脈短澀。

內虛裏寒,冷氣攻心,脅肋脹滿,臍腹刺痛,嘔逆泄瀉,自汗時出,手足厥,久虛下冷,其氣不足。精不禁,危急者。

5.6 秘真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空心熱酒送下1丸,夜臥冷水送下3丸;或太秘欲通,用蔥湯點茶服之。

5.7 制備方法

上為1末,煮糯米粥為丸,如綠豆大,以丹砂為衣。

5.8 用藥禁忌

不可多服。

5.9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龍骨固澀腎氣,收束浮弱之脈;靈砂鎮墜心神,降抑虛浮之氣;砂仁炒黑歸腎,調其蓄泄之權;訶子炒黃收脫,兜其遺失之溺也。覆盆膏丸,人參湯下,使真氣布護,則心腎相交,而脬氣自固,安有遺尿之患乎。此鎮墜固澀之劑,為心腎虛浮遺溺之專方。

5.10 附註

秘精丸(《百壹》卷十五)、秘元丹(《禦藥院方》卷六)、秘精丹(《普濟方》卷二壹七)、秘真丹(《證治匯補》卷八)。《醫略六書》本方用法:覆盆膏為丸。每服三錢,參湯送下。

古籍中的秘真丸 《證治準繩·雜病》:[第六冊大小腑門]遺精

壹,用辰砂、磁石、龍骨之類,鎮墜神之浮遊,河間秘真丸、《本事》八仙丹之屬是也。其二,思想結成痰飲,...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夢遺

。王元虛而泄精,脈弦大,累與加減八物湯,吞河間秘真丸及珍珠粉丸,其泄不止。後用五倍子壹兩,茯苓二兩...

《普濟方》:[卷二百十七諸虛門]補虛固精

遺精類)(案∶原方。用白茯苓為末。每服四錢。粳秘真丸治思想無窮。所願不協。意淫於內。在外作勞。筋絕...

《本草求真》:[上編卷二收澀]寒澀

綱目》雲。王元虛而滑精。屢與加味四物湯。吞河間秘真丸及真珍粉丸。不止。後用五倍子壹兩。茯苓二兩。丸...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二諸證門]白淫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