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修德立誌法 是指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樹立高尚的理想、誌向及信念等,以養成堅強的心理和頑強的意誌,從而為身心健康提供保證的心理養生方法。
修徳也稱養德,又稱養性,即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養生專著《醫先》、《遵生八箋》中明確指出了“養徳”壹詞,充分說明養生與養德的關系。“養生莫如養性,養性莫若養德”,很多醫學專著都把修煉德行放在養生的重要位置,更有甚者把它當作“養生之根”。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壽”,“大德必有其壽”的見解。《千金方·養性篇〉說:“夫養性者,所以習以成性,性自為善……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不悉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壽世保元》指出:“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
立誌即樹立高尚的理想、誌向以及信念等。立誌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內心力量的源泉。立誌能夠有意識的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保證健康的心理狀況。《靈樞·本臟篇》言:“誌意者,所以禦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意誌能夠統帥精神,調和情誌,抗邪防病等,意誌堅強與否與健康有密切的關系。信念、意誌堅定的人,能較好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養生,首先要修徳立誌,就是說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徳情操,這是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