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壹本著作後,大家心中壹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壹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1時間造就文化的悠久,人類編織文化的魅力,而精神與品質便成就了文化的靈魂。余秋雨用他敏銳的雙眸和獨特的視角,穿越神州大地萬裏河山,帶妳感受著歷史的深邃。在他的眼裏,壹切妖嬈的景物都脫下華麗的衣裳,還復了最初的本真,因為真正的山水不僅僅只是山水,更飽含著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淒艷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見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見了華發蒼然的蘇東坡……
從他的書中,我更讀出了歷史人文其實是壹門深奧的學問,它同時擁有嚴肅與幽默的“雙重性格”。歷史勇敢的記錄著人類的壹切與自然演變,從盤古開天辟地到不可預知的宇宙巨變,這壹切的壹切都被它悄無聲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測,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輕松愉悅的時刻,《洞庭壹角》裏有壹則關於烏龜的奇事,它每年定時都會爬回家,從另壹個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風土人情的光彩。
古人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既仁既智者則會擁有廣闊的胸襟,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山山水水,和這壹片又壹片氤氳著墨香的神奇土地。
每當我翻開這本書,便會有縷縷情思揮之不去,在心頭悄然纏繞,燃起我對中國歷史文化深深的向往。我想,余秋雨也是這樣,他並非是在艱苦的漫漫跋涉,而是樂在其中!
《文化苦旅》讀後感2道士塔,看管敦煌文化古跡的道士塔。它的主人竟然是那個王圓箓。他將那些先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全部賣給了外國人。我真是想不通:壹個聖地,怎麽會讓壹個那麽無知愚昧的人來看管!
跟隨著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敦煌文化的美麗與輝煌。但是這個王圓箓卻將這些經文等便宜賣給外國人。那都是精華啊!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跟火燒圓明園又有何異?不也是壹樣,咱們中國的國寶被外國人搶去。所以:咱們中國歷史上壹***是有2起重大搶劫案。而現在咱們的專家考古學家卻要拜訪外國去看咱們中國的古物去研究。帶著膠卷,用著放大器來研究。這是壹種多麽大的羞辱啊!要怪也不能只怪他,當時的中國,很多的人沒文化,愚昧。換做別人,有可能還不如王圓箓呢!
看了他的簡介,我更是納悶,當時也並不是沒有有誌向的人,為什麽清廷就那麽輕視壹個文化寶庫呢?他曾經給清廷寫過信,為什麽那些當官的文人就不能保護壹下呢?治不好國就算了,連這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也不能做麽?真是自私!
讀了道士塔,我的心裏有憤怒也有悲傷。為王圓箓的行為而憤怒,為我們的文化被盜取而悲傷。唉!但是事情已發生,今天我們只能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使它真正的富強起來,把我們曾失去的都全部奪回來!
《文化苦旅》讀後感3拜“偉大”的閱讀課所賜,終於讀完了《文化苦旅》。初讀時,總覺得,縱然余秋雨先生認為寫書“是壹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然而作為壹名讀者,細品他筆下那字詞句段,心間卻升騰起輕松瀟灑之感,並無所謂“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沈浸江南小鎮“大隱隱於市”的淡泊安定與自然;流連令壹眾大詩人大文豪心心念念的隱居聖地天柱山;享受那柔雅的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蘇州。只看那溫文爾雅的景,卻也僅此而已。
然而當從近乎機械的學習中解放出來時,卻神使鬼差地跑了趟書店,捧回了屬於自己的《文化苦旅》。
再捧起它,認認真真逐字逐句地品閱那些原本感覺輕松無比、讓人卸下壹身鉛華的文章時,卻不由得陷入了那些略顯沈重的歷史與無盡的思考中去。
走過敦煌,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壹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壹千多年的生命。”在這裏,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卻正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悲哀!
重讀《文化苦旅》,感悟著實不少,卻不能壹壹詳述,只是:讀《文化苦旅》,洗禮靈魂;尋千年文化,感悟古今。
《文化苦旅》讀後感4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壹句話:他因深厚而沈默,也許是沈默的原因。這讓我想到壹個故事:
在壹場人們屏息等待的鋼琴演奏會上,女鋼琴家悄然出場。人們驚訝於她衣著樸素時,她說:“人,要隱於音樂背後。”的確,在很多時候,許多人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有些人選擇崇尚樸實無華的內心,這種信念是多麽令人折服啊!
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沈重的嘆息。”妳說王圓篆是壞人,也不全是,畢竟他讓那些經文躲避了飽受戰亂的痛苦;但妳說他是好人?也不是,畢竟他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結晶讓那可憎的外國人給奪了去!
“莫高窟”,壹個多麽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來,他沈默著,像壹棵樹,壹座山,因為他知道未來,人們會撥開歷史的睫毛,透過深沈的瞳孔,來還他壹個公正而客觀的判斷。
妳看啊,“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壹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多少赳赳武將、權謀強人止下腳步,呆呆的望著沈默了許多的莫高窟,他們壹定想:莫高窟為什麽沈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鋼琴家的魅力在於演奏技藝的高超,與音樂融為壹體。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有所作為,從而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文化苦旅》讀後感5第壹次拜讀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壹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壹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壹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著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壹個地方,總有壹種沈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淒艷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發蒼然的蘇東坡。我壹直在想,為什麽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壹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後感6敦煌石窟之旅,無疑是苦澀的。夕陽下,破落的塔群顯得悲涼,而那座略為完整的塔,卻是文化的碎片,由於無知而被肢解成德文化的殘骸。那位被稱為“主人”的王道士,為了自己能得到微薄的“酬金”,竟讓外國的冒險家們將壹車車的,“不值幾個錢”的古籍、畫卷以及文化,分割得支離破碎,運往世界。日後的中國學者們,只能“屈辱地購買敦煌文明的微縮膠卷,窺探著先人遺留下的文明。”
但我們要如何責備他?巨大的文化悲劇、民族悲劇中,王道士只是壹個小醜,換做李道士、張道士又如何?結果還是會相同吧。假設被官員們攔住又如何?能享受奢華生活的官員們,就是“無法”籌出運費;就算運往京城,她們也只是屈身於破落的草席中,沿途被當地權貴們抓走幾把,然後破破爛爛地抵達京城。
“這樣的話,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余秋雨先生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好恨,好苦!
但是,歷史已經無法改變,留給我們的只有徹骨的教訓:我們的文明,不要再給別人分走壹杯羹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7看了很久,心裏感觸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說說我的想法,更準確的來說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壹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圖上,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壹條萬裏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誌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說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說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於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著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於了長城。也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了,張飛,關雲長,趙子龍的勇猛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作者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壹種情懷贊美都江堰的時候,我哭了,真的哭了,我看只能寫到這了,感動的毫無思緒了,也不知道怎樣來敘述了,但我很理解作者作為壹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於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跟驚嘆作者描寫古跡所用的詞句。是那麽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8文化苦旅是壹種怎樣的旅行?為什麽非要用到壹個“苦”字?
沒錯每壹種文化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是歷史產物,能留下來的可供緬懷的是那樣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壹個簡單輕松的詞匯,置身於文化的海洋裏,總是不免讓人有壹種蒼老的感覺,越是古跡,越是更多的駐足者,越是有那麽多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與融合。既是憑古,又怎能不傷感,既是碰撞也怎麽避免悲悲劇。
思想的構建本身就是壹件繁復而枯燥的過程,不是每壹個人都能報以熱情的,文學創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純粹的相加。這是壹個整合的過程,其中既有個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榮辱,更有國家的興衰。
南懷瑾先生說過:“壹個國家,壹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壹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都不會翻身。”
我們國家的文化歷經三千多年而連綿不絕,其間也歷經苦難,才成就了如今的燦爛中華文明。
余老的這篇散文文字非常優美,寫到人文景色時猶如欣賞壹副山水畫,寫到敦煌莫高窟等寶藏時,有驚嘆有驕傲更多是心疼,寫到都江堰時,猶如發現寶藏,仿若我國古老文明在中華大地散落的珠寶。
《文化苦旅》讀後感9壹直以來,很向往做個自由無拘的行者,像余老師那樣,將對文化的追問與探索打進簡單的行囊,徒步而行,慢慢欣賞,尋找浩瀚歷史與泱泱文化的鏗鏘足音,瀏覽內心深處絕美恬靜的風景。這種感覺,壹定爽歪歪。讀余老師的《文化苦旅》,給自己的心靈營設壹處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與水村山郭的悠然。妳會陶醉其中,仿佛沿著風景名勝的足跡傾聽到了遙遠浩渺的回想。心境是風景的亮?。喜歡在路上的感覺。珍藏這樣壹本書,絕對物超所值……
我開始了解《文化苦旅》源於初中時學的壹篇課文《信客》,那也是我與余秋雨老師的第壹次接觸。開始讀《信客》,只是把它當作壹篇虛構的小說,雖然對故事中的人物充滿了敬佩、感動,甚至有點無奈,但畢竟並不真實,以至於當看到這篇文章選自於《文化苦旅》時,竟對這本書的名字感到有些詫異,似乎這份虛構不應出現在似乎如此真是厚重的書中。然而當我真正真正接觸這部書時,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感覺是多麽可笑,在這部書中,我們伴隨著作者的足跡,領略的並非只是那壹個個令人稱奇的名勝古跡,還有那壹個個飽含滄桑歷史背後的那壹份無奈……
《文化苦旅》讀後感10讀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壹支從壹千年前射過來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覺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為主,卻讓壹個不懂佛教的、無知的王圓箓來當家?他就象壹個老農看護自己的院落壹樣,到是“勤快”。自己紮壹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去,大片精妙絕倫的壁畫瞬間灰飛煙滅。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把壹個個洞窟打開。這樣在他晃動著的鐵錘下,藏經洞裏封存著華夏兒女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沒有了。
當時在無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經洞打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強國家。他們的所謂考古探險人員紛至踏來。其中有壹個叫斯坦因的英國籍的匈牙利人帶著壹個叫蔣孝琬的翻譯以考古學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經洞的大批經卷和繪畫,打包了整整七天時間,最後打成了29個木箱,在壹個黃昏下午,大車,馬車的拉走了,而王圓箓站在淒艷的晚霞中,數著那歷歷可數的壹點點錢!
如今在遊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們看著王圓箓這個小人物,不免要發出長長的嘆息,心中有的只是綿綿的恨!
《文化苦旅》讀後感11暮色四合,喧嘩的壹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壹盞孤燈,壹杯香茗,擺上余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的是壹顆單純、幹凈、坦誠的心,筆端流溢出的是對悠久文化的體察和感悟,對漫長歷史的無窮玄思,既能讓我感知文化的至真至美,體悟散文的至情至性,又能感受到壹種濃重的民族責任感。細細密密的文字中席卷壹切的磅礴氣勢。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淒苦的哲語使我震撼。是什麽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余?是壹種閱歷,壹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著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我壹邊潛心默誦。吟詠。品味。咀嚼。仿佛自己已經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仿佛整個旅行中就只有壹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余秋雨就像壹個導遊影子,摸不著,卻處處皆在,在指引著我,在牽動著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2臘梅飄香,花開幾度。壹副真善美的畫卷展現在我的眼前,同時也給這本波瀾壯闊的散文集添上了溫馨的壹筆,讓人回味無窮。
我曾經膚淺地認為,散文都是些清新玲瓏之作,淡雅,休閑,但讀完《文化苦旅》,我所感受到的是壹份沈甸甸的歷史和滄桑。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余秋雨老師的筆下都變的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成為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的輪回中散發著不可磨滅的穿透力。
我合上書,深呼吸壹口,好似把所有的藝術氣息全吸進體內,我用心領悟著,每壹篇都是散文,但卻又超越了壹般的散文,它不動聲色卻擁有內裏乾坤;波濤澎湃卻不失驕矜;它天馬行空般翺翔於無限時空;回眸壹顧卻盡現生命的沈重。
在這樣的大境界面前,我永遠只是壹個蹣跚學步的稚童。
我曾在《吳江船》的讀後感裏寫到我沒能理解這本書為什麽要稱為苦旅,讀著讀著,我猛然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中的敏感。
我會壹直讀這本書,壹直。
《文化苦旅》讀後感13先生在序中寫道:“每到壹個地方,總有壹種沈重的歷史氣壓照著我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謂嘆。常常像傻瓜壹樣木然佇立著,壹會兒滿腦章句,壹會兒滿腦空白。”
閱讀先生的文章,好似跟隨他再作壹次苦旅。我發現,更多的文章帶給我的不是那麽激烈的憤慨,而是深深的嘆息。
那風煞壹代的陽關雪,至今尚有幾人真心尋求?
天柱山寂寞時,有多少文化與其壹同寂寞?既然是壹同寂寞,那這種寂寞又怎能稱之為寂寞呢?
被人忽視的洞庭壹角,默默地擁有著不為人知的博大,可又有幾人能看到這種博大?胸襟小了,視野還能大麽?
再說那延續千年的西湖夢,如今更有誰還有這份閑情逸誌來圓呢?
三峽勝景的淹沒,無法被載入此書中,但如今品味《三峽》之余,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平凡看客位如此自然與文化交融之美永沒水底而痛心疾首?
《白發蘇州》中,先生對西施的悲劇給予了深刻的同情,或許是同鄉的緣故,或許是出於男子憐香惜玉的本能。同為女性,我用心靈最柔軟的部分去感受西施,感受她如水的柔情。為何要如此柔弱的肩膀去承擔壹個國家的興衰?沒有男子的明爭暗鬥,何來西施的紅顏禍水?西施何辜?“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
《文化苦旅》讀後感14我,仍舊讀得壹頭霧水;我,仍就想要努力回歸作者的心境;我,仍舊不夠好。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就像書中所寫,每當作者遊歷壹個地方,總會追溯在此地留下過哪些歷史人物的足跡亦或經歷了怎樣的文化變故。我也總會在網上找尋這些並不熟悉的景點、人物,渴求從這些資料中找到作者情感的出發點,雖然是用這樣的方式。略知背景壹二,不免在讀書時各種情思混雜其中,甚至和作者的某個觀點產生歧義,但最終還是會回歸平靜。交給歷史去判定吧,我還不夠資格。也因此,讀到最後,甚至產生自卑感,這樣也好,人本就是天地間最微小的存在。我想,當作者面對這些“無言”的歷史遺跡,也會產生自卑感吧!
我願意相信,歷史這個老人家不是無言的,每壹個經過他認真擦洗的景物,每壹個經過他悉心照料的人文景觀都是有生命的。缺少的是認真解讀他的人,更缺少的是回歸於他的人。就像如今,為了爭奪歷史人物故裏而吵的死去活來的開發商,也許連此人生平都不甚了解;為了表達自己觀看景物的激動,壹些人小刀潦草壹揮刻上個“ 如果有這樣壹次機會,我願意去踏訪壹個個歷史遺跡,回歸歷史,回歸自然,回歸平靜,慢慢叩開他們的心弦。
《文化苦旅》讀後感15《文化苦旅》是壹個文化的祭奠,也是壹次心靈的叩問。文章讀來有壹種讓人嘆息的滄桑也有壹種細膩的溫情,我想這中感受源於作者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眷念。壹篇篇散文中包含著作者的這個中國悠久的文化的感慨和嘆息,人歷史自然交融在壹起,有壹種吞吐千年的歷史厚重感。
在書的第第二節道士塔中寫道壹個姓王的道士粉刷了莫高窟的雕像,將中國的文物讓外國人壹件件壹車車的用錢財珠寶換走了: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壹點點隨身帶的俄國商品,換取了壹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壹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的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中國敦煌石窟的珍貴文物壹件件的少掉,而王圓箓卻毫不心疼。當代的文官也將這些文物拿來送人。這讓我十分痛惜中國千百年留下的文物竟被這樣的送出去了。他們這些賣國賊,真想將他們五馬分屍。他們是千古罪人,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人而恥辱。以前的政府可真是腐敗啊!別人販賣中國文物他們不管也就算了,他們自己也拿來送人真是可恥啊。
《文化苦旅》讓我了解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讓我知道了以前的中國人是那麽腐敗,我為現在的中國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