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秧歌服裝的秧歌舞蹈的特色

秧歌服裝的秧歌舞蹈的特色

秧歌是我國漢族具有代表性的壹種民間舞蹈形式。它起源於舫抉和耕田的農業勞動生活,由於我國是壹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所以表現農業生產勞動的舞蹈特別多,其中秧歌這種形式流傳最廣。秧歌起源歷史悠久,傳說河北壹帶的秧歌是蘇東坡在定州任職時編創的。古代有學者認為南宋時的民間舞蹈“村田樂”即是後來秧歌的源頭。發展到清代,秧歌已遍及中原漢族地區,尤以北方更盛。古籍記載,清初康熙年間,北京的正月到處都有“秧歌小隊閱春陽”,觀看秧歌表演的人十分踴躍,不僅小夥子們擠得肩書粉有,就連許多婦女頭上的金釵也都給擠掉了。

秧歌最早是壹種歌唱形式,後來才出現了舞蹈和戲劇的表演形式。現在這三種形式流行於全國各地。秧歌壹詞有廣義和狹義呀種解釋,廣義的泛指“出會”、“走會”、“社火”中的各種舞蹈和歌終如抉歌、高曉、竹馬、草船,,以及花玻、來茶燈等統稱為秧歌;抉義的州指秧歌(地秧歌)和高跳秧歌。 秧歌雖流行全國,但以陜北、河北、東北、山東等地為最豐育,群眾也最為廣泛。

現簡介如下:

映北秧歌流行於陜北佳縣、綏德、米脂等地,過去,每逢春節期間,當地群眾紛紛組織起秧歌隊來“鬧秧歌”,也稱“鬧紅火”,並有秧歌隊給群眾拜年的習俗。壹個秧歌隊少則壹二十人,多則七八十人不等。領頭的稱“傘頭”,是秧歌隊的指揮,壹般都由鬧秧歌有經驗的老社火頭擔任,他手持壹傘(象征風調雨順),邊舞邊唱,唱的內容均為即興之作。傘頭後面是壹個手拿貨郎鼓的貨郎,其他人裝扮成男女老少和醜角等各種人物,但以青年農民為多。當傘頭帶領全秧歌隊在廣場上打開場子之後,就先扭“大場”,有的也稱“過場”,在“大場”中由“傘頭”帶著邊舞邊走出各種圖案隊形,壹個優秀的時傘頭”,不僅能將壹個上百人的秧歌隊帶出上百個圖形,而且,能看上去滿場是人,活而不亂。大場之後是“小場子”,也稱“踢場子”,根據人數不同又分“二人場子”、“三人場子”、“八人場子”等等。除“三人場子”是壹男二女外,其他均為男女各半。舞蹈動作除男女都有“扭步”、“壹十字步”外,女子有“整衣”、“看花”、“軟腰”、“鳳凰單展翅”;男子有“二起腳”、“三腳不落地”、“劈叉”等。小場之後,有時表演載歌載舞、情節生動的小戲,壹般稱之謂“秧歌劇”。小戲之後,又集體扭大場。在紅火熱鬧的氣氛中結束。有的研究家將陜北秧歌的動作特點概括為:“扭”、“擺”、“走”三字,口訣是:“映北秧歌扭擺走,情緒活潑又自由,節奏歡快變化多,動作好似風擺柳。”

地秧歌這種形式流行於河北、北京、遼寧等地區,覆蓋面積較廣,但各地又各有特色,可謂大同小異。其中以河北地秧歌最具代表性。河北地秧歌流行於唐山、昌黎、灤縣壹帶,是該地區每逢年節舉行的“出會”(壹種包括各種民間技藝表演的大型群眾文娛活動》中的主要農演形式。其特色是有壹些十分精彩、詼諧生動的小場,這些小場有鮮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動的故事情節,而且主要通過舞蹈動作加以表現,可以說是壹種民hillI舞劇,其代表性作91有:《王二小趕腳》、《俊柱子接》等。中華人民***和過建舞蹈作品。

山東秧歌山東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創造和發展的齊、魯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山東地區的民間舞蹈也十分豐富,其中以鼓子秧歌最有影響。鼓子秧歌是山東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體現了古樸、粗獷、剛直、豁達的齊魯古風。鼓子秧歌裏的人物角色主要分四種,即“傘”、娜鼓”、“棒”、“花”。傘又分“花傘”和“醜傘”兩種。,花傘負責指揮樂隊,掌握舞蹈的節奏;醜傘指揮秧歌隊的隊形變化,他們都左手持傘而舞。“鼓”是左手舉壹扁圓形小鼓,右手拿鼓捶,邊舞、邊敲。“棒”是舞者兩手各握壹木棒,邊舞邊相互擊打。“花”是舞者扮作少女,左手拿壹長手帕,右手持壹彩綢紮成的花。除以L四種角色外,還有跑“雜角”的,化妝成老頭、老婆各種人物,在秧歌隊後作逗趣表演。鼓子秧歌還以豐富多變的走場(隊形變化)見壹長,隊形構圖優美,變化巧妙緊湊,有幾十種之多。

山東地區除鼓子秧歌外還有海陽秧歌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風格古樸粗獷,表演形式靈活自由,其中以大夫和花鼓的舞蹈形象最為突出,傘和鼓的運用也有特點。膠州秧歌中的舞蹈形象以女子(小媛、扇女、翠花)舞蹈的形象最有特點,給人以堅韌、舒展、利落的美感,專業舞蹈教師將膠州秧歌的動律歸納為:“腳擰、扭腰、小臂繞8字(動庸)、手推、翻腕的有機結合。”老藝人則用“擡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來形容它的動律和風格。(參見劉思伯、張世令、何健交,《漢族民間舞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