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忱的《茶通史》論述了六大茶的起源:“從炒綠茶到各種茶的時間順序是怎樣的?我們看不到確切的描述。如果按照今天各種茶的制作方法來判斷,可能是黃茶、紅茶在先,白茶、紅茶、綠茶在後。按照現在的制茶工藝,應該是先黃茶後紅茶,因為紅茶的加工工藝比黃茶復雜。”《西山蘭若品茶歌》記錄了炒綠茶的加工過程,《品茶》揭示了嶽陽黃茶加工的關鍵工藝。
唐朝貢品”?湖中含膏,據李昭《唐史補》:“風俗貴於茶,名品茶益大眾。劍南有蓋石花,或小方塊,或散蕾,數為第壹。湖南有衡山,越州有?這湖裏有奶油。“李昭在《唐史補》中記載了當時的貢茶十四種。湖含膏”就是其中之壹。“李昭住在元和中學附近,大約公元813年。解釋說有“?《湖含膏》被列入貢茶的記載。?這個湖就是現在的嶽陽南湖。?湖糊是唐代的壹種清蒸綠茶。對嗎?最早對含湖膏的分析,是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在《茶訊》1964第壹、二期的《湖南茶史》上發表的。文章內容為:李昭《唐史補》中提到的“含膏”,屬於唐代餅、茶的範疇。從古書上看,右湖茶和?湖泊地名的描述推斷,“?湖含膏是君山茶和北港茶的前身。
宋代是中國茶葉生產和發展的鼎盛時期,越州是宋代十二個產茶區之壹。?湖膏也逐漸演變成了白鶴茶和黃羽。據明代陳《藏書錄》:“越州黃羽,越州膏寒,建南青胃,唐宋以產茶聞名。看《茶譜》和《總考》,都是過去最好的產物。”由此可以推斷,黃陵茂是黃茶名品君山銀針的前身。清代記載的君山茶,新中國成立後命名為“君山銀針”。
湖南是壹片神奇的土地,有“湖闊熟,天下足”的美譽;嶽陽是宜茶之地,出產中國壹半以上的黃茶,創造了黃茶之冠君山銀針,孕育了“中國黃茶之鄉”。其核心產區君山,是壹座漂浮在洞庭湖上的神秘島,四面環水,煙波浩渺,遠眺嶽陽樓。島上峰巒起伏,風景秀麗,景色宜人。這裏是君山銀針的發源地,這裏有山的韻味,有水的柔情,有茶的清香,有感動世界的愛情故事。
君山銀針茶在采摘上非常苛刻,以“九不挑”的采摘標準,72小時的制作流程,杯沖泡“三起三落”的奇觀,將壹枝單芽茶的品質發揮到極致。這就是君山銀針的神秘與傳奇。其“九不摘”的意思是:雨天不摘,露珠、紫芽、空心芽、開芽、風災芽、蟲災芽、薄芽、過長過短芽。壹般在清明前七天左右開采,最遲不超過清明後十天。本文重點介紹了黃茶君山銀針的加工工藝,主要包括殺青、微風、壹次幹燥、攤涼、壹次包裝、二次幹燥、攤涼、二次包裝、全火、分級。君山銀針開創了中國單芽茶的先河。在品質上,從品種的選育到壯芽的培育,采摘加工工藝的選擇,這些特色都是圍繞著在沖泡時創造獨特的造型、特殊的胚乳和茶葉互動的奇觀來發揮的。
君山銀針黃茶的水浸出物含量為38.63%,茶多酚總量為32.52%。遊離氨基酸總量為1.99%。茶葉中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高於同類綠茶。黃茶君山銀針有特殊的制作工藝,又稱“堵黃”。在黃堵過程中,微生物滋生,會產生脂肪酶、蔗糖酶、乳糖酶等,促進有機物的進壹步轉化。因此,黃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維生素等豐富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堪稱茶界的“養生之源”和“拉菲”。“養胃潤肺降血糖”長期飲用效果明顯。所以,堅持喝黃茶,可以喝出健康,也可以喝出美麗。
劉帥
2022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