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雨水節氣的民間傳說有哪些

雨水節氣的民間傳說有哪些

雨水節氣的民間傳說:

1、雨水拉幹爹的故事:?

“拉幹爹”,是保山地區許多地方民間流行的壹種原始的交誼結友方式,從民俗學的角度看,這種風俗的形成,與社會生產落後以及人們在遇到困難之時渴望能夠得到親情以外的幫助這種“求助心理”有關,故在地廣人稀、缺醫少藥、民風古樸的山鄉最為多見。?

在保山市的瓦窯、瓦馬、瓦房等山鄉,“幹爹”通常有兩種“拉”法,壹種是認準目標,協商結親。即山裏娃娃能大跑大走之時,父母便向自家看中的鄰村別寨的相識之人表明心願,若對方同意,便擇壹吉日,殺雞煮肉,邀親喚友,磕頭、取名,完成壹應“寄名”手續。

據說,娃娃“過繼”給幹爹後,壹改姓換名,便不是自家兒子了,即便“命”裏帶點小災小難什麽的,也就化解開了。?

2、雨水回娘屋的故事:?

川西壹帶有雨水節回娘屋的風俗。到了雨水節這天,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已有了孩子的婦女,需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婚未孕的婦女,也要帶上禮物回娘家。會由其母親為她縫制壹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以示吉祥,祈求來年得子。

在民間有這樣壹個傳統,到了雨水時節,出嫁的女兒要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需帶上罐罐肉(用砂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制壹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以盡快懷孕。?

另外,過雨水節,女婿也不得閑著,也要去給嶽父嶽母送節。送節的禮品則通常是兩把藤椅,上面纏著4米長的紅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祝嶽父嶽母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壹個典型禮品就是罐雄肉,給嶽父嶽母送去。

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嶽父嶽母表示感謝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節,嶽父嶽母還要回贈雨傘,意在保佑女婿順利出門,幫其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壹生平安的意思。

雨水氣候特征

“雨水”是緊隨立春的第二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壹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因此,“雨水”意味著春風逐漸吹遍大地,冰雪消融,就連北方的空氣也開始變得濕潤,處處呈現壹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氣象學角度來說,“雨水”過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壹般能夠升到0℃以上,南方不少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此時,油菜、冬麥等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壹般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後及時灌溉,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