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諸葛亮真的發明過運送糧草的車嘛?

諸葛亮真的發明過運送糧草的車嘛?

樓主問“木牛流馬”吧!

木牛流馬

魯國木馬

木牛流馬最遠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據王充在《論衡》中記載:魯國木匠名師魯班就為其老母巧工制作過壹臺木車馬,且“機關具備,壹驅不還。”

三國木牛流馬

也許是否受了魯班木車馬的啟發,約700年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用其在崎嶇的棧道上運送軍糧,且“人不大勞,牛不飲食”。與王充記載魯班木車馬的寥寥數語相比,《三國誌》、《三國演義》等書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記述可算是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極為詳盡了。但不知為什麽,陳壽和羅貫中等對木牛流烏的制作原理和工藝卻不提壹字。

《三國演義》第壹百二十回“司馬懿占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其中描寫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威震中原,發明了壹種新的運輸工具,叫“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這種工具比現在的還先進,不用能源,不會造成能源危機。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用來運送糧草。木牛流馬是什麽樣子,自古以來,莫衷壹是。說什麽的都有,可是沒有壹種說法比較符合原狀,我想其中的原因,在於搞歷史的不通機械,而搞機械的又沒有考證這些的習慣。

南北朝木牛流馬

又過了200多年,南北朝時的科技天才祖沖之據說又再造了木牛流馬。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同樣也未留下只字片圖的資料。

探索

先看看書上的木牛流馬的介紹:方腹曲頭,壹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裏,群行者二十裏。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馬:肋長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前腳孔去前軸孔四寸五分,板方囊兩枚。

從書上的敘述來看,木牛是相當於發動機的設備,流馬只是個裝載東西的設備,相當於汽車的車廂。

從木牛的結構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機構,裏面可能加有飛輪機構。從他的運行來講,裏面采用的有齒輪機構,曲柄連桿機構。人推動木牛時,裏面的曲柄連桿機構通過齒輪帶動飛輪,飛輪運行起來後,又因為飛輪的慣性,給木牛以助力,這樣,就達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馬的結構,其實是壹輛板車,只不過改變了它的重心和軸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車用起來省力壹些。

關於書上說這個為牛什麽,那個為牛什麽,這只不過是中國人的習慣,用來增加木牛的神秘性而已.就像周易上說的,什麽馬像什麽之類的。

木牛有四足,其實是輪子.在古代,沒有專業的機械術語,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達,和現在的會不壹樣。

有猜測木牛是用腳走路的,可是這要用液壓機構,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不可能的。用手來搖,也不可能。因為這樣用的機構太多,有些機構,在當時還沒有發明。

關於扭轉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簡單,裏面有防反轉的棘輪機構。

當然,我也只是根據三國演義裏的記載推測。不過應該不會差得太遠。我現在手頭沒有詳細的關於木牛流馬的資料,只是根據我的經驗推測。

也可能有復雜化的想像,不過我覺得這樣比較合理,這樣采用的結構比較簡單,符合當時的生產力狀況。

我們的先賢似乎是聯手保留下壹個千古之謎,以考驗我們後人的智慧。

研究和發展

古謎從此吸引著世世代代的探謎人。遠不說,僅從1956年以來,全國各地就自發成立了7個木牛流馬研究會。然而,探謎的結果是古謎本身的真實性首先被懷疑和否定,壹個“獨輪推車說”似成千年定論。早在宋代,高承就在其《事物紀事》壹鬥中寫道:“木牛即今小車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當代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認為:“木牛是壹種人力獨輪車,有壹腳四足。”總而言之,大多數研究者、考古者都認為,所謂木牛流馬並不是什麽造物奇觀,而是傳說的神化和記載者的誇張與誤會。

但總還是有“愛認死理”,堅信古籍的記載不會是虛妄之筆,堅信木牛流馬確有其物,並試圖將其造出來的人。1986年,新疆工學院王湔高級工程師在學院及所在機械系支持下,由日本商家贊助,做成了三件木牛流馬。每壹件就是壹架四足步行機,手扶後邊的雙轅就能使之曲邁步行走。美中不足的是,其不具備負重功能,行李壹壓,就走不動了。負重行走這個難題仍未能解決。

突破的機會似乎留給了陜西漢中市的洋縣農民郭統霄。

說起來,他造木牛流馬純屬偶然。1997年春節期間,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播放,郭統霄天天和朋友們聚在壹起觀看。當看到木牛流馬這壹集時,有人見郭統霄異常興奮,就與他打趣“妳愛搗鼓,妳能把木牛流馬搗鼓出來,我就服妳。”他連想都未想就說能。並立即投入緊張的研制工作。

從壹開始,他就堅信,木牛流馬的行進應當是用腿,而不是用輪子,只有腿才能在棧道上登臺階。可怎麽才能使腿邁動呢?他巧妙地利用物理學中的杠桿和慣性的原理,設計了杠桿連桿結構、平衡結構,調步結構等內部機關,僅用了3個月時間,就試制出了第壹批流馬。

這匹馬長1.4米,高1.1米, 自重17.5公斤,可載重35至40公斤。只需適當加點牽引力或推力,馬便可雙蹄並進行走,只需把舌頭壹按,即可將行動機關卡死,這壹點,同《三中演義》中描繪壹致。

雖然,這第壹匹流馬的步幅只有20厘米,載重也只有35至40公斤,但它畢竟使壹個千古之謎有了壹個肯定的答案:木牛流馬不是作家的誇張,不是史家的誤會,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真實!

木牛與流馬是同壹種運輸工具,以稱作木牛較為適宜。它是由人力推動的四足行走的木質運輸工具,自重約50公斤,載重約200公斤。利用杠桿原理省力,人肩負重在0-75公斤左右有規律地變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濘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這是圓輪車不能相比的。在路況較好時,圓輪車比木牛流馬要實用得多,這是木牛流馬不能普遍使用以至失傳的壹個主要原因。

/question/6964316.html?si=2

⒈ 木牛流馬概述

木牛流馬是否存在,古籍記載的木牛流馬是否真實,對此爭論頗多,筆者以《三國誌通俗演義》卷之二十壹記載的木牛流馬造法為主,結合《三國誌》和《三國演義》等有關資料進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繪出了圖紙並造出了模型。認定木牛流馬真實可信。筆者自信已揭開了木牛流馬之謎。請有關專家學者等同誌給予審閱鑒定,歡迎賜教。

1.1 根據古籍記載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馬

筆者根據《三國誌通俗演義》卷之二十壹“孔明造木牛流馬”原文,可以造出木牛流馬,而且有大同小異的幾種模式。本文優選壹種模式,根據原文提供的名稱和數據繪制了木牛流馬輪廓圖、名稱圖、尺寸圖和行走示意圖,另外制作了模型。這個模型可以載重並進退自如。

這個木牛流馬模型是根據《三國誌通俗演義》原文描繪的外貌和提供的數據制造出來的,各主要部分名稱和尺寸完全出自原文,只為本文說明的需要增添了幾個名稱,並推算出幾個尺寸。模型與原文的吻合,有力地證實了木牛流馬的真實性。請參見圖1《木牛流馬外貌示意圖》,圖2《木牛流馬步行示意圖》,圖3《木牛流馬部件名稱圖》,圖4《木牛流馬尺寸圖》,圖5《木牛流馬腳孔軸孔尺寸圖》。

1.2 木牛流馬有實際應用價值

本模型的木牛流馬是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運輸工具。由於是四足行走,用於不平坦路面和泥濘路面都能行進,這是圓輪(獨輪或四輪)車難以行進或不能行進的路面,由於是四足行走,不易滑倒,在坡上停住後可以自動“剎車”,這些優點使它適宜於山地運輸。

木牛流馬的使用能做到“牛不飲食”是又壹大優點,在戰爭中運輸糧草,真牛真馬要消耗糧草,使得運輸的糧草沒有運到目的地,就消耗了壹部分。而且真牛真馬在沒有運輸工作時照常消耗糧草,這是真牛真馬運輸糧草的壹大缺點。運輸時間越長則耗糧越多,這個缺點更為突出。用木牛流馬運輸糧草,它本身不消耗糧草,很好的克服了真牛真馬這方面的缺點,這是木牛流馬取代真牛真馬運輸糧草的又壹依據。

由於木牛流馬*人力驅使,駕牛人是要消耗糧草的,這是人力運糧草的壹個缺點。但人力運糧有其優點:壹是駕牛人也是戰士,可以保護糧草,減少專門的護糧隊伍。二是駕牛人在沒有運糧任務時可以調往戰鬥部隊;三是利用休閑的戰鬥部隊去運糧,非常經濟合算。

木牛流馬能使“人不大勞”,是又壹優點。木牛流馬的設計應用了杠桿省力原理,駕牛人肩負重量為總重量的0-30%。當總重量為250公斤時,駕牛人肩負重量為0-75公斤。這個負重量對於古人來說是不難的,的確是“人不大勞”。但相對於圓輪車在平地行進的負重量來說,還是顯得過重,這是木牛流馬不能普及以至失傳的又壹原因。

以上說明,木牛流馬在山地運輸糧草能夠“進退自如”、“人不大勞”、“牛不飲食”。因此在山地運輸方面有實際應用價值。

1.3 木牛流馬是壹種而不是兩種運輸工具

理由之壹是,在古籍中很少單獨提到木牛或流馬,多是合稱木牛流馬。理由之二是,原文中單獨列出了造木牛之法和造流馬之法,但造木牛之法只描繪了木牛的外貌,沒有提到制造數據。正好相反,造流馬之法只有制造用的數據,而沒有外貌的描繪。如果將它們合二為壹,正好組成壹個整體,既有外貌的描繪,又有制造的數據。也只有將木牛和流馬的造法看成是同壹種運輸工具的造法,才能證實木牛流馬的真實性。《三國誌》有“流馬尺寸之數”壹句,更能說明後段只是“尺寸之數”。

在造木牛之法的原文中,提到了牛的特征——牛角,加之行進速度如牛之慢而無馬之快,可以認為原始設計為木牛,只是後來才稱為流馬。

參考資料:

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