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壹定的影響。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長期以來被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走向極端,因為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思想中有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壹定的腐蝕性。其實,今人的這些觀點是極端錯誤的。要正確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象行事。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壹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壹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按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其實現代詞匯裏的“消極”和“積極”,都是以訛傳訛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誤解了。消極,就是消除偏執和極端,是非常對頭的行為;積極,就是強化偏執和極端,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既然已經以訛傳訛,實在無可奈何。只望細心研究的人,讀到此處,知道有人糾正即可。
1.少私寡欲
《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欲”。這種以養神長壽的思想,壹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誌、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璞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欲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壹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說:“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這個描述是說黃帝跟我們普通大眾不同,壹生中每個階段都遠遠超過眾人——剛生下有神靈,柔弱時就能夠說話,幼小時就非常的迅速、果斷;長大後非常敦實、敏捷,成人後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實,這不僅僅是說黃帝,而且是在說我們所有人——每壹個人都是“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小孩子都是手握著拳頭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就叫“生而神靈”。剛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裏面握拳。拇指都壓著壹個穴位(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即心經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說明嬰兒是內含神靈,神氣不外泄的。所有人剛出時都由臍帶跟母親的精氣神連在壹起,隨著“啪”的壹聲把臍帶剪斷,人就變先天為後天。當人長大之後,手慢慢地松開了,之後的壹輩子裏有的人抓權,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錢,有的人抓人,最後逐漸老去,撒手而歸,撒手就沒有神靈了,神靈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子發現嬰兒“骨弱筋柔而握固”,雖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卻很堅固。所以提示我們,養生就要復歸,要慢慢地回歸到嬰兒的那個狀態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時候就會說話,我們試想小孩子剛開始說話時,都在說什麽?他們總在發問:“媽媽,我從哪裏來的?”還有的會問:“媽媽,人會不會死啊?死了以後到哪裏去呢?”這是對生命本質的發問,這是終極的問題,是哲學問題。嬰兒問的都是哲學問題,壹個人離哲學越近,就離嬰兒的狀態越近;離嬰兒的狀態近了,妳想不長壽都難啦。而我們長大後問的多是世俗問題,比如我們總是問:“吃了沒有?”“妳壹年能賺多少錢?”“妳住多大的房子?”我們失去了我們幼小時的童心和超脫,不再關懷生命本質,越來越失掉天真。今天,當我們吃穿不愁的時候,其實需要超脫壹些,去關懷壹下生命的本質,對終極問題發問,只有多考慮這樣的問題,妳才能成為天真的人,才能長壽。
“幼而徇齊”是指幼小時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麽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每壹個人小時候都是如此專註,比如說小孩子看到壹朵花,他會壹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沒有刺,有沒有毒,也不管路有多麽的坎坷不平。可長大後,想要什麽,我們常常瞻前顧後、思左想右、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考慮問題太多了,不再“徇齊”,做事情有意無意地背離真實、專壹,煩惱漸生,健康受損。
所以,《黃帝內經》中描述黃帝的壹生,實際也是我們每壹個人的人生,只是隨著長大,我們慢慢淡忘、失掉了“神靈”、“能言”、“徇齊”、“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過修煉,把我們越來越年老的生命回歸到兒童時代,復歸嬰兒的“敦敏”“徇齊”“神靈”,這就是養生。
養生困境
無人領導改革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今日在臺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壹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後來臺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於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壹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雲:「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壹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蔔、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臺灣及東南亞壹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蔔」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煉氣、養生、藥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鬥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蔔(蔔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蔔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樸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鬥經》、《南鬥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歷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後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 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三、缺乏教團組織,傳教無方,無認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臺灣的佛教、新興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會(或經常聚會),有教團組織、傳道方式。但相對的,道教徒則是壹盤散沙,平時各人拜各人的神,並無定期聚會,各宮廟也互不相屬,無人講經傳道。拜媽祖的,自認是媽祖信徒;拜關公的,是關公信徒;對道教神只毫無概念,對道教也無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緣佛教,弄成道廟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在臺灣雖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宮廟,但卻因各自為政,無認同感,而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缺乏講經布道者
宮廟的住持及道士,終其壹生,大都以科儀術數為職誌,能講經說法者極少,也無定期公開的講經活動。臺灣無線的電視臺甚多,定時播出佛教講經節目的,有六七個,甚至有許多電視臺是整日播放佛教節目的。佛教有自己傳道的專用電視臺。除電視臺外,擴播電臺亦有佛教講經節目。相對的,在電視臺或播音電臺方面,幾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講經節目。如此傳道,如何能得信眾?而在培養人才上,雖有壹間小規模的木柵道教學院,也壹直沒培養出能講經傳道的人才。壹個缺乏主動向民眾傳道的宗教,在起跑點上已輸了壹大截。不培訓說經人才,不重視說經人才,將使道教在年青壹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幹而無新枝,其後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壹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壹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梁。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法門各異。正壹重符箓,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黃白,內丹煉精氣神,房中重男女和調;此外,禱祀、召遣、藥餌、避谷、食氣、守壹、清靜無為等等法門不壹而足。在今日好簡惡繁的功利社會中,須有人來簡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誘導。道教的眾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匯整理,初學者將難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眾。
六、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壹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壹;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臺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壹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只。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祗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祗,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他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