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綜合記載湖北地理,歷史,文化以及名人的書籍,求推薦,謝謝了。

綜合記載湖北地理,歷史,文化以及名人的書籍,求推薦,謝謝了。

地理

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和國的中南部,長江中遊。湖北因處於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北接河南省,東連安徽省,東南和南鄰江西、湖南兩省,西靠重慶市,西北與陜西省為鄰。湖北省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湖北山地約占全省總面積55.5%,丘陵和崗地占24.5%,平原湖區占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全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壹片。全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省地理位置為北緯29°05′~33°20′、東經108°21′~116°07′之間,湖北主要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從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季,利於農業生產,有“湖廣熟,天下足”的民諺。全湖北省年均溫15~17℃,7月均溫為27~29℃,江漢平原最高溫在40℃以上,有“火爐”之稱,為中國酷熱地區之壹。全湖北省平均日照1150— 2245小時,無霜期在230—300天之間。年均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間,由於受地形影響,大神農架南部等地為全省多雨中心,江漢平原在梅雨期長的年份常發生洪澇災害。

歷史

 湖北省歷史悠久,在鄖西、鄖縣、長陽等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幾十萬年前這裏就有人類生息。京山縣屈家嶺出土的蛋殼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文獻記載,在湖北境內,商代有楚(今南漳荊山)、盧(今襄樊)、彭(今房縣)、庸(今竹山)等封國。在今武漢市黃陂區發掘的盤龍城,四周有夯築城垣,城內有大片宮殿遺址,城外有作坊遺址和墓葬區,出土大批精美的銅器,湖北是我國迄今在長江流域發現最早的商代古城之壹。

湖北是先秦時期楚國的地域,與中原文化並列為華夏文明二大源頭的楚文化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早在先秦時期,這裏的文明已經相當繁榮,楚地制作的青銅器、絲織與刺繡、漆器已經達到了相當精美的程度;帶有鮮明楚文化特點的哲學、藝術以及宗教已經發展得較為完備。現今,湖北存留的大量文物和遺跡都足以標記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先民們所創造的文化高度。壹直到今天,湖北的文化藝術仍帶有深深的楚文化烙印,它與嚴肅深沈的中原文化有所不同,它是張揚而絢爛的。

名人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裏(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壹五壹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壹五九三年(即明萬歷二十壹年)。少時從父李言聞習儒學醫,14歲中秀才, 但他立誌要學醫,多次向其 父表示:“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誌,至死不怕難。”終於在二 十歲以後,開始學醫。由於他註重臨床實踐,虛心向勞動人民學習,加上他父親 的指導幫助。所以很快就成為遠近聞名的醫生。他自幼就比較接近勞動人民,對民間疾苦,有壹定的了解,所以他給許多窮人看病,都不收醫藥費。 人家稱贊他是“千裏就藥於門,立活不取值。”由於醫術高明,名聲遠播,34歲時受聘楚王府,任奉祠正,未幾,被薦入京師,任朝廷太醫院院判,不久告歸蘄州,壹面行醫治病,壹面編 修《本草綱目》,萬歷二十壹年(1593),李時珍逝世,終年75歲。

民族和親的使者王昭君

長江三峽的西陵峽中,有壹條小溪,清亮碧綠,宛如翡翠。這裏山美、水美、人更美,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壹的王昭君就出生在這條小溪之濱。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從小長得艷若桃花,聰明伶俐。清代詩人贊她:“飄飄秀色奪仙春,只恐丹青畫不真”,“娥眉絕色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出神入化地活脫出昭君的美容與神采。

張居正(1525—1582) 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嶽。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力主改革弊政。隆慶元年(1567)入閣。萬歷元年(1573),任內閣首輔。在任時厲行改革。推行考成法,整頓吏治。清丈田畝,在全國推行壹條鞭法,改革賦役制度,把各項稅役合而為壹,按畝征糧。用戚繼光等名將,加強北方邊防。用潘季馴,浚治黃、灘。執政十年,成效卓著,死後即遭彈劾,後復追奪官爵,籍沒家產。天啟二年(1622),追復原官。有《張文忠公全集》。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壹名疾,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壹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龐統 (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劉備得荊州,任來陽令。因魯肅、諸葛亮所薦,得為謀士,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後隨從入蜀,建策取成都。建安十九年(214年),攻雒城,中流矢死。

馬謖 (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字幼常。初以荊州從事隨劉備入蜀。好論軍事,劉備臨死前曾言其“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不以為然,甚器重。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祁山攻魏,他被任為先鋒。因違反節制,被魏將張郃敗於街亭,下獄死。或言被諸葛亮所殺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其貌不揚,愛喝酒,性傲慢,能寫壹手好文章。詩文與陸龜蒙(今蘇州人)齊名,兩人有松陵唱和詩。時稱“皮陸”。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他的經歷較簡單,早年隱居在離襄陽城30裏的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試落第。在太學賦詩,舉座嗟而佩服。曾遊覽東南各地,與王維齊名,人稱“王孟”。與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均有交往。李白有兩首懷念孟浩然的詩。杜甫也有詩贊頌孟浩然。他的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隱居田園生活。他為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故生前死後皆享有盛名。他死後不到10年,詩集編成後,即送“秘府”保存。《全唐詩》收集了他的200多首詩,其中近30首是描寫、歌頌家鄉的詩,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襄陽城內東北角“鑒湖”附近曾建有“孟亭”。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

公安派”領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公安派”領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沈寂之際,突兀誕生了壹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壹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他們的成就不僅是文學成果,也是思想成果,對以後幾百年的歷史乃至五四文化運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陳友諒 (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林彪 政治、人物、軍事家

1907年生於湖北黃岡。1923年6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轉入中國***產黨.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司令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李先念同誌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畬,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壹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  )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壹1970) 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淩,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壹。

惲代英 (1895~1931) 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壹。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裏,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壹九二六年加入中國***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壹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壹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壹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壹九二七年轉入中國***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誌是中國***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壹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壹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 ——秦基偉

秦基偉同誌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裏區秦羅莊。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誌是中國***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壹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裏區雷家田,曾在八裏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鬥爭。周純全是中國***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楊守敬(1839—1915),湖北省宜都市陸城鎮人,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人,是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有83種著作傳世,名馳中外。楊守敬同治元年(1862)中舉,同治四年(1865)考取景山宮學教習,1874年考取國史館謄錄。1880年至1884年任駐日欽使隨員,歸國後先後任黃岡教諭、兩湖書院教習、勤成(後更為存古)學堂總教長。1909年被舉為禮部顧問官,次年兼聘為湖北通誌局纂修。1915年1月9日,楊無疾而終,逝於北京,終年?6歲。楊守敬逝世後,民國政府派專車護送靈柩回宜都,歸葬宜都龍窩。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黃岡(今團風)縣回龍山香爐灣人。著名地質學家。

聞壹多(1899-1946)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省蘄水縣(今浠水縣)下巴河鎮的壹個書香門第。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產黨的摯友,詩人,學者。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壹多,字友三、友山。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 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鹹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壹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產黨第壹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 (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垱人。上將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曹禺 (1910壹1996)現、當代劇作家。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壹個封建官僚家庭。

著名運動員、奧運會冠軍得主—— 伏明霞 跳水運動員。 籍貫:湖北武漢

著名運動員、奧運會冠軍得主—— 李小雙 籍貫: 湖北仙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