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恒山”的“恒山”拼音讀作[héng shān];“南嶽衡山”的“衡山”讀作[héng shān]。
恒山,亦名“太恒山”、“北嶽”,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古籍記載壹般為曲陽恒山(後行政區域變更,位於阜平縣、唐縣、淶源三縣交界處),曲陽恒山改稱大茂山,又稱神尖山,阜平人、淶源人稱之為神仙山。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於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衡山的命名,據古籍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
擴展資料
五嶽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恒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百度百科-衡山
百度百科-恒山
百度百科-五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