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姓張 蒙古族 姓氏

姓張 蒙古族 姓氏

(壹)蒙古族的姓氏?

蒙古族的姓氏大體有四種:?

1、以本部落的名稱為姓。《蒙古秘史》中記載成吉思汗上十壹世祖學端察擄壹女俘名“劄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兀良合為部落名稱,阿當罕是自己的本名,劄兒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稱。故這個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為男性則稱為兀良合歹),名字叫阿當罕,是劄兒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稱呼的順序是:姓氏、名稱、族屬。東部區的喀喇沁各旗劄薩克、臺吉均姓烏,就是兀良合(也稱烏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四傑之壹)的七世孫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緣故。這就是取本部名稱詞首為姓。

《元史》第壹卷第壹頁關於成吉思汗的記載中,也把姓氏直接記為:“鐵木真,姓奇渥溫氏。”奇渥溫,也記作“乞彥”,也是成吉思汗所屬部落的名稱。今鄂爾多斯的奇姓,均由此而來。拉施特《史集》記述塔塔兒部落時就說:“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喚做禿禿黑裏歹,若是女人就喚做禿禿黑裏真。”?

2、以本氏族的名稱為姓。合撒兒(成吉思汗仲弟)之後裔所建的科爾沁、郭爾羅斯、杜爾伯特、劄賚特諸部的劄薩克、臺吉均姓包氏,就是源於合撒兒出世的孛兒只斤(也記作博爾濟吉特氏族之故。這就是取氏族名稱詞首為姓;東土默特原居東部區卓索圖盟)的寶氏,也出於此,因為包、寶諧蘭所致。?

3、以祖先的名字為姓。在古代,如元丞相、主修宋遼金三史的脫脫,本是蔑兒吉駘氏。其後人卻以脫脫為姓,元代有脫脫尼,明代有脫脫蔔花。現代人以祖先的名字為姓的,如,出生在科爾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嗄達梅林,從他先祖莫勒特圖以後,開始取“莫”字為姓,諧音記作孟,所以嗄達梅林漢名叫作孟青山。又如,郭爾羅斯前旗王爺駐京代辦富格日特遠祖兀良合人,本姓烏和吳,但富格日特的後代已取“富”為姓了。東部區蒙古族象這種轉姓的情況也不少。?

4、既非以部落、氏族為姓,也不是以父名為姓,而是出於歷史上壹種特殊稱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征時,留在後方的家屬、輜重稱為“奧魯”,於是這些家屬便取姓“奧魯”,後代改姓“奧”。元代時,凡降元編入蒙古軍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於是後人有了以“蒙”為姓的。另外,明代常給蒙古人賜姓。如火妳,於洪武九年(1376)內附,更其姓名為霍莊。觀音保,於十六年(1383)附明,賜姓名為李觀。醜驢,於二十壹年(1388)附明,賜姓名為李賢。?

5、以漢族姓為姓。這主要指按蒙語意譯成漢姓。如錫拉特蒙古語為黃,譯成黃姓;查幹,蒙古語意為白,譯成白姓;呼和,意為藍,譯為藍姓;阿拉坦意為金,譯成金姓等。還有以諧音取姓,與音近的漢字為姓,如其父名為伯顏,則子取“伯顏”首字的諧音為白姓;又如火妳赤,取字首“火”的諧音為霍等,或者直接使用漢姓。

古族人漢族姓氏由來

歷史上,隨著民族融合和文化相互滲透,蒙古族人開始起藏族名字和漢族名字,還有壹些蒙古族人改用漢字單姓,特別是臨近漢族的地區,這種現象更為普遍。

蒙古族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跨省民族,其中居住在遼寧、黑龍江、吉林、雲南、四川等地的蒙古族現在壹般用漢族姓氏,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的蒙古族人也有漢字單姓。

歷史上,蒙古族人改用漢姓的原因有多種,情況各不相同,其中之壹就是“賜姓改姓”。如元朝末年,名叫伯顏帖木兒的蒙古將領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不過,有壹次打了敗仗,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壹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

再比如,元朝末年,部分蒙古貴族在輾轉逃難中改姓避禍。

蒙古族人漢姓的另壹個由來就是把蒙古族多音節的族姓按語意譯為漢姓。如:蒙語“錫拉特”意為黃,譯為“黃”姓;“查幹”意為白,譯為“白”姓;“阿拉坦”意為金,譯為“金”姓等。還有的取諧音漢字為姓,如:父名為布仁,則取“布仁”首字“布”為姓;父名為“呼德”,則取“呼德”首字的諧音“胡”為姓等。還有的蒙古族人直接使用漢姓。

斡孛格(蒙古姓) 漢語姓

乞顏 齊、祁、陳、秦

孛爾只斤 鮑、包、寶、博、奇、羅、波

納古斯 那

肖德 肖

客烈亦惕 和、何

汪古惕 汪、王

弘吉喇惕 洪

帖良古惕 鐵、車

兀良哈 烏、吳、於、魏

滿楚古得 滿

杜爾伯特 杜、司

和碩特 和

郭爾羅斯 郭、高、何

呼和淖如得 和

伊斯得 伊

夏日高勒 夏、黃、何

梅日根哈拉 梅

閆忽德 閆 門

泰亦赤兀惕 戴

胡勒目斯 胡

杜格慶 杜

海那赫 海、畢

周爾那德 周

華努特 華

敖勒高努德 敖、趙、王

白如徳 白

海勒圖德 海

賴哈圖德 賴、趙

李莫斯日 李

都如德 杜 霍

亦日呼德 伊

朱勒豁得 朱、周、康

兀濟葉惕 武、吳

烏珠穆沁 烏、武

巴爾虎 巴 胡

召蒙岱 趙

克什克騰 和、何

木斯臣 穆

寶勒格沁 暴

席熱臣 席

包日罕特 包

臺本 邰、伍

通事納爾 佟

唐古特 唐、夏、項

夏那日 夏、項

朱理真 朱

忽思慧 忽、胡

泰亦什 師

呼和紹布 和、付

海拉蘇 海、俞

薩都喇 薩

紮喇亦爾 趙、季

毛忽來 牟、何、李

蔑爾乞德 穆

撒勒只兀惕 蔡、馬

塔塔爾 戴、譚、白、王

巴雅兀惕 白、富

席勒特德 邢

永謝布 雲、榮、永

翁高德 敖

瓜勒給亞 關

楚勒呼德 褚、邱、陳

森吉德 沈

察哈爾 常、張、白

努圖格沁 歐

強科勒 喬

宮固如徳 孔、宮

錫勒朱徳 謝、邢

索很 宋

達日呼德 戴

楚兀日出德 常

朝魯圖德 喬、晁、曹、石

斡恩真 溫

速勒吉德 孫

杭錦 康、韓

昂沁 安

宰桑 翟

亦魯特 尹

紮蘭努德 張

哈日努特 韓、哈

莫勒圖特 孟

布忽納惕 全

巴魯喇斯 胡

斡羅納爾 多

那牙勤 關

土默特 萬

土爾扈特 段

哈達努德 馮

埃日德 金

斡亦喇惕 林、劉、張

朱嘎沁 錢

準噶爾 左、朱

溫德日格慶 高

達郎古德 梁

俄格德格 寧

呼勒都古德 董、胡

都仍太本 滿

努克楚德 姚

尼格斯爾 伊

浩齊特 陳

杭席古德 賈

哈榮古德 羅

紀勒格勒德 藤

呼熱特 袁

陶日根席日 段、黃

阿都沁 馬

兀和日沁 牛

陶高沁 郭

豁尼沁 楊、霍

哈日瑪赤 謝

塔日阿沁 田

兀納嘎沁 鞠

博斯沁 蔔、戴

特木日沁 鐵

陶格沁 齊

珠勒沁 鄧

瑙木沁 弓、宮

紮格斯沁 於

薩日塔兀勒 越、嶽

明安 千、錢

兀蘇德 徐

巴克西納爾 師

沙畢納爾 苗

席日努德 黃、金

寶古 鹿

阿拉圖德 金

輝特 冷

嘎勒楚德 霍

尼出古惕 白、倪

兀亦桑 周、魏、吳

忙忽惕 何、賀、馬鄂、烏

布裏牙特 甫、全

敖漢 白

亦赫君 孟

固兀日 白、顧

朱日其德 康

俄勒特德 胡、白

嘎察古特 李、甘

翁牛特 高、包、敖

喀喇沁 烏、韓

紮勒楚特 陶、秦

斡魯徳 王、單

臥特日古斯 金

畢德兀德 狄

何勒楚德 宦

格根托如勒 劉

寧嘎德 王、寧

哈吉古特 柴

俄勒斯特 梅

嘎樹努德 趙

哈布哈沁 陳

失寶赤 宮、龔

希日木德 嶽、鐵

囊嘉 王、南

塔布囊 烏、吳

阿巴嘎納爾 安、嶽

寶日努德 吳

沙吉蓋 潘

巴亦拉葛赤 邊

敖陶格圖 林、丁

蒙古族姓氏

蒙古族姓氏

今翁牛特旗有蒙古族4.7萬多人口,其中多數是原翁牛特左翼旗的蒙古人,其次是沿者哈河北岸居住的原敖漢旗的蒙古人,還有壹部分是從土默特、喀喇沁以及奈曼、庫倫、巴林等旗遷移來的蒙古人。

翁牛特、敖漢的蒙古人,都記著自己的蒙古姓氏,其中有些按姓氏的音或意采用了漢姓。來自南部各旗的蒙古人都采用了漢姓,其中不少人已不知道自己的蒙古姓氏。

以往,蒙漢通婚者,子隨父民族。198O年以後有近50O0名漢父蒙母者改為蒙古族,他們仍沿用其父之漢姓。

翁旗內居住的蒙古族之姓氏如下:

1.孛爾只斤氏(漢姓鮑)——孛爾只斤在突厥語中意為藍眼睛的人(《史集》)。翁旗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汗三弟哈赤溫之後裔。 2.不古納歹氏——他們是阿蘭豁阿五子之壹,不古納臺的後裔(《蒙古秘史》)。

3.塔塔兒氏(漢姓戴、譚)——是壹個古老的氏族,蒙古史中經常出現。

4.奧矣?毛都氏(漢姓林、穆)———奧矣?毛都蒙古語為林木,該氏可能是早期的“林木中的百姓”(《蒙古秘史》)。

5.弘吉刺惕氏——是壹個古老的氏族,元代常與孛爾只斤氏聯姻,本旗人數不多。

6.宏豁惕氏——是壹個古老的氏族,《蒙古秘史》中記作“晃豁壇”,也有記為“晃豁攤”的。“宏豁”蒙古語有鈴鐺之意。

7.兀日罕氏(漢族於、吳)——有人說他們是兀良哈氏之壹支。

8.術布姑真氏(漢姓龔)——術布姑真蒙古語為“養鷹人”。元、明時期的史書中常出現,也記作“朱保真”。“龔”可能取自“弓”的諧宜。

9. 哈布格欽氏(漢姓陳)——明代蒙古有“哈麻真”,蒙文中“麻”、“布”二音有混用現象。“哈布格”蒙古語為狩獵用的枷。欽為人稱,故有人釋為“狩獵者”。

1O.唐兀惕氏(漢姓唐)——旗內人數較多,早有“五百唐兀惕”之說。唐兀惕氏為古代西夏人。

11.夏那日氏(漢姓夏、唐、白)——該氏人自己說是唐兀惕氏之壹支。“那日”在蒙古語中是人稱復數詞尾,如漢語中的“們”。“夏那日”意為“夏的人們”。 12.察哈爾氏

13.喀爾喀氏

14.杭蓋勒氏

15.季如特氏(漢姓季)

16.海拉蘇氏

17.薩日黑惕氏———“薩日黑”蒙古語為酒,故譯為“釀酒的人們”。

18.色勒莫氏——色勒莫蒙古語為“劍”。

19‘特古如格?太本氏——壹該氏人稱自己是察哈爾氏之分支,與察哈爾氏不通婚。

20. 召?額日氏——“召”為百,“額日”為男子漢。“召額日”可釋為“百條勇士”。明代《北虜考》有“召阿兒氏”。

21.楚和日氏(漢姓褚)——其中分支稱“烏合日?查幹”(漢姓牛)。 22.希日努特民(漢姓汪、黃)

23.希日?乞丹氏(漢姓黃)

24. 呼克蘇勒氏

25.乞丹斯氏(漢姓陳)

26.於聰氏

27.希湯古特氏

28.太本?薩坦氏

29.額登氏

3O.保青氏

31.賚肖爾氏

32.桑薩瓦氏

33.呼勒都氏——“呼勒都”蒙古語為“凍”。據說他們是奧矣?毛都氏的壹個分支。

34.柴爾吉惕氏(漢姓柴)

35.海鳩特氏(漢姓柴)——“海鳩特”蒙古語有“偏坡”或“旁側”之意。

36.阿拉他斯氏(漢姓金)

37.嘎拉他斯氏(漢姓霍)

38.嘎拉珠氏(漢姓馮)

39.道勞?道古森氏(漢姓祁) 4O.蒙格惕氏(漢姓孟)

41.查達氏

42.兀魯惕(漢姓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