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也有雅俗之分,有史家之嚴謹,也有戲劇之俚俗。
比較嚴肅、高雅、正式的文言文,“我”壹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帝王人臣專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將、本將、本督、本帥等。
通俗壹點則用:鄙人、後學、末學、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輩、灑家(早期白話)、老朽、貧僧(和尚)、老衲(和尚)。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語、賓語和定語,表示單數。如蘇軾《石鐘山記》“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孟子·萬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經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復數。如《史記·項羽本紀》“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為什麽還要告辭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說的這些話,對我觸動很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朕”在秦以前本是壹般的自稱,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我父親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後就成為只能用於皇帝的專用代詞了,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我是始皇帝)。“昂”多用在《詩經》中,如《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人涉昂否,昂須我友”(別人涉水過河,而我卻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儂”屬於吳地方言,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被作為第壹人稱代詞使用。
2. 我, 用文言文中的什麽字形容古代文言文也有雅俗之分,有史家之嚴謹,也有戲劇之俚俗。
比較嚴肅、高雅、正式的文言文,“我”壹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
帝王人臣專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將、本將、本督、本帥等。
通俗壹點則用:鄙人、後學、末學、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輩、灑家(早期白話)、老朽、貧僧(和尚)、老衲(和尚)。。。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語、賓語和定語,表示單數。如蘇軾《石鐘山記》“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沒有欺騙我);《孟子·萬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經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復數。如《史記·項羽本紀》“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別人是刀和砧板,我們是被宰割的魚和肉,為什麽還要告辭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說的這些話,對我觸動很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朕”在秦以前本是壹般的自稱,如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我父親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後就成為只能用於皇帝的專用代詞了,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我是始皇帝)。
“昂”多用在《詩經》中,如《詩經·邶風·匏有苦葉》“人涉昂否,昂須我友”(別人涉水過河,而我卻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儂”屬於吳地方言,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被作為第壹人稱代詞使用。
3. “妳們”用文言文怎麽表達妳們”用文言文的表達有:爾、汝、乃、子、足下、若、卿、閣下、公爾、爾等等等。
列舉如下:
1、爾
爾,讀作ěr,詞性為代詞、助詞或語氣詞,相當於“地”、“然”,組詞為卓爾、率爾。可以解釋為妳,妳的,可以組詞為爾父、爾輩、爾汝等。可以解釋為如此,組詞為偶爾、不過爾爾。
2、汝
汝 rǔ:妳:汝輩。汝等。汝曹。汝將何經。
3、足下
足下:對對方的尊稱。譯為“您”。
足下是舊時交際用語,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戰國時多用以稱君主。《戰國策·燕策壹》蘇代謂燕昭王:“足下以為足。如大將軍足下,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4、卿
① 古代高級官名:三公九卿。卿相
②古代對人敬稱,如稱荀子為“荀卿”。
③ 自中國唐代開始,君主稱臣民。
④ 古代上級稱下級、長輩稱晚輩。
⑤古代夫妻互稱: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間非常親昵)。
⑥姓
⑦朋友之間亦能稱 “卿”。
5、爾等
爾等,古代用語,直譯過來就是“妳們這些”,“妳們”
4. 用什麽古文來形容那種年紀很大還有理想的人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拼音:lǎo jì fú lì,zhì zà qiān lǐ
解釋:驥:良馬,千裏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誌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誌。
出處: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中冊:“‘~’,四哥,妳果有此心,眼前倒有個機會,可以做壹番事業。”
近義詞: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成語:寶刀未老
拼音:bǎo dāo wèi lǎo
解釋: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