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佚名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誌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誌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譯文
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彈琴。伯牙在彈琴時心裏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妳彈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壹會兒,伯牙心裏又想到流水,鍾子期又說:“妳彈得真好呀,就像那奔騰不息的流水。”鍾子期死了以後,伯牙摔琴斷弦,終身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簡析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裏,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於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絕弦”是交結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傳至今並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的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親途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呂氏春秋》壹書中有關於伯牙絕弦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