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之,較深刻的記憶還屬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提及的“美女蛇”(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壹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那是我第壹次知道《山海經》這部奇書。
作為本系列之首,要講的便是我最感興趣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九尾狐 。
關於九尾狐的記載,最早見諸《山海經》,有兩處,青丘山與青丘國。
於青丘山,《南山經》記:“(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即,《南山經》中的九尾狐是種食人獸,叫聲如小兒啼哭,噉其肉令人不逢妖邪之氣。
於青丘國,《海外東經》記:“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郭璞註謂,“其人食五谷,衣絲帛”。以此看出,當時青丘國人民的生活富足安康。
另,《大荒東經》又記:“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郭璞註謂:“太平則出而為瑞也”。此青丘國與《海外東經》所記無異,這也是九尾狐出自青丘國傳說的來源。
自東晉以來很多畫家為山海經作圖,現所能看到的的山海經圖,多為明清時代繪畫與流傳的圖本,版本眾多,僅示其二。
當然了,當代版本亦是不缺的,個人獨獨鐘愛於 杉澤 的繪本,他現在在繪制“百鬼”系列,相當期待,強烈給大家推薦這位年輕的畫師!
下面開始講九尾狐在我國文化傳承中發生的變化。
據《白虎通德論·封禪篇》記:“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九者,子孫繁息也,於尾者,後當盛也。”
《瑞應圖》說周文王得到九尾狐而東夷來降。
註釋《山海經》的郭璞更是對九尾狐情有獨鐘,作《九尾狐贊》:“青丘奇獸,九尾之狐。有道翔見,出則銜書。作瑞周文,以標靈符。”
從各古籍記載及後世註解來看,九尾狐最初都被視為靈瑞之獸。甚至於,上古時期,東夷南方有氏族部落以九尾狐為圖騰,有史可稽者,有二,曰 塗山氏 ,曰 純狐氏 。
塗山氏
據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記:“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 九尾白狐 ,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其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這便是“ 禹會塗山女 ”的故事,其中天人感應色彩濃厚。
據研究表明,這場婚姻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時塗山氏為東夷大族,軍事力量強盛。大禹此舉便是為乘東夷之便,以爭王位之實。(由此看來,大禹還是個倒插門女婿……)
《呂氏春秋》記:“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也就是說,大禹只告了四天“婚假”,即“復往治水”。後來《史記》又記:“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站在塗山氏女的角度來看,大禹的這些行為確是令人寒心。夙夜盼夫得歸的塗山女嬌,望穿秋水,心聲轉化成流傳千古之音,“ 候人兮猗 ”。如《呂氏春秋》所記:“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而這被稱為 南音之始 ,是有史可稽的 中國第壹首情詩 ,也成為愛情詩規格和氣質的圭臬。塗山女嬌,也因此成為中國遠古神話中的詩歌女神。後來的《詩經》、《楚辭》用“兮”這個字,都明顯是受到了這首歌的影響。
眾所周知,商之前的華夏大地處於雲霧繚繞的神話社會階段,至於夏是否真實存在過至今存疑。自然地,這個故事在流傳中便摻雜進更多的神話成分。說,大禹娶的塗山氏女嬌即是那只九尾白狐。如此,九尾狐壹族跟大禹是姻親關系,此風光無兩之事,後世文學作品中狐貍精們言必塗山後裔,以耀血統之高貴。
純狐氏
發生在純狐氏身上的故事與後羿有關(沒錯,就是後羿),故事是這樣說的。
夏朝有窮國君後羿的妻子純狐氏也是純狐部落(國)的人(以國名為姓),與寒浞合謀,在三年時間內,陸續害死大臣武羅、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後羿十九年(己卯,前2022),在後羿寢宮,寒浞與純狐通奸時,被酒醉後的後羿捉奸在床。後羿欲殺死寒浞,反而被寒浞殺死在床上。寒浞隨即宣布後羿的罪狀,然後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寒,立純狐為正妃,以庚辰年(前2021)為寒浞元年。(後羿也是悲劇,被反殺了......)
以上便是上古時期狐的形象,與女性色彩關系密切,但 狐女的品行則很不同。此中孕育出了後來的分支演化。
圖騰是神聖的,作為圖騰崇拜的動物,在當時的文化觀念裏也被當作神靈來對待,既能降福也能降災。
到了後來戰國時期興起符命文化,狐因圖騰的神聖性而進入了符瑞文化體系,被作為祥瑞之物,在戰國時期的壹些文獻中記載狐、九尾狐等貢品,青銅器上有九尾狐圖紋。
到了漢代,符命文化大興,漢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不過 從西漢起,狐觀念開始出現分化,出現了妖化狐的傾向 。相比傳統文化中的祥瑞之靈物如龍鳳,狐壹直生存在人們的視野中,尋常而行為不端,高高在上的神化色彩難免漸失,導致人們的崇拜心裏也漸失。簡單來講,就是物以稀為貴。
到魏晉和南北朝仍是如此。間或有祥、妖並存的看法。 從六朝開始,“狐媚”、性淫的觀念就壹直延續下來,狐的妖精化開始定型 ,且密切地與性有關。狐開始會“象人之聲”,逐漸化為人形,以此法作祟禍害婦女,南北朝時期誌怪之談流行,此期淫惑人的大部分還是雄狐。後來,雄狐的妖行也被轉移到雌狐身上。《搜神記》引道士雲:“狐者,先古之淫婦,其名曰阿紫,化而為狐。”
隋唐時期,社會風氣開放,狐文化大盛。唐傳奇中有大量關於狐妖狐魅的作品。唐代流行狐神崇拜,且在家中進行祭祀,因此這是壹種民間的信仰。但是這裏的狐神已不是正神,而是妖神。《朝野僉載》記:“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有諺雲:“無狐魅,不成村”。
及至北宋初期,九尾狐被大幅度妖魔化並徹底妖化。宋《侯鯖錄》裏說:“錢塘壹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田況《儒林公議》說宋真宗時陳彭年為人奸猾,善於“魅惑”皇帝,所以“時人目為九尾狐”。可見九尾狐在人們心中已經不是什麽好東西了。
到了明清時期, 小說文化盛行 ,九尾狐的形象被《武王伐紂平話》和《封神演義》徹底顛覆,深入人心,且至今都沒被平反。這兩本小說裏的九尾狐,更準確地說是千年九尾金毛狐,附身於有蘇氏妲己,奉女媧之命下凡禍亂殷商,行盡殘暴之事。妲己的結局是在武王克殷後被姜太公用葫蘆取了首級,之所以費如此周折,是因為行刑的劊子手被她那“千嬌百媚眼”撩撥得無法下手。
《封神演義》描繪的九尾狐貍精妲己的形象,把古來關於淫婦型狐妖媚人的觀念推向極致,也把女色禁忌觀念和“從來女色多亡國”的女禍觀念推向了極致。
從九尾狐塗山女到九尾狐妲己,九尾狐的神聖和光榮徹底喪失,九尾狐成為最淫最魅最壞的女人的象征。從萬眾企盼到人人唾棄,不得不說是九尾狐的悲哀,是萬萬千千的通俗小說家們“齊心協力”把她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簡直是千古奇冤。
作為我國大唐王朝鐵桿粉絲的日本,與我國盛極壹時的狐文化壹脈相承,九尾狐形象在其文學作品和 ACG 領域頻繁出現。
漂洋過海來到日本,這裏也有壹只極負盛名的九尾狐,島國人民稱其為 玉藻前 。實際上,從江戶時代開始,玉藻前與酒吞童子以及大獄丸(也有說大天狗),並稱 日本三大妖怪 。
時日本境內,有武士,苦於年長無子,遂前往寺廟拜佛求子。假此良機,壹 白面金毛九尾狐 化為女嬰,現身於武士回家途中,心地善良的武士夫婦感念心聲得到佛祖回應,便將女嬰收養,取名為藻。
藻女天生麗質,美艷驚人,以至鄉鄰盡知,其18歲時被召選入宮。很快,她就成為了天皇鳥羽上皇的嬪妃。因其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深得天皇垂愛,可謂集後宮三千寵愛於壹身,被譽為“ 自體內散發出光芒的賢德姬君 ”,因此被賜名為玉藻。天皇無心朝政,整日與其尋歡作樂,傳說中她施展狐媚之術吸食天皇精氣,天皇便壹天天憔悴下來,並最終臥榻不起。禦醫使勁渾身解數也無法查明病因,這引起了大臣們的猜忌和懷疑,於是請當時知名 陰陽師安倍泰成 (安倍晴明的後代)暗中對她進行了占蔔,並使其暴露本體,她見事情暴露,便匆忙逃離京城。
隨即,天皇派出討伐大軍緊追其後,雙方在 那須野 (地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由於玉藻前妖術無邊,討伐軍傷亡慘重。但隨後討伐軍再次出擊,對玉藻前展開了更加猛烈的追擊。無處可逃的玉藻前在討伐軍將領的夢中化為他母親的模樣,祈求他放棄攻擊,然而這壹切未奏效。她最終被貫穿腹部,砍下頭顱,就此氣絕。
但玉藻前死後,野心和執念不滅,屍體變為巨大的毒石,散發出的毒氣殺死了附近的動物。村人後來稱之為“ 殺生石 ”,其毒氣在鳥羽上皇死後也未散去。期間人民多次請高僧為其鎮魂,但都為其毒氣所害。直到南北朝時代(日本的壹個歷史時期)會津元現寺的第壹代主持玄翁和尚才將殺生石成功破壞,而被破壞的殺生石飛散到日本各地。
要註意的是 ,關於玉藻前的早期傳說中被沒有提及她的出生事跡,直到高井蘭山《 繪本三國妖婦傳 》這本書(江戶時代文化元年(1804年)),日本才開始將她與中國和印度的歷史和神話人物相結合,逐漸形成了現代玉藻前身份的設定。
鑒於在中國流傳已久的妲己妖狐禍國殃民的故事,與玉藻前的故事有驚人相似之處,且能跟中國的妖怪攀上關系算是壹件昭顯身份的事情,於是島國人民腦洞大開,玉藻前便有了壹個完整的“狐生”經歷。
故事得接著從妲己說起 ,當時附身於妲己的千年九尾金毛狐只是肉體被斬殺,其元神卻得以逃脫。本受女媧指派,助吾王伐紂,奈何事成之後,女媧翻臉不認賬。
女媧娘娘曰:“吾使妳斷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氣數;豈意妳無端造業,殘賊生靈,屠毒忠烈,慘惡異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今日妳罪惡貫盈,理宜正法。”
這讓九尾狐吃了壹個啞巴虧,出力不討好,臟活累活全幹了,最後還惹來壹身騷,作為壹介小妖(相比於女媧),敢怒不敢言,於是它踏上了復仇之路,決定要報復世界。
九尾狐選擇往西逃往印度,她以太子妃 華陽夫人 的樣貌示人。在此期間,狡詐的她假傳了神諭,讓班足太子宰殺壹千位國民祭祀濕婆的化身“大黑天”。不過在此過程中,白面金毛九尾狐被仙草點出了原形,而後落荒而逃。
逃回中國的九尾狐,暫時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它在等待壹個時機。
終於,在唐朝時,日本派遣使者吉備真備到中國來,九尾狐趁機溜進了吉備真備的船裏,成功抵達日本。
這就是那只跨越了不同國度,活了幾千年的九尾狐。
可以看出,無論是妲己、華陽天、玉藻前,她們的故事大同小異,關系很明顯,日本九尾狐神話就是受中國和印度神話的直接影響。
說到妖怪,這裏我要吐槽的,是我壹直想不通的壹點。日本的妖怪 90% 來源於中國,且至今日妖怪文化繁榮盛行,相關主題在遊戲、漫畫中生根發芽,欣欣向榮。反觀國內,做個遊戲涉及到妖怪時,言必和風系,還真有那麽多人買賬,真是白白浪費了老祖宗們花費在《山海經》、《搜神記》等奇書上的心血,它們都躺在灰塵下睡大覺,島國賺得是盆滿缽滿。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文化傳承上,日本做的比我們好太多。
說來也神奇 ,剛好寫完這篇稿子後,我的chrome new tab 背景圖恰好切到了壹只幼狐,且眼睛就那樣死死盯著我,這大半夜的.....
1. 《山海經》
2. 鳥山石燕 《百鬼夜行》
3. 玉藻前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