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說來,中國古代圖書出版商更傾向於把以下幾類書制作成巾箱本:
壹是和科舉考試有關的圖書。前引戴埴話裏已經提到,當時(戴埴大約為南宋末年人)巾箱本之所以盛行,早已不是像蕭鈞那樣是因為好學所致,而是為了便於科舉考試時挾帶,用來作弊時目標小,不易被察覺,壹如今日各類考試中經常能查檢出的縮印小抄。這種情況壹直到清朝後期還有,《清稗類鈔·考試類》“搜檢”條記載:
道、鹹前,大小科場搜檢至嚴,有至解衣脫履者。同治以後,禁網漸寬,搜檢者不甚深究,於是詐偽百出。入場者,輒以石印小本書濟之。或寫蠅頭書,私藏於果餅及衣帶中,並以所攜考籃酒鰲與研之屬,皆為夾底而藏之,甚至有帽頂兩層靴底雙屜者。
這裏提到的“石印小本書”就是用當時較新的印刷技術制作的巾箱本。當然,平時隨身攜帶,也便於讀書人揣摩舉業。因此,科舉類圖書制作成巾箱本很好銷售,例如《天祿琳瑯書目》卷6就說《類編層瀾文選》“系當時帖括之書,書賈刻以謀利者,故仿宋巾箱本式,取易售耳”。